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青铜文化十分发达,并以制作精良、气魄雄伟、技艺高超、艺术独特而著称于世。铜镜的兴起丰富了青铜文化新的艺术价值。中国铜镜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古代镜匠创造了大量的精美铜镜供历代帝王及达官贵人享用,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主要功能是映照仪容、降妖辟邪。它的背面往往装饰不同的艺术图案和铭文,岁月虽然腐蚀了光洁的镜面,但镜背精美的艺术纹饰,不仅给人以美感与启迪,而且成为美术学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管窥过往历史的一条时空隧道。铜镜里的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演变而不断调整变化,工艺的发展也不断升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艺术特征,其演变过程为:早期——古拙淳朴,中期——繁复精巧,盛期——富贵华丽、厚重沉稳,晚期——俊俏飘逸、简单明了。
新石器时代的齐家文化是铜镜的摇篮,商代妇好所用的“叶派纹镜”是中原铜镜的滥觞。此后的西周和春秋时代,随着铜镜铸造工艺技术日臻成熟,其发展出现了质的飞跃。 战国至秦汉时期,铜镜的铸造不再是形单影只,它终于可以尽情炫耀其异彩华章,这是中国铜镜的第一个发展高峰。镜背“风光”以战国楚氏镜引领先河,底纹与主纹的巧妙搭配,变化出蟠螭纹、四兽纹、山字纹及各种几何纹铜镜,这些繁复的纹样在同时期的青铜器上几乎没有出现,足见古人对铜镜钟爱有加。这些纹样的铜镜在战国时代固化为若干定式,成为现今铜镜收藏的几大门类。 两汉时期铜镜的纹饰较之战国铜镜已有了很大变化,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主要特点是图案多采用四分法布局;地纹逐渐消失,主纹成为单一的图案;纹饰结构趋于简单,改变了战国镜纹饰严谨细密的风格。汉代除了继续沿用战国镜外,最流行的铜镜有蟠螭纹镜、蟠虺纹镜、草叶纹镜、星云镜、云雷连弧纹镜、鸟兽纹规矩镜、重列式神兽镜、连弧纹铭文镜、重圈铭文镜、四乳禽兽纹镜、多乳禽兽纹镜、变形四叶镜、神兽镜、画像镜、龙虎纹镜、日光连弧镜、四乳神镜、七乳四神禽兽纹镜等。汉镜继承战国遗风,发展出更多新奇的纹样。汉代人将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移植到了铜镜的方寸之间,博局、斗兽、车马人物等一齐亮相;仙人、神话和历史故事等这些当时人们脑海中所想像的形象也被定形其上,向后人娓娓道来;最突出的是汉代铭文镜,绝美的纹饰和潇洒的文字书体堪称“中国最早的书法艺术”。这些是汉镜在工艺与文化双重成就上的完美结合,更为铜镜的收藏锦上添花。
经过了魏晋南北朝短暂的蛰伏期,中国铜镜在隋唐时期迎来了崭新的繁荣。唐朝历经“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和“开元之治”,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丝绸之路的开通,外来文化如潮水般涌入,大唐敞开胸怀,转瞬间便幻化成一个博大雄浑的唐文化。到高宗李治、武则天时期,大唐国力发展到封建社会的鼎盛。这一时期,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和生产力迅速发展。强大的国力促进了社会各方面的进步,在手工业方面表现为铜镜铸造工艺的进步,唐铜镜无论是质地、造型、装饰题材都别具一格,在中国铜镜史上写下了璀璨绚丽的篇章。 上下贯通汉唐文化艺术,东西融汇欧亚文明,是这个时期镜文化艺术的主要特点。那一枚枚小小的铜镜上也集中展现了大唐帝国文化艺术的灿烂与辉煌。铜镜作为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自然而真实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唐代物质文化的极大丰富反映在铜镜制作方面,便是铜镜气象日新,艺术创造呈现自由与浪漫,逐渐形成了唐代铜镜独有的艺术风格。
唐代铜镜完全摆脱了之前的铜镜规整古朴的规范,愈趋浪漫恣肆、自由豪放。这时的铜镜质地精良、制作精细、造型多样、纹饰绚丽,加之工艺水平高超,大都以高锡青铜铸造,既显厚重又极为精细。比如鸟、兽、虫、蝶之类,身上毛羽,纹丝可数。 玄宗开元天宝年间,随着社会整体欣欣向荣局面的出现,铜镜铸造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唐镜一改战国、汉代多奇异的神、仙、灵、怪,出现了更具写实风格的花、鸟、鱼、虫。与此同时,麒麟、凤凰、海兽、灵芝等祥瑞之物也纷纷闪亮登场,它们共同彰显唐人的优雅、奢华与浪漫。而唐代佛教文化的繁盛,又在镜背上增添了宗教的气息。唐镜中,海兽葡萄镜是拍卖与收藏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成为藏家热捧的对象,身价不断攀升。 宋、元、明、清铜镜在秉承前代制镜工艺的同时,还变出了各种造型的新花样。以原先的圆形、方形、葵花边和菱花边形为基础,发展出了带柄镜、桃形镜、亚字形镜、鼎形镜,还出现了带座铜镜。
纵观历史每个时期铜镜的发展既受到铜镜艺术水平的影响又受到社会经济状况和经营理念的制约。因此,铜镜的艺术价值决定其经济价值。现在,中国古代铜镜还处在价值回归的初级阶段,尤其是那些铸造工艺达到极致的铜镜,它们的艺术价值被严重低估了。在世界工艺美术界,中国青铜器是被公认的顶级艺术品。它之所以被世界认可,恰是凭借其一支独秀的铸造技术。商周以后,春秋、战国、两汉以及隋唐时期,青铜铸造工艺通过铜镜的制作而登上顶峰,把最为生动的艺术文化表现在铜镜的方寸之间。例如突显力度与层次的战国镜、雄与秀相结合的两汉镜、半浮雕与深浮雕达到极致的隋唐镜都是青铜铸造工艺的经典代表。 一件有价值的铜镜除古人富于它的思想观和文化内涵外,还须工艺精湛,将人文观念与社会功用渗透于铜镜之中,把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用艺术的手法表现在铜镜上,一件好的铜镜能让人在领略和赏玩中从心底产生美感,并能散发出牵心动魂的艺术魅力,让人们能从中找到艺术价值和能量。
青铜美镜之难求,除了其本身制作工艺的难度外,还有其积淀了千年岁月而不失清馨气韵的风骨。每一件兼艺术与工巧于一身的铜镜,都先经过制镜匠师的精心构思与琢磨,包括圆像布局、绘画、书法、泥胚制作、合金配比、冶炼直至浇铸。这过程中,只要一个细小的环节出现缺陷,就会前功尽弃。因而精品铜镜的出炉,是经过百炼成型的。 因此,在和书画、瓷器等高价格的古代艺术品价值对比下,在这种需求旺盛、投资越来越理性的市场环境下,铜镜的拍卖与收藏必将创下新高,一些品相完美、做工精良的宝镜也将成为中国收藏界的新宠。水可鉴影,镜亦可鉴人,中国古代铜镜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向世人映照出的是它绝伦的艺术文化的魅力。 版面编辑:卢展 微信编辑:尧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