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大经典宋词精选鉴赏

 老刘tdrhg 2018-04-10

十大经典宋词精选鉴赏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此词也许是这十首中最缺乏文采,最朴实无华的。但确是感情最真挚的,千百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此感动得流泪。的确,作者把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成为了千年悼亡词之首,堪称千古绝唱。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青玉案 元夕(辛弃疾)

    此词是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作,上片都是场景烘托,最后一句才是关键,手法上颇象《破阵子》。此词表面写的是作者寻意中人,写出了她的忧愁,孤独。实际上此人就暗指作者自己,表达了自己孤独,壮志难酬的苦闷心理。全词含而不露,极富哲理,读来令人深思,是不可多得的好词。

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一剪梅(李清照)

    此词是宋词婉约派的名作,写的细腻深情,在写作手法上颇为人称道。该词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尤其是最后一句,既是对偶句,又浅白易懂,读之琅琅上 口,声韵和谐。极尽了相思之苦。历来为人所称道。词中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将其排到第八 应该没有争议。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这是辛弃疾豪放词的代表作,全词写的慷慨激昂,最后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写出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虞美人(李煜)

    这是作者的绝命词,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尤其是最后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恰当运用比喻,极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国破家忘的愁苦之情,遂成为了千古名句。

虞美人

【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雨霖铃(柳永)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 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但是此词在当代流传并不广泛,应不及同为婉约名作 的《鹊桥仙》。

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补之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此词通篇都写赏月。上片开头写词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首二句化用李白诗中“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句意,“青烟”指遮蔽月光的云影。夜空像茫茫碧海,无边无际;一轮明月穿过云层,像一面金镜飞上碧空,金色的光辉照亮了天上人间。“飞”字写乍见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处飞来,充满惊异欣喜之情。“永夜”三句,通过永夜、闲阶、凉露、寒蝉等物象,极写月夜的静寂清冷,描绘出一幅充满凉意的,悠长寂寞的中秋月夜图,烘托出词人的孤寂心境和万千感慨,流露出词人对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恋。

赵佶:宴山亭

北行见杏花 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这首词以杏花的美丽易得凋零,抒发作者的身世之感。帝王与俘虏两种生活的对比,使他唱出了家国沦亡的哀音。上片描绘杏花开放时的娇艳及遭受风雨摧残后的凋零。下片写离恨。抒发内心的故国之思。词中以花喻人,抒写真情实感。百折千回,悲凉哀婉。


晁补之:摸鱼儿·东皋寓居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湘浦。 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 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 无人独舞。 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儒冠曾把身误。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功名浪语。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此词为作者的代表作,作于晁氏贬谪回乡后居于东山“归去来园”时。词中不仅描写了园中胜景,而且抒发全词借议论抒怀,情真意挚、气势豪迈、连用典故而能流转自如、一气贯注。

陈克:菩萨蛮·绿芜墙绕青苔院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 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 

    本词赞美早春风光,提醒人们要及早游春赏春,不要 负大好时光。上片写早春景物的旖 可人,下片劝友人同游同赏同醉同乐。古人之诗词,很多以情趣见长,陈克的词,这首词就在恬淡幽静有春景中,衬托出闺妇闲适自得的情趣。词的上片写景,由墙到院,再由中庭到阶,写烘帘,从外向内,俱以深幽静谧为特征。词的下片进一步刻划静谧,写燕声、簸钱声,是以动衬静;杨花飘落,绿窗轻睡,是以静写动。本词写美人春日昼眠之景,刻画细致入微,环境烘托,气氛渲染却极为成功,前六句层层推进,最后两句轻轻一笔点题终篇,结构别致,很受推赏。画面的中心是那位春睡的少女,而作者所要表现的,可以说是一种悠闲自得的情趣。本词写美人春日昼眠之景,刻画细致入微,环境烘托,气氛渲染却极为成功,前六句层层推进,最后两句轻轻一笔点题终篇,结构别致,很受推赏。写燕声、簸钱声,是以动衬静;杨花飘落,绿窗轻睡,是以静写静。画面的中心是那位春睡的少女,而作者所要表现的,可以说是一种悠闲自得的情趣。全词流露出温雅闲丽,格韵极高的风格气质。

晁补之:汉宫春

潇洒江梅,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 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 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 惟是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 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
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空自倚地、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简析】

  长在茅舍疏篱下的野梅。它寂寞得很,就连燕子都不肯与它亲近;它又艰难得很,无情的风雪经常向它施加淫威。可它却就是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摧残。你看清如白练的小溪旁,疏影横斜,清香依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