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哪~这些铜镜我能欣赏一个星期!

 来来永胜 2018-04-09


铜镜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晚期齐家文化始现一直沿用至明清时期。古代铜镜不仅可以用来整妆照容,其背面内容丰富的纹饰、隽秀的铭文更是体现了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古人高超的铸造技艺。
天津博物馆收藏铜镜一千多面,此次展览从中遴选部分珍品展出,时间跨度从战国时期到清代,同时首次精选天津地区考古发掘的部分铜镜进行展出。这些铜镜或造型优美、纹饰精巧、题材丰富;或铭文独特、制作精湛,基本可以反映中国古代铜镜艺术发展的概貌,让观者领略青铜文化颇具生活气息的一面。

梳妆工具一组

东汉 鲜于璜墓出土的骨梳、骨蓖 南宋 湖田窑青白釉印花牡丹瓜棱粉盒 宋 龙泉窑青釉划花芦雁纹粉盒 清 双喜镜及红绸地绣丹凤朝阳长柄镜套


梳妆工具一组

芙蓉毛巾 象牙描金填漆凤凰梳子 紫檀镜奁背 紫罗兰扑粉 香蜜膏 铜镀金绿色烧蓝釉粉盒、香水瓶、唇膏 铜制嵌红珠石花卉面粉盒 画珐琅边挂镜 绣花红底镜套


中国古代的镜又被称为“鉴”。在铜镜发明以前,人们以鉴盛水映照梳妆,甲骨文的“监”就是“鉴”的本字,正像人俯身于盛水的容器旁照容之形。 中国古代铜镜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三角纹、放射线纹等线条状的纹饰是当时的主要镜背纹饰,体现了早期人类对于光的崇拜及理解。商代则出现了凸弦纹镜及叶脉纹镜,西周时期又发掘有鸟兽纹镜和素面镜。商周时期的铜镜并不作为实用器物,而更多的是具有祭祀作用。战国时期的铜镜为圆形,少数为方形,镜面平直,平缘或卷缘,镜钮常见弦纹钮,镜背纹饰主要来源于当时青铜器上装饰的各种纹饰内容。以长沙为中心的南方楚文化区域,是战国铜镜的主要出土地。出现了透空、镶嵌绿松石、错金银、彩绘等特种装饰工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艺体系。此时的铜镜从早期的稚朴逐渐迈向成熟。


多圈凸弦纹镜(复制品)

弓形钮,素圆座,镜面微凸,以钮为中心分为六个逐渐增宽的圆圈,每个圆圈内铸有密排的短直线,形成全体向外放射的光芒纹饰。这面铜镜原型取自太阳,表现了人们最早对太阳的崇拜。


禽兽纹镜

西周

禽兽纹镜(复制品)


四山纹镜

战国

山字纹镜是战国时期楚镜中最独特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镜类。这类铜镜均为圆形,钮座有方有圆,钮座外饰羽状地纹,地纹上规律地排列着三至六个类似山字的主题纹饰。根据山字的数目可分为三山镜、四山镜、五山镜、六山镜四种。 山字纹应是来源于青铜器纹饰,它截取了商周青铜器上的勾连雷纹的基本构图,再根据铜镜圆形的特点作了结构性的改变,在图案设计上成为与镜型相配的一种新颖的几何形纹饰。


凤纹镜

战国

三弦钮,方钮座,钮座外有一圈方形凹弦带,外有一圈方形凸弦纹,外区以四个长尾上卷的顾首凤鸟为主体纹饰,间以四个火纹和勾连纹组成次纹饰,镜面布满以云雷纹为底纹装饰的勾连图案,形成三层花的装饰效果。此镜装饰细密繁缛,凤鸟形象生动,具有典型的战国晚期风格。


蟠螭纹镜

战国

蟠螭纹是汉族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是中国青铜器上的装饰。螭是汉族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蟠屈。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一般都作主纹应用。盛行于战国时期。在当时的玉器上,亦常见雕琢有蟠螭纹,表现形象有的有所不同。


连弧纹镜

战国

三弦钮,圆钮座,宽卷缘。镜面以同心圆形式形成基本布局,中间夹以向内的凸弦纹组成的弧带作为主纹连成一周,弧数有十一条,无地纹装饰。此种镜类出现于战国中期,流行至西汉早期。


千秋万岁蟠螭纹镜

西汉

千秋万岁蟠螭纹镜


大乐富贵蟠螭纹镜

西汉

圆钮,双龙钮座,外周有铭文带“大乐富贵,千秋万岁,宜酒煮鱼“并以鱼纹为首尾的间隔,外区以繁密的蟠螭纹装饰。


日有憙草叶纹镜

西汉

半圆钮,四叶纹钮座,外有双线的方格两重,方格间有铭文带“日有憙,宜酒食,长贵富,乐无事”外区饰有麦穗状草叶纹与四个乳钉,镜缘饰向内的连弧纹。


冻冶铜华镜

西汉

冻冶铜华镜


星云纹镜

西汉

古镜之一种。又称“百乳纹镜”,有的连称为“星云百乳镜”。主要盛行于西汉中期武、昭、宣帝时期。镜纽多连峰式,纽座外围及镜子边缘多饰一圈连弧纹,一般都为十六连弧。 主纹用众多的乳纹所构成,多是圆锥形凸起,四周连成一圈。乳纹之间,常用圆曲线相连接,状若星云,故名“星云纹镜”。乳钉数目不等,少者三枚,多者十几枚,因有五星式、六星式、多星式星云镜之名称。有的学者认为:所谓星云系由蟠螭纹渐次演变而成,小乳钉系蟠螭骨节变幻,云纹则为蟠螭体之化身。星云纹镜,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出土,其中以河南、陕西和江苏发现较多。


四灵纹镜

西汉

四灵纹镜出现于西汉晚期,中流行至东汉早期,四灵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布于钮的上下左右四个方位。有些四灵纹镜还多出一只麒麟,形成五灵纹,间隔以乳钉纹,纹饰以凸起的线条构成,非常细腻流畅。


长乐未央羽人神兽纹镜

西汉

未央:未尽。意为:长久欢乐,永不结束。 “长乐未央”一词,若依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则另有一说: ”长乐”的意思是:国君以亲和力善待臣民,国得以永续,西汉宫殿是汉帝国统治中心,以”长乐”为宫名,为帝王自我激励的”君与臣民长和”之愿望。秦的兴乐宫亦如是,意思是:天子以亲和力治国,国得以昌隆,若解读“长乐”为”永远快乐”为国君愿望,则与商纣的酒池肉林一样,天天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国不亡也难,如何长乐? “未央”意为“未尽,没有穷尽”,最早出自诗经《庭燎 小雅》:夜如何其? 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西汉宫殿以“未央”命名,其愿景是希望汉帝国永续,传之”千秋万岁”。 「长乐未央」一词应在商纣之後,它的意思是: 天子与各地诸侯长和, 则国能传之”千秋万岁.”


长宜子孙神兽纹镜

西汉

长宜子孙神兽纹镜


见日之光连弧纹镜

西汉

半圆钮,圆钮座,内区为连弧纹,外区为一周铭文带“见日之光,天下大明”,铭文间以符号,此镜的铭文为汉镜常见的铭文,各地均有出土,流行于西汉中晚期。


日月明光连弧纹镜

西汉

日月明光连弧纹镜


长宜子孙连弧纹镜

西汉

长宜子孙连弧纹镜


四螭纹镜

四螭纹镜


五铢神雀纹镜

五铢神雀纹镜


博局纹镜

博局纹镜最早称为规矩镜,由日本学者梅原末治首先使用,西方学者则称其为TLV镜。1987年周铮先生从中国历史博物馆旧藏的铜镜拓片中,发现新莽时期的博局纹镜,铭文中有“刻娄(镂)博局去不羊(祥)”的词句,从而此镜纹饰才最终确定为博局纹。博局纹镜是西汉时期兴起的新镜种,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出土过博局纹镜,且盛行于新莽和东汉早中期。博局纹应是具有某些术数意义,体现着中国古代人民对于宇宙框架的基本概念。


王氏作博局纹镜

王氏作博局纹镜


四灵博局纹镜

四灵博局纹镜


尚方作四灵十二辰博局纹镜

尚方作四灵十二辰博局纹镜


十二辰博局纹镜

十二辰博局纹镜


吴向里栢氏镜

东汉

圆钮,三角纹缘,内区浮雕四兽,并在内区的外围铸有铭文"吴向里栢氏作镜,四夷服,多贺国家人民息,胡虏殄灭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熟,长二亲得天力,传告后世乐无极,兮呆有”一周。外区饰两周锯齿纹夹一周复线波状纹。此镜铭中的吴向里即吴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始置,为会稽郡治所,直至西晋时期都是江南地区铜镜铸造的一个中心。


至氏作神兽纹镜

东汉

至氏作神兽纹镜


韩氏作神雀纹镜

东汉

韩氏作神雀纹镜


上方作神兽纹镜

东汉

上方作神兽纹镜


神人车马画像镜

东汉

画像镜是东汉时期开始出现的新镜类,并流行至南北朝时期,纹饰采用高浮雕技法,图案隆起凸出,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和生动的视觉效果。从出土资料看,画像镜以浙江绍兴出土最多,从铜镜铭文判断,其主要产地在吴、会稽和武昌等地。画像镜有人物画像和神人神兽画像、神人车马画像、龙虎画像等。主要题材多为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及车马仪仗出行图等。这种画像镜往往与此时期流行的画像砖题材类似,凸起的纹饰仿佛在讲述着生动的故事。


神人神兽纹镜

东汉建安元年

神人神兽纹镜


神人神兽画像镜

东汉

神人神兽画像镜


吾作明镜

东汉

吾作明镜


三兽纹镜

东汉

三兽纹镜


鎏金神人神兽画像镜

东汉

鎏金神人神兽画像镜


位至三公镜

东汉

位至三公镜


君宜高官镜

东汉

君宜高官镜


尚方四灵博局纹镜

半圆钮,柿蒂纹钮座,内区饰有双线方框及TLV博局纹,并有四灵及羽人、蟾蜍、禽鸟等纹饰布满其间,内嵌8个乳钉,外区为一周书写细腻的七言诗句写成的铭文带:“尚方御竟,镜大毋伤,左龙右虎辟不羊(祥),朱鸟玄武顺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央,长保二亲乐富昌,寿敝文王”。铭文外有直线纹及锯齿纹各一周,外围为云气纹,此镜铭文表达了古人对于驱邪避凶及长生富贵的美好愿望。


内清质以昭明镜

西汉

铭文:内清质以昭明,光象夫日月,不


刘氏神人神兽画像镜

三国

刘氏神人神兽画像镜


神人神兽纹镜

三国(吴)太平元年

神人神兽纹镜


神人神兽纹镜

三国

神人神兽纹镜


仙山并照四灵纹镜

半圆钮,兽纹钮座,内区饰有浮雕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外区有楷书铭文“仙山并照,智水齐名,花朝艳采,月夜流明。龙盘五瑞,鸾舞双情,传闻仁寿,始验销兵。”四言诗句一周。根据镜铭,此类镜的题材始见于隋仁寿年间。


光流素月瑞兽纹镜

光流素月瑞兽纹镜


练形神冶瑞兽纹镜

半圆钮,圆钮座,内区饰呈奔跑状的五只瑞兽,间以葡萄纹。外区饰楷书铭文“练形神冶,莹质良工,如珠出匣,似月停空,当眉写翠,对脸傅红,绮窗绣幌,俱含影中。”四言诗句。


光流素月瑞兽纹镜

半圆钮,圆钮座。内区饰有呈奔跑状的五只瑞兽,外区饰楷书铭文“光流素月,质禀玄精。澄空鉴水,照回凝清。终古永固,莹此心灵。”四言诗句。


赏得秦王瑞兽纹镜

半圆钮,圆钮座,内区为逆时针同向奔跑的四瑞兽,外区有楷书铭文“赏得秦王镜,判不惜千金,飞关欲照胆,特是自明心。”五言诗句。


弦纹方镜

弦纹方镜


弦纹镜

弦纹镜


玉匣瑞兽纹镜

半圆钮,花叶纹钮座,内区饰两两相对奔跑的四只瑞善,外区为楷书铭文“宝匣敢开盖,清灰拭夜尘。光如叶片水,影照两边人。“五言诗句一周。


羽人瑞兽葡萄纹镜

伏兽钮,花叶纹缘,内区饰葡萄枝叶缠绕,四瑞兽攀援旋绕于枝蔓丛中,四只小兽穿插其间,相互嬉戏,外区有一带翅膀的羽人追逐瑞兽,瑞兽均作同向奔跑状。羽人身后有一匹飞奔的天马,葡萄枝叶繁茂,雀蝉禽鸟环绕其中。此镜纹饰繁复华美,铸工精良,且羽人生动形象,在唐代瑞兽葡萄纹铜镜中极为罕见,在全国也仅见几面。


瑞兽葡萄纹镜

瑞兽葡萄纹镜也叫海兽葡萄镜,是著名的唐代铜镜,由瑞兽和葡萄蔓枝构成主题纹饰,形体厚重,造型独特。此镜始见于初唐时期,主要流行于盛唐、中唐时期,以武则天时期最为盛行,直到晚唐仍有出现。镜背所装饰的瑞兽形象在六朝、隋、初唐铜镜上已有流行,葡萄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国的,唐代葡萄纹饰已经比较成熟流行,这是外来文化与中国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


孔雀瑞兽葡萄纹镜

孔雀瑞兽葡萄纹镜


四灵纹葵花镜

葵花,即“向日葵”。向日葵约在明朝时引入中国,如今所知最早记载向日葵的文献为明朝人王象晋所著《群芳谱》(1621年)。然而葵花的器型早在唐朝即多有体现,这是因为随着隋唐时期国力的昌盛和丝绸之路的发展,从国外流传进了大量的珍品,中国工匠再将这些元素巧妙的融入到本土的文化中。


双凤衔绶纹葵花镜

双鸾衔绶纹镜在唐代中期开始流行,由相对的两只鸾鸟、孔雀、鹊鸟等鸟类组成图案,也称为对鸟镜,纹饰绚丽多姿而富于变化。唐诗中,有很多对这类铜镜的精彩描述,如李贺《美人梳头歌》中的“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李群玉《伤柘枝妓》中“曾见双鸾舞镜中,联飞接影对春风”等。这些文学作品说明唐人对此类铜镜的喜好。唐代丝织品上也有类似的图案,据《新唐书·舆服志》记载,双鸾衔绶、雁衔绶带等图案是三品以上官贺宴会的朝服所用。


千秋双鸾纹葵花镜

千秋双鸾纹葵花镜


仙人骑兽纹菱花镜

仙人骑兽纹菱花镜


鸳鸯纹菱花镜

鸳鸯纹菱花镜


雀绕花枝纹菱花镜

雀绕花枝纹菱花镜


瑞兽纹菱花镜

瑞兽纹菱花镜


宝相花纹葵花镜

宝相花纹是一种汉族传统的陶瓷器装饰纹样。将自然界花卉(主要是莲花)的花头作艺术处理,使之图案化、程式化。


弈棋人物故事镜

弈棋故事是唐代晚期流行的铜镜题材,镜面满布纹饰,镜钮四周饰一圈祥云,钮上方有两只仙鹤飞翔。镜面上部为老子青牛图;右部有一人侧卧溪畔,听涛观瀑;左部有一山洞,为皇帝至崆峒山向广成子问道的故事。镜面的主体纹饰在镜钮的正下方,是秦末汉初时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隐居商山弈棋的故事,四位高士围坐一棋枰,正在侃侃而谈,解棋论谱。这种弈棋故事镜一般采用“减地平雕”的雕刻工艺,先在镜面划出大致纹饰,剔除纹饰以外的部分,再在纹饰上用阴刻线表现人物景观的细部,此工艺带有一种“以画视之”的视觉效果,和唐代的绘画风格类似,颇具时代特色。


三乐故事葵花镜

三乐故事葵花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