分享

嵊州五联台门:分户合族,聚只一家 ……

 cxag 2018-04-08

   嵊州市的崇仁古镇以老台门闻名,至今尚存老台门155座,其中148座裘氏老台门。这些老台门中,“五联台门”独树一帜,成了古镇一张历史和文化的名片。建于清初的五联台门位于古镇中心,有五座独立成院又相互联接的台门组成,分别为“樵溪台门”“大夫第台门”“翰平台门”“敬承书屋”和“老屋台门”,总面积6000多平方米。台门之间由过街楼或边门与邻院相通,构成民居群落。

台门间的过街楼

  五联台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年代久远已显破败,当地政府正在逐步修缮。


  分户合族 聚只一家  


  昨日,记者慕名走访五联台门,遇到了不少游客。古镇管理人员说,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五联台门早已声名在外,几乎每天都有游客参观。

台门居民

  五联台门以敬承书院为中心,前面是大夫第台门,两者有过街楼相联,右侧是翰平台门,后面是老屋台门和樵溪台门,分别有过街楼相接,老屋台门和樵溪台门则留有边门。台门主体建筑为封闭式的三合院或四合院,清一色的青砖灰墙,屋内的门、窗都有精美的格窗和雕刻花卉人物、博古图案的花板。


  崇仁镇文化站长厉小平介绍,五联台门由崇仁裘氏第十九世祖裘玉山(玉山公)(公元1700-1788年)修建,它们独立成院,又互相联通,构成独特民居群落,五家人虽分居分炊,却往来密切,仍如一家。“反映了孝义睦族的义门精神,体现了‘分户合族,聚只一家’的聚居传统。”


  厉小平说,玉山公房派是崇仁裘氏的一个大房派,玉山公以下传10世,繁衍人口约三千。现在民间还有一块保存完整的牌匾,上面题“宠锡满庭”,它真实地反映了玉山公一家受皇帝诸多恩赐的事实。据悉,仅玉山公祖孙三代受皇帝封赠共11人。其中,五品奉政大夫4人、六品儒林郎2人、七品文林郎2人、八品修职郎3人。


  一直以来,裘氏后人认为五联台门是玉山公为每个儿子修的一座台门。89岁的退休职工裘百苗也持这个观点。他说,玉山公有5个儿子,为每个儿子建造房屋也是尽了做父亲的责任。


  不过,对于这个说法,最近崇仁古镇传统文化研究会负责人裘正森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这是个误解,5个儿子5座台门只是一个巧合。裘正森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台门居民的演变情况,并查阅了包括家谱在内的大量资料,发现这是一个想当然的结论。“5座台门的确都是玉山公修的,但其中3个儿子并未拥有,老屋台门由玉山公和小儿子居住,敬承书屋由玉山公的大孙子(大房的)和小孙子(小房的)居住,其余3个台门都是四儿子裘恂巽(名樵溪)的,恂巽自己和大儿子居住在樵溪台门,二儿子居住在翰平台门,三儿子居住在大夫第台门。


  昔日繁华 已成云烟  


  当记者叩开老屋台门的偏门,偌大的院落却见不到一个人影,只是从堂前略显凌乱破旧的家具中看出这里还住着人。台门已修缮过,看上去不是那么破败。

老台门一隅

  老屋台门为“假三进”,是五联台门中最早建造的,也是玉山公自己的居所,距今近300年历史。与古镇的其他台门一样,老屋台门的雕刻十分丰富,尤其是牛腿特别精彩,雕刻题材十分丰富,有人物、花果、鸟兽、缠藤纹等。


  在台门内转了一圈,记者正欲退出,这时从靠近前门的一间偏房内颤颤巍巍地走出一老太。老太名叫姚金珠,89岁。她说,自60年前嫁过来后,一直住在老屋台门里。老人告诉记者,解放后五联台门各座台门间的通道被阻断,过街楼砌了一堵墙,边门也锁上了。


  不过台门内,大家还是像一家人一样亲热。“我刚嫁过来时,台门里还住着10来户人家,有四五十人,非常热闹,台门居民关系很好,一家有事,大家帮忙,我3个儿子的婚礼就是大家帮衬着办的。”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说起眼前的景象,老人有些失落。她说,邻居一家一家地搬走了,现在只剩下3个老人还留守着,再也无法复现往日的生气。


  走出老屋台门,记者走进樵溪台门,因为没有修缮过,樵溪台门显得比较破旧。时近中午,72岁的台门居民裘明永正准备午饭。“台门里还有4个常住居民,我是年纪最小的,平时会关心一下其他几个人的生活起居。”裘明永说,他不喜欢热闹,台门的清静正符合自己的性格。


  让裘明永意外的是,近年来台门又热闹起来了,每天会有游客慕名而来,尤其是双休日。对于游客的到来,裘明永不排斥,还会骄傲地向他们介绍台门的历史和故事。


  台门老了,台门的居民也不年轻了。


  文脉隆盛的 大夫第台门  


  大夫第台门面积最小,人丁却最兴旺,名头也最响。住户任军江说,台门最繁荣的时候有9户人家,如今仍住着4户,10多人。

老台门近景 

  据裘正森考证,这个台门为裘玉山四子裘恂巽所有,由裘恂巽的三儿子居住,裘恂巽曾官封儒林郎、奉直大夫,次子怡蕃授奉政大夫,四子封中宪大夫,五子封奉政大夫,一家父子四个大夫,因此,这个台门取名“大夫第台门”。


  在古镇人眼中,大夫第台门是块风水宝地,历来文脉隆盛、人才荟萃,直至现代也如此,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周宝奎和著名军旅作家裘山山是其中的佼佼者。


  周宝奎本是长乐镇开元人,很小便在崇仁学戏,其丈夫叫裘耀南,是崇仁裘氏第二十五世孙,在大夫第台门出生和成长。79岁的郑亚娟说,周宝奎嫁给裘耀南后,曾在大夫第台门居住,后来每次夫妻俩回家看望父母长辈,也会小住几天。在郑亚娟的印象中,周宝奎是一个和善的“老太婆(老旦)”,那时她已是越剧名家,却没有半点架子,与邻里说说笑笑,就像家人一样,还会给长辈带些礼物之类的。


  85岁的裘岐周因中风口齿不清,很少讲话,但提起侄女裘山山话匣子便一下子打开了。裘山山是著名军旅作家、四川省作协副主席,作品曾获第八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第四届冰心散文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等。裘山山不在嵊州出生,但三个月大时便被送到崇仁老家抚养,一住就是三年,对老家和大夫第台门有着特殊的感情。裘岐周说,无论工作多忙,侄女每年会回来探亲。裘山山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在故乡思念故乡》,就写大夫第台门,专门有一节讲她与叔叔之间的故事,可见叔叔在她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来源:绍兴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