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宣德年制”款铜炉价值不可估量

 来来永胜 2018-04-09

李嘉诚:成功的人敢于投资,失败的人顾虑一生只能看别人成功。

香火传承 “大明宣德年制”款铜炉

藏品高:5.2cm 口径:8cm

焚香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常人们为了礼仪将衣服薰香,更多的是古代文人雅士喜欢在读书、写字的书房内,焚上一柱香,营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因此,早在汉代以前就出现陶、瓷、铜、铁、瓦为材料制成的香炉。元末明初随着铜器铸造业的迅速发展,原先其它材料的香炉,逐渐被铜香炉所取代,明代宣德年间是铜香炉制作的巅峰阶段。

宣德炉,为明朝宣德年间创制的焚香之炉,通常用于陵墓、寺庙及权势之家烧香,拜佛、祭祖神,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铜器。

据历史记载,崇祯是明朝最后一朝,内忧外患,连年战争,国库空虚,崇祯曾将内府库藏的历代各种铜器,全数发给宝源局,拿去熔铸钱币,其中包括上古三代及宣德年间的铜器。到了清代,也是内忧外患,为了发行钱币,不惜把皇宫、内廷保存的各种铜器(包括皇室历代旧藏的铜炉、薰炉、铜龟鹤等)毁掉用以铸钱。再加上近现代战争损毁,到了现在,明至清代的铜炉已成为可遇不可求的珍品,后仿炉、私款炉亦珍贵。

正因为明清铜炉历史上经历诸多劫难,损失惨重,造成今日真宣德炉已成凤毛麟角,后仿炉和私款炉亦成为珍罕的历史文物。从近20年的国内拍卖成交状况看,明清铜炉的成交数量和成交价都逐年上涨。自20世纪90年代起,铜炉开始在内陆拍卖会上亮丽登场。近几年,铜炉收藏势头不容小觑,各大拍场佳绩频传。

2007年  石叟款紫铜错金群僧图双狮耳香炉 成交价68.2万元

2008年  清乾隆铜鎏金云龙双耳炉 成交价739.2万元

2009年 香港明代宣德铜炉 成交价468万港元

2010年  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 成交价1512万元

2010年 清雍正点金双耳三足炉 成交价156.8万元

2011年 香港 清顺治冲天耳三足炉 成交价166.1万港元

近日,宣亦有幸征集一件“大明宣德年制”款宣德炉,高5.2cm,口径8cm。炉的造型圆润硕大,底下有三足支撑,以铜制成,炉身形制规整。从整体看包浆沉稳,色泽典雅,敦厚之中不失灵巧精致,是为书房陈设雅器,其文化内涵以及历史价值,都反映着匠心和时代的审美情趣。

炉外底铸铭文“大明宣德年制”款识,结构严谨,字体规整,腹部刻着美观的图案,实属精美绝伦的香炉艺术品佳作,可以想象当焚香其内,四处散漫着香气外溢,倘若置身其中,必然被其独特的历史古朴之感所沉醉。炉的外壁厚薄不一,呈上薄下厚形状;其铸造精良、工艺考究、造型古朴,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于一身是我国古代工匠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在当今社会中,宣德炉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收藏门类,随着人们对宣炉的不断研究与考证,人们对宣德炉的收藏体系越发完善,宣炉可赏可玩,兼具赏供两义,相信在未来宣炉文化在大家的关注发展下,得以永恒的传承。

优质宣德炉进行鎏金或嵌金,看上去金光闪闪。明代宣德铜香炉,凭借独特的冶炼方法、晶莹的质地、古朴典雅的造型以及存世数量的稀少,成为香炉中的珍品,备受收藏家的青睐。近年来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价格一路攀升。

近年来铜炉拍卖市场加速繁荣,出现诸多铜炉精品,不断刺激宣炉收藏市场,明清宣德炉整体水位上涨是原因之一,而明清宣德炉渐渐回归了其价值本位,也是重要因素。目前,宫廷御制铜炉,最受市场的追捧,深受藏家的喜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