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氏百科大辞典》文艺类辞条选读——郑燮

 昵称10079158 2018-04-10


萧乾明    x15973116633

林净寰    ljh13875979186



zheng xie

    郑   燮


郑燮 (1693~1765)   ,中国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人称“三绝”。

 

生平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于贫寒士子家庭。幼年丧母, 少年时从学于乡先辈陆震。20余岁童试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乡试中举人,乾隆元年(1736)中进士。七年出任山东范县知县。一年后调任潍县。 十三年,乾隆皇帝弘历东巡至泰山,封他为书画史。十八年因岁饥为民请赈得罪大吏而罢官。他书画上常用的印章印文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乾隆东封书画史”,“七品官耳”等,可说是其生平的纪实。


郑燮为政有干才,痛恨官场腐败作风,同情底层百姓。在潍县任上的头两年,适逢山东大灾荒,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痛景象,郑燮采取应急措施,不及申报上司批准,便动用官仓粮食借贷给饥民; 秋后灾情仍重,他又焚烧了所有贷券,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修城凿池,招徕远近灾民赴工就食;责令邑中大户开厂煮粥和积粟之家平粜囤粮,使饥民得以度过灾荒。他这些奉公为民的措施,触犯了豪绅富户和腐朽官吏的利益,被污罢职。他离开潍县时,囊橐萧然,仅有图书数卷,百姓痛惜挽留,甚至为他立了生祠。


他性格旷达,不拘小节,喜高谈阔论,臧否人物。当时即被人称为“狂”和 “怪”。罢官后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艺术思想    郑燮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影响,要求自己“第一要明理作个好人”,出仕作官,要“立功天地,字养生民”。在文学创作上也主张“理必归于圣贤,文必切于日用”,“作主子文章,不可作奴才文章”。他的诗歌,有很多描绘了穷苦人民生活,揭露富豪和胥吏的残暴贪婪。 在绘画和书法上,他深感“以区区笔墨供人玩好”是可耻的“俗事”,而提出: “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创作中尽力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伦理道德的教育意义。


 对待传统和前人成法,主张“学一半,撇一半”,“师其意不在迹象间”,即“不泥古法, 不执己见,惟活而已”,重视自己的创造性,“不肯从人俯仰”。


他十分注重对自然的直接观察,以真切的感受来萌发画意。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主张“胸无成竹”的创作方法, 指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联系和区别,详尽叙述了从观察感受、构思酝酿,到落笔定型的创作过程,见解独到,为前人所未道。


他的许多创作感受与经验体会,见之于题跋、题诗,如“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等,都是很有价值的美学观点。

 

          


艺术创作    郑燮专长于画兰、竹、石、松、菊等,偶亦写梅,笔法直接取法石涛,又多从徐渭、高其佩等画家中得其意。剪裁构图崇尚简洁,笔情纵逸,随意挥洒,苍劲豪迈。其题材虽然局限于传统的文人画“四君子”范围, 但通过题诗、题跋寓社会伦理教育于画中,能时出新意。如«墨竹图»题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荆棘丛兰图»跋云: “满幅皆君子,其后以棘终之,何也?盖君子能纳小人,无小人亦不能成君子,故棘中之兰,其花更硕茂矣。”«柱石图»题诗云:“谁与荒斋伴寂寥,一枝柱石上云霄。挺然直是陶元亮, 五斗何能折我腰。”

        


其书法以画法入笔, 杂用篆、隶、行、楷,折中行书和隶书之间,自称“六分半书”。纵横错落,整整斜斜,如乱石铺街,不落前人窠臼,别具一番韵味,后人多称为板桥体。


其诗,如《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悍吏》、《私刑恶》《逃荒行》、《还家行》、《孤儿行》、《姑恶》等篇反映社会黑暗,同情人民疾苦,富有现实意义。《悍吏》、《私刑恶》、《逃荒行》、《姑恶》尤为深刻、触目惊心。《悍吏》中写道:“豺狼到处无虚过,不断人喉抉人目。”其他诗如《扬州》、《绍兴》、《燕京杂诗》(其一)、《自遣》、《游焦山》、《野老》等也能自抒所见,表现率真性情。大量题画诗都有寄托。其诗的特点是,不傍古人,多用白描,明白流畅,通俗易懂。


其词多写景状物及酬赠之作,亦有佳篇。如《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瑞鹤仙·渔家》、《瑞鹤仙·田家》等,多写百姓疾苦,语言风格接近他的诗作。


其散文风格真率自然、富有风趣,《家书》传诵尤广。

有《板桥全集》存世。     

 

 (杨  新、曾扬华、萧乾明、林净寰)

 

编辑:林净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