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发生之后,患者的身体会有比较明显的疼痛感。严重的时候还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正常行走和活动。坐骨神经痛的症状一般都是要先采用西药的止疼药物治疗,然后配合物理治疗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中医在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时候,使用药物和针灸、按摩等方法治疗,效果也是非常理想的。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掉坐骨神经痛的症状。 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有效果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被中医认为是由于患者的经络不能很顺畅的运行,血脉出现了阻塞的情况后导致的。针灸的方法是通过对不同穴位刺激,来让人体的经脉得到更好的运行,血脉通畅的效果。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一般都是分为神经根性和神经干性两种。针灸治疗的时候,也会采用不同的穴位来进行治疗。神经根性的坐骨神经痛一般都是针灸肾俞、大肠俞、腰阳关、次髎、环跳、委中的穴位。 对于患者的坐骨神经痛症状是属于神经干性的话,针灸治疗的时候就要采用针灸环跳、风市、委中、承山、飞扬、悬钟、阿是穴的穴位来进行治疗了。这样的治疗方法会很有效的治疗好坐骨神经痛症状。 基本治疗:治疗的原则是:为患者疏经通络,达到行气止痛的作用,针灸并用,主要是采用泻法。针灸的时候主要采取的穴位是人体的足太阳、足少阳经腧穴为主。 ⑴ 足太阳经型:主要采取的穴位是环跳 、阳陵泉、 秩边 、委中、 承山、 承扶、殷门、 昆仑等的八个穴位。 ⑵ 足少阳经型:主要采用的穴位是环跳、 阳陵泉 、风市 、膝阳关、 阳辅、 悬钟 、足临泣等等穴位。 采用此两种方法的意义在于由于坐骨神经痛的患者,在发病之后有沿足太阳经、足少阳经放射疼痛的两种情况,因此在针灸的时候需要循经取足太阳经穴和足少阳经穴这两大穴位,就可以起到疏导两经闭阻不通之气血,从而就可以达到“通则不痛”的治疗目的。环跳这个穴位是两经交会穴,一穴通两经;人体的阳陵泉是人体的筋之会穴,在针灸的时候采用可疏筋通络止痛,故可在针灸的时候通用。 加减:在针灸的过程当中有腰骶部疼痛者,这时候可以加肾俞、大肠俞、腰阳关、腰夹脊、阿是穴等等五个穴位,主要的作用是疏调腰部经络之气;坐骨神经痛与天气变化有关的患者,在针灸的时候加灸大椎、阿是穴温经止痛;如果是因为气滞血瘀导致的患者,加膈俞、合谷、太冲化瘀止痛。 操作的时候所有的穴均采用常规针刺,用提插捻转的泻法,以出现沿腰腿部足太阳经、足少阳经向下放射感为佳,同时患者如果是急性期需要注意多多卧床休息,如果是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这时候须卧硬板床,同时还可以在腰部宜束阔腰带。在平时采取正确姿势坐着或者工作。平时注意防寒保暖。 注意事项 中医的针灸方法针对不同的穴位来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症状时,是会有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的。配合上活血化瘀的药物来进行治疗。效果会更加的理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