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情山水 殚精求艺-记著名山水画家刘宝纯

 KobeChao 2018-04-10


钟情山水 殚精求艺

记著名山水画家刘宝纯

整理编缉_《当代国画》

文章来源_网络




刘宝纯《泉韵》82×54cm


刘宝纯先生尽管在艺术创作道路上耕耘了半个世纪并在山水画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他仍挥汗躬耕,日日挥毫求索不止。


刘宝纯《松景》72×48cm


溯及他的国画创作之路,可以清晰映现其执着而严肃的求艺历程。


从五十年代踏入艺坛,刘宝纯先生用十年之功,临摹大量古代名画,学传统但非追摹笔墨技法,而是去领略其神韵,感受其中艺术精髓,有目的地吸收,从而奠定个人坚实的传统艺术功底。


刘宝纯《清光犹为君》79×48cm


从1962年起,他游历大江南北,双脚踏遍祖国的山山水水,在其天然宗师泰山、黄河、大海间孕育浩瀚之气,积蕴蓬勃之机。1971年沿黄河写生,1972年沿海河写生,1973年沿淮河写生,1975年赴华山、天山写生,1976年沿长江写生。80年代后又到井冈山写生,到台湾作环岛写生,到日本写生,留稿百余幅。


刘宝纯《泰岱松泉》89×46cm


一路风尘,一路收获,坚实的写生融入清新洒脱的笔墨,刘宝纯先生的山水画逐步具备大家之风,为社会所认可。


刘宝纯《清逸图》67×65cm


刘宝纯先生的画作,以大气磅礴和昂扬的时代气息著称。像陈列于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国画《长松图》,陈列于中南海的《泰山松云》,以及本次展览的《黄河颂》、《蓬莱仙境》以及24幅通屏《日本四季风景》,无不为鸿篇巨制,令观者欣赏其气势,心仪其力度。画家自言是激情与创作欲共同碰撞后升发出的精气神助其不舍昼夜,全身心投入方绘成一幅幅大画。


刘宝纯《竹》135×66cm


刘先生讲:“作大画非常累人,有很多次,为了保持创作思路的连贯性,须通宵达旦‘作战’。画完成了,人也病倒了。要创作出感人的艺术精品,不付出代价是不行的。”听着画家的告白,返观悬满美术馆四壁的精致画作,记者体味到其成功的深层意蕴,真切理解他“千斤破四两”的画外功夫。


刘宝纯《泰岱松风》135×68cm


身为画家,为中国画在海外传播所做的努力也是相当显著的。近几年来,他数次去日本办展、写生,1994年,又应邀访美三个月,举办画展和讲学,被美国休斯顿大学、帕沙迪娜艺术中心聘为客座教授。通过交流,即将国画介绍给国外艺术家、观众,让更多人了解自己民族的艺术,又汲取了对方长处,丰富了阅历与创作题材。


刘宝纯《泰山》86×42cm


近年来,刘先生逐渐将创作题材由山水拓延至花鸟。他常画一些花鸟小品,竹子、梅花都是他喜爱的题材。这犹如惊涛拍岸之隙的小憩,是画家体会恬淡闲适心态的一种方式。或竹、或石,些许文人画的风韵,透出别致的逸趣。另外,其新作中也在探索新的技法、表现形式,在用线用色、用水、用墨上做着不懈的探索。


刘宝纯《春潮》68×45cm


刘宝纯先生出生于胶东荣成的铁槎山下,家乡的海与山多少年来澎湃于画家的胸中,给他力量。家乡的山与水期盼着他的新成,家乡的人们等待他未来的佳音。









整理编缉_夕月慕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