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能想到吗?被明人奉为麒麟的“天鹿”竟然是长颈鹿?!

 老刘tdrhg 2018-04-10

你能想到吗?被明人奉为麒麟的“天鹿”竟然是长颈鹿?!

明 纳绣麒麟补子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明代麒麟按其造型可分数种,或作兽状,或作龙状,或作长颈鹿状。秦汉诸书所记,麒麟形态各异,然属仁兽、灵兽,后世又造牛生麒麟的传说。明人习于此说,也往往形诸笔端。黄瑜《双槐岁抄》直以「牛生麟」标目,其书卷十「牛生麟」条载:「以予所闻,成化甲辰,泗州牛生一麟,恠(怪)而杀之。人见其足如马蹄,黄毛中肉鳞隐起如半钱然。同时武陵田家牛亦生麟,头尾及足皆牛,但徧(遍)身生鳞,鳞缝中绿毛,茸茸然纤秀。方出胎,见铁坎倚壁,即往啮食,家人击杀之,其皮见存常德府库。弘治辛亥,蒲圻白水村邓荣家牛又生麟,大率类武陵者,不食而死。故荆吴间人言牛在水泽,云雾涟起,即有龙与交,因有此异。」

你能想到吗?被明人奉为麒麟的“天鹿”竟然是长颈鹿?!

《三才图会》中的麒麟形象 万历三十七年序刊本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

《大明会典》、《三才图会》中即绘有其形象,而前者又被取为图式,作为实物制作的蓝本。北京艺术博物馆藏纳绣麒麟补子、孔府旧藏蓝湖绉女官衣上所缀麒麟补子,经与《大明会典》对照,不难发现图式与实物之间的一致。龙状麒麟与长颈鹿状麒麟均为明代特有,孔府旧藏麒麟袍,及贺祈思藏品基金会藏麒麟补子,麒麟形象均作龙形蹄足,是明代麒麟为数不多的个例。长颈鹿状的麒麟,既见于徐俌墓所出补服,又见于明初的《瑞应麒麟图》。

你能想到吗?被明人奉为麒麟的“天鹿”竟然是长颈鹿?!

明 蓝湖绉女官衣(局部) 山东博物馆藏

你能想到吗?被明人奉为麒麟的“天鹿”竟然是长颈鹿?!

新用户注册《紫禁城》APP即可免费获赠2017年全年电子杂志

宋人对长颈鹿已有认知,时称驼牛,或名徂蜡。明代,长颈鹿又有祖剌法之异译。江苏刘家港天妃宫《通番事迹碑》和福建长乐《天妃灵应之记碑》皆载:「永乐十五年……阿丹国进麒麟,番名祖剌法。」费信《星槎胜览》记佐法儿国和天方国的物产也有祖剌法。祖剌法即长颈鹿,亦即明人所称作长颈鹿状的「麒麟」。徂蜡是祖剌法的省译,祖剌法为阿拉伯语zurafa的对译,本自波斯语zurnapa,意犹笛足,隐喻长颈鹿之足细而长。长颈鹿的汉译除来自阿拉伯语zurafa外,费瑯认为用以指称长颈鹿的「麒麟」一语,实则译自东非索马里语的东部方言giri或北部方言geri,两者意思均指长颈鹿而与汉语「麒麟」发音相近。

你能想到吗?被明人奉为麒麟的“天鹿”竟然是长颈鹿?!

明 四合如意云纹缎地圆领局部 徐俌墓出土 南京市博物馆藏

长颈鹿本非中国所产,明人称为「麒麟」的长颈鹿率由外国进贡或「和番」的使臣采买。永乐十二年(1414年),榜葛剌「遣使奉表来谢,贡麒麟及名马方物」;正统三年(1438年)又「贡麒麟,百官表贺,明年又入贡」。永乐十三年,麻林「遣使贡麒麟」。永乐十九年,中官周姓者从阿丹采购猫眼、珊瑚、大珠及麒麟等归国。宣德五年(1430年),使人从天方「市奇珍异宝及麒麟、狮子、驼鸡以归」。上述的麒麟,指的都是长颈鹿。其形象在马欢《瀛涯胜览》「阿丹国」条载:「麒麟,前二足高九尺余,后两足约高六尺,头抬颈长一丈六尺,首昂后低,人莫能骑。头上有两肉角,在耳边。牛尾鹿身,蹄有三跲,匾口。食粟、豆、面饼。」祝允明《野记》卷四称麒麟「身似鹿,灰色,微有文,颈特长,殆将二丈,望之如植竿,其首亦大概如羊,颇丑怪,绝非所谓麕身凤颈有许文采也」。谢肇淛《五杂组》卷九也说麒麟「其身全似鹿,但颈甚长,可三四尺耳。所谓麇身、牛尾、马蹄者近之,与今俗所画迥不类也」,并谓:「永乐中曾获麟,命工图画,传赐大臣。余尝于一故家得见之。」谢肇淛所见永乐时获麟所画的图当即《瑞应麒麟图》。

你能想到吗?被明人奉为麒麟的“天鹿”竟然是长颈鹿?!

明 沈庆(摹) 瑞应麒麟图 费城艺术博物馆藏

殊方异域进贡麒麟,使得明成祖龙颜大悦,翰林院修撰沈度作《瑞应麒麟颂》以纪其事,宫廷画师画下麒麟且将沈度之颂题写其上,遂成《瑞应麒麟图》。此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诗塘处题有序和颂。其序谓:「臣闻圣人有至仁之德,通乎幽明,则麒麟出。斯皆皇帝陛下与天同德,恩泽广被,致草木昆虫,飞潜动植之物,皆得生遂,故和气融结,降生麒麟。」其颂有云:「西南之陬,大海之浒,实生麒麟,形高丈五,麕身马蹄,肉角膴膴,文采烨煜,玄云紫雾,趾不践物,游必择土。舒舒徐徐,动循矩度。聆其和鸣,音叶钟吕。仁哉兹兽,旷古一遇。」《瑞应麒麟图》现存摹本众多,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藏有明代华亭沈庆摹本,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清代摹本,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清代陈璋摹本《榜葛剌进贡麒麟图》,而见于其他公私机构收藏的摹本尚为数不少。

你能想到吗?被明人奉为麒麟的“天鹿”竟然是长颈鹿?!

明 红地平金麒麟凤纹袍 山东博物馆藏

你能想到吗?被明人奉为麒麟的“天鹿”竟然是长颈鹿?!

明 大红盘金彩绣福寿如意纹麒麟袍(局部) 贺祈思藏品基金会藏

比照明代文献、实物、图像,纳纱天鹿图卷即造办处档案所称的「御题天鹿锦手卷」,揭取自《元人建章宫图》手卷包首,最初应是明代的麒麟补子,并非如乾隆御制诗中所说的宋代,也非如乾隆御制诗中所说的缂丝,称之为「天鹿锦」乃出于乾隆认知上的局限。出于对天鹿锦的钟爱,乾隆曾下旨大量仿制,并作为内府书画装裱用的包首,流入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明代麒麟补子就是这类包首中的一件。验诸文献与图像,明代麒麟的造型之一就是长颈鹿,而非「天鹿」。

你能想到吗?被明人奉为麒麟的“天鹿”竟然是长颈鹿?!

明纳纱天鹿图卷 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