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慧海湾小镇前世今生

 命馨甘 2018-04-09

马胜泉 文

慧海湾特色小镇坐落在素有“活码头”之称的新安地域。京杭大运河、沪宁铁路、苏锡公路,成“川”字形贯穿全境。南依三万六千顷太湖,北卧大运河。从1700多年前的静慧寺,到目前无锡物联网产业策源地、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等,“慧”字贯穿古今,“海纳百川”,“湾”聚梦想,造就现代物联网产业高地;新区科技商务中心,状如“梅花”,夜晚灯光灿烂,状似“手捧梅花”奇观,这些,都是小镇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魅力小镇,往事万年。吴都路如一条巨龙穿越小镇,有一条蜿蜒的大溪江相伴,南汇流太湖,北入大运河,缓缓流经周泾浜河,再弯弯曲曲梦幻般地通向泰伯开凿的伯渎河,犹如吴地先祖泰伯的血脉流淌,世代永续的生命活力,让吴都大地迈入新时代,造福于民。
    新安活龙之地名不虚传。宋时在此置军司,立税卡,设驿站。元代文学家别号金粟道人的顾瑛曾夜泊新安驿站,并赋诗《晚泊新安有怀九成》一首。诗云:“夜泊新安驿,西风八月大;人家溪树里,晚饭柁楼前;水落星移石,云开月堕船;遥思佩韦者,痴坐不成眠。”驿站,交通要道也。古代驿道上马蹄得得声,舟楫来往吱吱呀呀;驿站更有人鼎商旺的闹猛景象。康熙乾隆乘龙船沿京杭大运河南巡时,路经新安驿站下船察访,在此停留半个时辰,以至于后人一直将此地叫“黄登头”,慢慢变新安口音叫“黄墩头”,现建为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太湖分园。
    至今,在大运河新安段的大溪港上(原大白龙桥位置),建有一个现代型的闸站,调节太湖和运河的水位,确保久久平安。
    大白龙桥还有一段神奇的故事。几千年前,太湖里有条黄鳝精,每年变着法儿要偷吃净慧寺后院里一棵百年桃树上的水蜜桃,它窜出湖水时,掀得巨浪滔滔,千顷湖水漫过圩岸,淹没农舍和庄稼,使百姓不得安宁。
    当地有一个耿直、勇敢的庄稼汉,人们都叫他白龙叔。他不顾安危和家人的劝告,拿了把丫枪直奔湖边,想把黄鳝精除掉。
    白龙叔为民除害的精神,感动了太湖彼岸南洋山里的南极仙翁,他放出一张芦叶,让白龙叔踏着过湖面来到南洋山麓。白龙叔对仙翁行了大礼,求教除害本领。仙翁捋捋白胡子,闭眼一思,就把白龙叔手中的丫枪拿过去轻轻地吹口气,叫伺童放到炼宝炉里蘸了一下,丫枪头上立即银光万道。临行时,仙翁特意从瑶池中拔出一根粗壮的芦苇,送给白龙叔,告诉他如何用这两件宝物制服黄鳝精。
    白龙叔骑着芦苇飞回湖边,把芦苇插到腰眼里,手握闪闪发光的丫枪冲进太湖,跟黄鳝精厮杀起来。黄鳝精见是一个庄稼汉,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只是把尾巴轻轻地一甩,恶浪便向他压去。湖水冲过圩岸,漫向田野,眼看一场大灾难又要降临。
    白龙叔没一点畏惧,且战且退,佯装败走,退到圩岸外三里地。黄鳝精紧追三里,白龙叔见时机已到,便拔出芦苇,用尽全身力气,把它抛向湖去,嘴里高喊一声“变”!话音刚落,芦苇已稳稳当当地飞过三里地,插进圩岸内。一眨眼,排排芦苇拔水而起,连绵不断,环湖而生。只见湖水哗啦啦地向圩岸下急速退去。黄鳝精急忙掉头逃命,可是已经晚啦!湖水一退,只好在原地扭动,逃不掉啦!
    白龙叔眼疾手快,把寒光闪闪的丫枪向黄鳝精头部戳去,马上恶血四溅,痛得它直打翻滚。顿时,泥沙满天飞,不一会儿,便滚出一条三里长的溪沟。最后,黄鳝精筋疲力尽,血流不止而死去。
    时隔一夜,溪沟就成了南通太湖、北连古运河的溪河,那溪河整整三里长,后人取名叫大溪江。溪水缓慢地流动着,通过大大小小的沟渠灌进农田,滋润着农作物。
    白龙叔又把宝光闪烁的丫枪往溪河面上一横,说来也怪,“嗖”的一声,好端端的一座石拱桥横跨在溪河两岸。
    为了颂扬白龙叔的功绩,乡亲们把那座桥叫大白龙桥。站在桥上,向南可以眺望到太湖边上一片片芦苇丛,好似穿着战甲的哨兵,守卫着圩岸,保护着亿万亩良田,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向北,遥望泰伯庙,敬畏先祖开拓、创业赤心。神奇的故事,神奇的人,造福一方,薪火传万代。
    当今,慧海湾小镇傲然崛起在活水之地的大运河、太湖之畔,天地人和,活力四射,激荡着与时俱进的旋律。天道酬勤,慧海湾小镇穿越古今,将永续生命活力,福满吴都大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