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土汤---温脾摄血

 学中医书馆 2018-04-10

甘草9克  干地黄9克  白术9克  炮附子9克  阿胶9克  黄芩9克  灶中黄土100~200克(包)     

1.若胃纳差,阿胶可改为阿胶珠,以减其滋腻之性。
2.气虚甚者,可加人参以益气摄血。
3.出血较多者,亦可酌加三七、白及等止血之品。
4.便溏者,黄芩(炒炭),减其苦寒之性。

(原文] 下血,先便後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15) 黄土汤方:亦主吐血衄血。 甘草 乾地黄 白术 附子(炮) 阿胶 黄芩各三两 竈中黄土半斤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经义阐释) 本条论述虚寒性便血的证治。血从下窍而出,谓之下血。《素问.阴阳 别论》称之为“结阴”,后世称之为便血。大便在先,出血在后,因其血多来自直肠以上, 离肛门较远,故称为远血。至于远血的形成,如唐容川云:“系中宫不守.血无所摄而下 也”。乃多因中气虚寒,脾失统御之权,则血渗于下,从大便而出。证见便血,血色暗淡, 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治以黄土汤温脾摄血。 (方药评析) 黄土汤方中灶中黄土又名伏龙肝,既能温中,又可涩肠止血,为主药; 脾气虚寒之失血,虚寒为本,失血为标,若单纯从标,徒恃止血之品,很难奏效,唯有 “标本兼顾”,温中健脾与止血同用,收效始捷,故用白术、附子温阳健脾,以复统血摄 血之权;然辛温燥热之术、附,易耗血动血,且出血过多,阴血必耗,故以生地、阿胶 滋阴养血止血;阴血亏耗,易生内热,黄芩苦寒以清内热,且能制约术、附温燥动血之 弊;甘草和中缓急。诸药合用,刚柔相济,温阳止血而不伤阴,滋阴养血而不碍脾,共 奏温中健脾,养血止血之功。 灶中黄土是烧杂草或木柴的灶中土块经火久烧而成的焦黄土,以釜脐下外赤中黄者 为佳,其性味辛微温,入脾胃、肝经。有温中降逆、止呕止血之效,为镇吐、止血与妇 科要药。历代本草书对此药多有记载,如《别录》日:“主妇人崩中吐血、止咳逆血”; 《大明本草》曰:“止鼻红、肠风、带下、尿血、泄精”;《本草备要》曰:“主咳逆反胃、吐 衄……”。现药房多不备灶中黄土,目前有人用赤石脂代之。 (文献选录] 徐彬:下血较吐血势顺而不逆,此病不在气也,当从腹中求责,故以 先便后血,知未便时血分不动,直至便后努责,然后下血,是内寒不能曙脾,脾阳不足, 不能统血。脾居中土,自下焦而言之,则为远矣。故以附子温肾之阳,又恐过燥,阿胶、 地黄壮阴为佐,白术健脾之气,脾又喜凉,故以黄芩、甘草清热,而以经火之黄土,与 脾之类者,引之入脾,使暖气于脾中,如冬时地中之阳气,而为发生之本,真神方也。脾 肾为先后天之本,调则营卫相得,血无妄出,故又主吐衄。愚谓吐血自利者尤宜之。 (《金匮要略论注》) 尤怡:下血,先便后血者,由脾虚气寒,失其统御之权,而血为之不守也.脾去肛 门远,故曰远血。黄土温燥入脾,合白术、附子以复健行之气,阿胶、生地黄、甘草以 益脱竭之血,而又虑辛温之品,转为血病之厉,故又以黄芩之苦寒,防其太过,所谓有 制之师也。(《金匮经略心典》) 唐宗海:血者,脾之所统也。先便后血,乃脾气不摄,故便行气下泄,而血因随之 以下。方用灶土草木建补脾土,以为摄血之本;气陷则阳陷,故用附子以振其阳;血伤 则阴虚火动,故用黄芩以清火;而阿胶、地黄又滋其既虚之血。合计此方,乃滋补气血 而兼用温清之品以和之,为下血崩中之总方。(《金匮要略浅注补正》) (临床应用) (1)消化系统疾病:葛氏运用黄土汤化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9例。 出血时间最短者4天,最长且反复发作者2年;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l例,慢性胃炎 4例,肝硬化2例,胃癌1例。治愈15例(呕血、便血停止,大便隐血试验阴性,随访 1年未复发),显效11例(呕血、便血停止,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无效3例(出血未止)。 有效率为89.6%。郑氏采用黄土汤加丹皮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5例。有23例经胃钡餐 透视。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6例,胃溃疡4例,胃炎、胃窦部溃疡疑有恶变,无异常 发现各一例。大便潜血转阴最快2天,最慢12天,平均6天,无效l例。马氏报道, 患者叶某,男,14岁,曾患肺结核,颈淋巴结核并漏管形成。证见发热盗汗,腹痛,泻 粘液稀便,时有脓血,日行8至1O次,曾用大剂量链霉素等抗痨药无效,用黄土汤加味 主治。同时用雷米封50mg,每日 3次口服。服中药10剂后泄泻得止,继服15剂巩固。 乔光泉在临证中辨证加减,灵活变通,用黄土汤治疗某些出血或血液疾患,收到了较 好的效果。王氏用黄土汤治疗虚寒型远血160例,获得较好疗效.其中;有十二指肠 溃疡者143例;慢性胃炎8例;胃癌5例;药物性胃出血3例;肝硬化并胃底静脉曲张 破裂1例.基本方:灶心土60g煎汤代水(缺药时用赤石脂15g入煎),自术、附子各6— 10g,生地、紫珠草、白及各15g,阿胶(烊化冲)10g,黄芩6g,炙甘草3g。气虚明显 者加黄芪,党参各15g;血虚明显者加归脾汤化裁;脘痛者加炒蒲黄、五灵脂各10g;挟 郁热者加黄连3—5g。每日l剂,分2服。酌情配合输液,输血,肌注参麦针。129例有 效(服药后出血渐止,大便隐血试验阴性,症状改善,无反复者7例;31例无效有效率 80.63%;王延周将黄土汤广泛用于治疗多种虚寒型出血性疾病118例,其中肺出血18 例,消化道出血57例,鼻出血8例,子宫出血15例,痔出血9例,尿出血5例,紫癜 6例。主要共同症状:病程较长且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出血紫黯,面色萎黄,疲倦乏力, 四肢欠温,脉迟缓无力。方药:灶心土300g(捣碎,开水冲起搅拌后,稍澄,取浑水煎 药,完全澄清煎药则效差)阿胶15g(另炖)、炒白术25g、炙附子12g、黄芩9g、焦生 地9g炙甘草10g。气虚甚者加党参15g;出血多者加乌贼骨、益母草各12g。118例中 有效86例(症状消失,出血停止,随访1年未复发),好转28例(症状好转,出血停 止,间有复发),无效4例,蒋氏刘氏陈氏均报道用黄土汤治疗消化道出血医 案。 (2)紫癜:罗胜久用黄土汤治疗紫癜25例,其中过敏性4例,血小板减少性2l例。 在黄土汤的基础上加当归、黄芪、伴见气虚心悸加党参、云苓;腹痛便血加白芍;脉虚 数热盛去附子、灶土加石膏、知母、茅根;斑点紫黑瘀重者,加丹皮、桃仁之类。痊愈 23例,显著好转21例,总有效率100%。于世楼以黄土汤加减治愈脾虚不能摄血的紫 癜2例。李某,女,40岁。2个月前出现便血,两小腿内侧对称两块紫癜,全身乏力反 复发作,经中西医治疗无效,两下肢小腿关节伸侧面两块紫癜,直径约3cm,对称分布, 下肢轻度浮肿,先便后血或便中带血,伴有荨麻疹,偶感下腹疼痛,两膝关节疼痛肿胀, 偶有血尿,形容憔悴,面色苍白,身疲乏力,心悸气短,脉虚舌淡。实验室检查:血小 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均正常。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少许。西医诊断:过敏 性紫癜。证属脾阳不足,气血虚弱,统摄无权。治拟温中摄血。处方:伏龙肝68g、炙甘 草10g、白术9g附子3g、生地黄10g、炒黄芩10g、阿胶10g(烊化)、肉豆蔻10g、炮 姜10g、三七粉3g(冲服)、生地榆10g、丹皮10g。4剂后便血减少,小腿紫癜范围缩小 至lcm,诸证均有好转。原方加黄芪10g、女贞子10g、旱莲草10g,续服6剂痊愈,随 访1年未复发。 (3)鼻衄:张先强用加味黄土汤治疗寒证鼻衄5例。就诊前均多次使用西药止血 药、麻黄素棉条填塞鼻腔等措施,当时血止,但取出填塞物后又复出血。5例均曾服中药 清热降火类多帖,未见好转,实验室检查:WBC、出血时间及凝血时间均在正常范围内。 服3剂血止者3例,余2例服至5剂鼻衄止。 (4)崩漏:阎祥敏采用加味黄土汤治疗50例久漏不止者。50例病人全部经妇科检 查(其中5例患子宫肌瘤),确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全部用过止血消炎药物治疗,疗效 不好,改用加味黄土汤服药3剂治愈1例,lO一20剂治愈6例,22~30剂治愈11例,50— 70剂治愈19例,服药后有明显疗效9例,子宫肌瘤过大手术摘除3例,服药后无明显疗 效l例,有效率达92%。瞿忠灿以黄土汤加红参等,治疗脾阳虚为主要见证的崩漏2l 例,服药后血止,腹痛消失18例,无效3例。姚惕安运用加味黄土汤治疗崩漏,两年 来所治病例不下数十名,其疗效之著为其他方药所不及。洵美以黄土汤治疗更年期功 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每获良效.例:马某,女,45岁。经血非时而下.少则二几日,多则 月余,血量时多时少,每以凉血止血药取效于一时,但时逾3载,终未根治,颇以为苦。 此次阴道流血42天,量少色淡,兼见面部虚浮,色萎黄,掌心烦热,腹痛喜按,恶寒体 倦,舌淡少苔,脉沉弱。西医诊为更年期功能血病。证属脾阳虚衰,阴虚火旺,冲任不 固。治以黄土汤:附子lOg、焦白术12g、甘草6g生地30g、黄芩12g、灶心土lOOg (水煎、澄清,去土取汁煎上药),阿胶15g(烊化)。日1剂,服3剂血止,略减生地、黄 芩量,继进9剂。追访半年,月经正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