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有角的牛 2018-04-09


编者按:在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嘉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嘉兴论坛上,来自各省、市、区县图书馆的代表,围绕总分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这一主题,先后介绍了各自实施总分馆制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业界专家对各个模式逐一进行了精到的分析与点评,希望通过汇集集体的力量,使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步入科学发展轨道。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汤更生、浙江大学副教授李超平、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李昭淳分别主持了研讨会。

体制的突破,有时只需要简单的改良就能实现

江苏省苏州图书馆馆长   邱冠华

普遍均等是国际公共图书馆界服务的普遍原则。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十七大更是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作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随着近年来国内图书馆学术界大力研究、宣传和传播图书馆精神,使现代图书馆平等、免费、无区别的理念在业界深深植根。

苏州图书馆与各地图书馆一样,通过开展调查研究,借鉴其他先行图书馆的经验,总结自身以往的教训,针对读者旺盛的阅读需求和服务能力明显偏低之间的矛盾,努力自主创新,满足读者就近、便捷的阅读需求,构建适合苏州实际的总分馆建设的途径和形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增加了10所社区分馆,形成了管理统一、资源统一、服务统一的紧密型总分馆,读者免证阅览和上网,外借图书可以通借通还。2007年平均每个分馆每月接待读者4123人次,到2008年第一季度上升为4596人次。分馆又是共享工程的基层点,资源上互相整合、服务上互为补充、开放时间统一。分馆建设还连续3年被列入苏州市政府实事项目,市政府从2007年起增加苏州图书馆年度购书经费180万元。

2007年中,一方面受中图学会委托,与南开大学 于良芝教授联合承担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构建模式研究的课题,考察、调查了许多正在开展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地区的情况和做法,并最终形成中图学会2007年年会报告、第二届百县馆长论坛主旨报告,《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一书也得以出版;另一方面通过苏州在总分馆建设方面的实践,使我对这项工作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离不开政府主导。总分馆建设涉及到对原有体制的突破,需要政府主导才能解决。图书馆的自主创新只是一种示范,彰显总分馆制在图书馆服务上的低成本、高效益,图书馆没有实力以职业创新来替代政府行为。

大部分基层政府(乡镇、街道)并不具备承担支撑公共图书馆建设和运行所需的稳定持久经费的能力,因而需要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运行责任上移至县(区)及以上政府。这种体制上的突破,有时只需要简单的改良就能实现。苏州市沧浪区政府从2008年起安排50万元年度预算,代替原来街道需要向苏州图书馆分别支付的分馆建设和运行经费,已经实现了沧浪区事实上的建设主体上移。

覆盖一个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包括总分馆体系、图书馆联盟、服务网络等,关键是符合实际、读者便利、管理简便、成本低廉、资源共享、长期生存。

实现总馆对分馆的全面掌控,是总分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苏州分馆的效益较高,得益于总馆在人员、资源、管理、服务上的全面掌控,讲座、活动等对分馆的延伸,对新技术(如远程咨询、远程监控、短信服务)的运用,员工的事前和事中培训,与合作方建立良好的关系等,使分馆的服务质量得到了切实的保障。

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建设方案、设置标准和工作流程。一旦示范成功进入政府主导,一般都会以一种较快的速度推进,这时对图书馆的压力将会十分巨大,必须在一开始就有所准备。

把业务工作做实,把宣传工具用活,可以有效推进总分馆建设。图书馆总分馆建设的成功与否关键是看服务效益,对总分馆的宣传既可以加速总分馆的建设,又可以推广图书馆的利用。

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学习其他地区在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上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加以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反省自身的不足,及时调整策略,优化方案,是总分馆建设成功与否的另一个重要条件。苏州图书馆的总分馆建设起步较晚,许多做法和成功之处,都是从其他领先图书馆那里学习、借鉴而来。这次嘉兴论坛,中图学会又一次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和机会,发现许多地方的做法已经比原来调研时有了改善和发展,又积累了许多新的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

点评 于良芝(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教授):

从一定意义上说,苏州图书馆创造了一个奇迹。在条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建设成了人财物统一管理的总分馆体系,并在已建设的分馆内取得了优异的成本效益。在资源共享方面,它创新了动态资产权的模式,解决了通借通还中物流的问题;在管理方面,它创新了紧密型管理模式,保证了分馆服务的规范化。但在投入方面,它的自下而上全委托模式是有缺陷的,这使得苏州总分馆在分馆管理和资源共享上的优越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使紧密型管理模式的优越性只能局限于一个很小的范围;使总分馆关系缺乏持久运行的保障。这些缺陷使苏州图书馆总分馆模式不适合在大范围推广。

第一个吃螃蟹者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联合图书馆馆长屈义华   

点评:李昭淳(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建筑与设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馆长)

《因地制宜  探寻基层服务新模式》上海市嘉定区图书馆馆长金燕

点评:范并思(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如何有效发挥基层图书馆的作用》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馆长 樊亚玲

点评:李国新(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

《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资源共享服务体系》黑龙江省图书馆馆长 高文华

《优先发展社区基层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图书馆馆长孙威

点评:冷伏海(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教授)

《从理念走向现实的探索》吉林省长春市图书馆馆长刘慧娟

点评:高波(中国图书馆学会资源建设与共享专业委员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教授)

解读嘉兴模式》浙江省嘉兴市图书馆馆长 章明丽

点评:李超平(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学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副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