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远去的家乡灶鼎

 海陆丰文化遗产 2018-04-09

蔡镇坤


离家的孩子在外越久,对家乡的思念就会越浓,对家乡的每一件事物就会格外关注,作为游子的我,每当想起家乡的大灶和大鼎,总有一股乡愁。

农家的大灶,是每个家乡人再熟悉不过的了。它是旧时每个家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平时里做饭,年节时做粿都离不开,功能上形同于如今的厨房。只是家乡的大灶,生火的燃料多为自然界的柴草枝叶,体积相对也较为庞大。

大灶由砖块或塗角等土质材料砌成。一般依附墙边而砌,外观呈长方形状,占地面积约两平方米左右。简陋点的砌完之后,刷上灰色的水泥或砖红色的泥浆便算完工;而有条件的则会贴上各式各样的瓷砖或淋上石米,这样显得更为美观。

砌筑完成之后的大灶,灶台表面略伸外扩,灶身略斜屈内缩;灶台面上预留着两个用于架铁锅的大窟窿,两个窟窿的墙侧之间竖筑有一根长长的烟囱直伸屋顶外;窟窿的墙内侧开有通向烟囱的排烟暗道,沿窟窿外侧灶体一面同样也开有两个进风口(即:灶口),用于人们添柴起火、清理火灰。窟窿下侧留有一定的空间,中间用蜂窝式的砖块分隔成上下两层,上层为柴草的烧燃区、下层为储灰区;上层的柴草燃尽成灰之后,用火钳稍微的拨拌,上层的火灰便会通过中间的蜂窝隔层而筛漏到底层的储灰区。

储灰区的“火灰”再定期收集起来当做肥料。虽然传统灶台的构造比较简单,但是大灶却不能随随便便建造。家乡人对大灶的建造极其讲究,须择好时日与合适的位置,方能请建筑师傅动工砌筑。以家乡较为普遍的传统民居建筑“下山虎”为例,其格局主要有两个对称的房间(俗称“大房”),和中央一大厅以及前面的厝手房和大门楼。砌灶的位置一般就位于大房内,即厅侧大房门进去的斜对面墙边上。

家乡人传统的“家族观念”较为浓厚,重情义、重血缘的家风代代相传。即便“子大成家、另起炉灶”,也依然同住一座大厝(大房子),共出一扇大家门。因此,通常一座家族式的大厝之中也就存在多个灶台,以两间“大房”中各砌筑一个为多见,形成对称,既适应需求,也符合审美。

在海陆丰地区,“灶”与老百姓们的生活关系密切。人们更是将灶神化,并有“灶神”之称,乡人俗称为“司命公”(或“司命灶君”)。据《风俗通义》中记载所祀小神就有司命这位帝君,他主管和生命有关的事物。又如《管子·囿蓄》中所说:“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由此可见,灶神“司命公”与当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拜“司命公”也是家乡人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自古更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言,说明“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而“灶台”恰好是供烹煮食物的地方场所。灶神“司命公”自然也就成为了民间老百姓们信奉的重要神明之一,可见其地位之高。

小时候,家乡的生活水平特别贫困,物质条件也极为匮乏。大部分的家庭,早期的烹煮靠的都是传统的大灶,乡亲们常常要去山间遍野寻找柴草枝叶当做燃料。用大自然的柴草枝叶烧煮出来的饭菜,味道往往更加浓香,常常带有一股独特的“柴香”味。有时锅底常粘有烧焦的饭底(俗称“饭丕”),家长们就会用锅铲铲起之后,捏成饭团,孩子们都争着抢吃,那一幕幕的画面,至今仍然记忆犹新。有时,我常给伯母召唤去灶脚旁(灶边)帮忙添柴起火,充当一个专职的“火夫”,只是我只管添柴把火,其它不管。看好灶口里的火,维持火候,避免熄火,便是我神圣的职责。特别是寒冷的冬天,取暖首选的不是被窝,而是灶台下面的灶口边。在柴火熊熊燃烧的灶口边,我的脸常常被煏烤得滚滚发烫、满脸通红。有时会偷偷把一些蕃薯扔进灶口里,猛烈的柴火把番薯烤得焦黑如炭,但焦香扑鼻、别有风味。浓郁的薯香夹着几分淡淡的柴香,令人垂涎三尺。即使烫手,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先尝为快。

说到灶就不得不谈到鼎。“鼎”其实就是烹煮用的“大铁锅”。作为属于中国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家乡话保留了很多古汉语的读音。家乡的鼎多为“生铁”所制,这种生铁含炭较高,硬而脆、耐磨,且不易变形,是铸造家用锅鼎的最佳材质。

大灶与大鼎,缺一不可,没有鼎的灶,“灶”形同摆设;或有鼎无灶,“鼎”便成了无用武之地的英雄。灶与鼎只有相互结合,才能发挥其实用的功能。有了鼎的灶,一切的烹煮才能正常进行,如烧饭、烧菜、烧水以及家乡传统节日的炊粿等。鼎必须稳固、密实的嵌架在灶台上的窟窿处,鼎沿略高于灶台表面,以便于日常搬抬出来清除烟垢。由于长时间使用柴草烧燃,鼎底容易附积一层厚厚的烟垢,影响其导热效能,所以需要定期的对烟垢进行清除。

家乡的大鼎,材质较为厚实、体大重沉,约有十几二十斤重。一般小孩搬不动,只有成人才抬得起。当然也不可能每天都抬出来清洗和除垢,唯有数天后才能清理一次。那时,每逢早晨,趁天还未亮之前,妇女们便早早起身,把锅鼎抬到屋外的巷头旷地,把锅鼎倒置覆盖在地面上,然后用锄头在锅鼎的背面上,来回上下的耙呀耙,直至把烟垢耙除干净,我们称之为“抠鼎”(刮鼎)。

在过去的家乡,每天叫醒我的不是床头的闹钟,而是那阵隐隐约约从巷头飘来的“抠鼎声”,当熟悉的“抠鼎声”从睡梦中悄悄响起时,就意味着天快要亮了。

如今,随着乡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乡村的样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用的器具、设施等也早已更新换代。“抠鼎声”早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停留在过去的记忆里;大鼎也已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传统的大灶也将逐渐消失,不复存在。

在我看来,传统的“大灶”与“大鼎”,它们像是乡村柴米油盐的舞台,演绎出一幅幅乡村最淳朴的画面;“大灶”与“大鼎”更像是屋檐下的一对恩爱夫妻,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绘出了人间最美丽的那一道道烟火图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