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寻中国近代建筑之33——怡和洋行(二)两位创始人

 网罗天津卫 2018-04-10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怡和洋行的两位创始人。威廉·渣甸,1784年生于苏格兰邓弗里斯郡1800年,进入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学习解剖学、临床和产科学课程。1802年毕业后,年仅18岁的渣甸加入了东印度公司,成为该公司“布伦瑞克号”商船上进行海上服务的外科医生,直到1814当时在东印度公司商船上服务的雇员,每人可以利用货舱携带自己的箱或大约一百英镑货物。聪明的渣甸充分利用这一条件,行医之余自行经商。1816年,回到伦敦后,渣甸已经成为著名的商人。1819年,渣甸离开东印度公司,自立门户,先是成为孟买几小商行的代理商和小股东,1825年在广州加入了历史悠久的麦尼克行,并受到麦尼克行继承人霍灵沃斯·麦尼克的赏识,成为洋行的合伙人。

 

詹姆斯·孖地臣,1796年生于苏格兰色得兰郡。毕业于爱丁堡大学曾到伦敦学习经商。1813年到加尔各答,在他叔父麦金吐公司工作。1818年初至广州,任职于西班牙、丹麦商行。1823年乘西班牙商船在中国沿海进行鸦片走私。并作四百英里长途侦查旅行。1827年在澳门办《广州纪事报》Canton Register,这是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第一家英文报纸

18205月,二人相识。渣甸邀请孖地臣组建一个专门从事中国贸易的企业。经过长时间的酝酿筹备,183271日,怡和洋行在广州成立,渣甸、孖地臣是主要合伙人,次要合伙人有霍灵沃斯·麦尼克、亚历山大·孖地臣、托马斯·比尔等人,取中文名“怡和”,含有“快乐融洽”之意,洋行主要买卖鸦片、茶叶和其他货物。东印度公司的垄断地位丧失后,怡和洋行迅速抓住机会,填补东印度公司留下的真空。怡和洋行从印度走私鸦片到中国,从菲律宾进口香料和糖,从中国进口茶叶和丝绸到英国,处理货物包装和货物保险,出租船坞和仓库,贸易金融和其他众多商业贸易活动渣甸和孖地臣不满足于在广州一带销售鸦片,他们雇佣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Charles Gutzlaff,郭士立_360百科1833年在广州创办和主编《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这是中国本土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1842年8月参与签订《南京条》,是英方三位翻译之一。)沿海北上,直到渤海湾,贩运鸦片。

鸦片的大量输入日益引起了清朝统治阶层的警觉,禁烟之声风起云涌。渣甸安排孖地臣回国去说服政府对中国采取强硬行动,但傲慢的孖地臣令英国外相威灵顿公爵十分不满,1838年,渣甸安排孖地臣回到亚洲,自己亲自出马进言政府1840年,带着有数百名在亚洲和英国的英国商人签名的请愿书,渣甸成功地说服国会对中国发动战争,制定详细的战争计划、战略地图、战争策略、保障和政治需要,甚至军队和军舰的补给。这份详细的侵华计划被称为“渣甸计划”,其中渣甸强调要完全补偿林则徐没收的20,000箱鸦片,要求开放更多的中国港口进行贸易,诸如福州、宁波和上海。渣甸还建议有必要占领广州附近的一个岛屿或港口,并明确指出最理想的地方就是香港。这份计划中,渣甸清楚表明他所认为完成以上目标需要的足够的海军和陆军数量。他还提供了该地区的地图和海图。怡和洋行在禁烟运动中损失最大,但依靠渣甸的外交手腕,怡和洋行在鸦片战争后一跃成为英国在东亚最大的贸易公司,渣甸众望所归当选为英国国会议员,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涉足政坛1843年初,渣甸在英去世。渣甸去世他的侄子大卫和安德鲁继续帮助孖地臣经营怡和洋行。同年,孖地臣当选下院议员,将公司移至香港,逐渐淡出怡和洋行的管理层。1846年被封为爵士。1851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878去世

孖地臣退休后,经理的职位交给大卫·渣甸,此后渣甸家族一直控制着怡和洋行的大权。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鸦片贸易合法化,洋行之间的竞争呈现白热化,怡和洋行逐步放弃对华鸦片贸易,投资趋向航运、铁路、矿山、金融保险1863年,怡和洋行买入了广州黄埔的柯拜船坞和香港的阿伯丁船坞,组织了香港黄埔船坞有限公司,不仅限于修船、造船业务,而且兼营机器、锅炉和铁路器材的制造。怡和控制的天星轮渡公司垄断了香港岛与九龙之间的轮渡交通。1872年在上海设立公和祥码头公司,1883年吞并了老宁波码头,1890年又吞并了浦东码头。1873开设香港火险公司,1876年在上海兴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中国第一条铁路_360问答  https://wenda.so.com/q/14140145527270721882正式成立怡和轮船公司,并在香港、上海等地设立码头、仓库等,九龙仓库高六层,备有先进的升降机和起重器,储存量可达七十五万吨,还建有保存贵重物品的保险库房。以后通过清内务府和李鸿章等关系,以中关税作保证,在伦敦筹集资金对中国发放各种借款。《马关条约》签订后,在上海筹建怡和棉纺厂。1898汇丰银行合资设立中英银公司,先后贷款建造京沈沪宁沪杭甬、广九等铁路,控制近代中国的铁路投资,又赞助英商投资矿业,怡和长期把持着唐山开滦、河南焦作两地煤矿的设备、材料供应。1902在上海开设怡和冷气堆栈。1906年,怡和洋行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1907年在上海创立怡和打包厂。1912年以后,怡和的公司总部迁往上海。民国初年的政治混乱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未对怡和造成太多影响。1923创立怡和机器有限公司,在杨树浦设立工厂,经营机器进口业务。1930在上海设立怡和麦酒酿造厂。如果说在十九世纪中期,怡和还是一个单纯的以进出口业务为主的商业机构的话,那么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怡和洋行,已经成为垄断许多经济部门的大托拉斯。

抗日战争前,除上海、香港外、怡和在汉口和天津的分支机构规模也很大。其他在华分支机构分布在青岛、广州、汕头、福州、长沙、台北、昆明、厦门、北平和长江沿岸港口镇江、南京、芜湖、九江、宜昌、沙市和重庆。怡和的核心组织位于英国伦敦,龙巴德街(Lombard Street)三号,正式的名称是“孖地臣股份有限公司”。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除重庆、昆明以外各地所有分支机构。1949年后,怡和在中国大陆的大部分资产及生意被收归国有。怡和大班约翰·盖西克仓皇出逃,临走之前召开了各地分支机构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会上,盖西克垂头丧气的说:“看来,我们的好日子是过去了。将来从香港和中国大陆打交道,怕是不能按着我们的老规矩办事了。”1951年,留守的怡和员工拿到出境许可证,1954年,有关怡和同意将资产转让以偿付债务的谈判终于结束,怡和在中国国内最后一家办事处亦被迫关闭,公司总部迁回香港,横行120余年的怡和洋行终于退出了中国大陆。 

 

 

 

 

上海:

探寻中国近代建筑之33——怡和洋行(二)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上海成为第一批开埠通商的城市,首任领事巴富尔抵沪的同时也带来了在广州经营已久的数家英资洋行,怡和洋行就是其中之一。1843年,怡和洋行在紧邻英国领事馆的地段成立了上海办事处。1845年,《上海土地章程》公布后,怡和洋行买下了位于李家庄的土地,继英商宝顺洋行、英侨麦都思后第三个取得了上海租地道契。怡和洋行登记的租地时间为184411月,租地面积为18.694亩。在这批取得道契的洋行中,怡和洋行第一个办理了土地证。

怡和洋行在这块土地上建起了一座二层双开间的英国乡村风格建筑。1861年,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怡和拆除了旧屋,盖起了一座二层新楼。第二代怡和洋行为外廊式风格,主入口面街,设突出的门廊,上面设阳台,四面坡屋顶上竖有很多壁炉烟囱。洋行还采用了一位广东籍买办的意见,在门前的草坪上立了一尊“天官”石像,有祈求赐福之意。

进入二十世纪后,早期的建筑已经无法与怡和洋行之王”的地位相匹配,上海又是怡和洋行的总部所在地,更加需要一座体面的建筑作为怡和的旗舰。1920年,由马海洋行的英籍设计师思金生设计,华商裕泰营造厂承建的第三代怡和洋行大楼正式竣工。大楼占地2100平米,建筑面积14300平米,钢混结构,古典主义风格建筑。部分外墙采用了刻有横向凹槽的粗糙石块,显得坚固稳重。主入口是两扇包钢大门,拱门高两层,两侧各开四个同样高度的拱窗。三至五层内嵌四棵粗壮的科林斯石柱,柱间整齐的排列着窗户,三层窗户上方做断裂式山花。柱底部外侧围绕石质护栏,作为大阳台。建筑横跨滇池路和北京东路沿外滩的街区,北京东路转角处另设有次入口,立面造型与主立面相似,只是入口是单层的高度,由于空间的原因,贯通三至五层的立柱只有两棵。大楼底层和四壁用大理石铺砌,楼上直廊为马赛克地面,办公室内铺细木工板。大楼所用钢材均系美国屈鲁司康公司产品,冷热水系统由上海水暖工程公司承包。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怡和洋行由日本三井洋行接管,1946年复业后,经营大不如前,楼内大部分房屋外租。怡和撤离中国后,大楼由上海市房地产局接管,并交由十外贸局使用至今。1983年,使用单位在原建筑基础上又加盖了两层。1989年,建筑被列为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

 

 

 

天津:

探寻中国近代建筑之33——怡和洋行(二)

探寻中国近代建筑之33——怡和洋行(二)

在开埠之前,天津县城的北门外和东门外就已经出现了专卖洋货的“洋货街”。不过这些商品大多数是由从东南沿海转运到天津。除了几家经营鸦片的外国商号外,天津尚未建立起正式的商业机构。天津开埠后,一些英资洋行跟随联军来到这里,其中就包括怡和洋行的代表麦克利恩(H.C.Maciea)。1867年,怡和洋行在紫竹林码头的河坝道6号设立了天津分行,业务以代理船运为主,主航津沪航线。后来,怡和天津分行逐渐垄断了华北地区土特产品的收购、贩运、销售等出口全过程。天津怡和洋行有自己的打包厂、生产加工车间、仓库而且还有自己的船坞码头。抗战前,怡和的船队拥有三十余艘大型船舶,除经营津沪航线外,还经营天津至广州航线,天津怡和洋行陆续增设了进口部、出口部,加上原有的航运部,形成了独立完整的经营和管理机构。

由于主营航运的缘故,码头和货栈显然要比办公楼重要得多,所以风光无限的天津怡和洋行一直也没有一处像样的办公地点。1920年,怡和洋行大楼在英租界维多利亚修建。大楼为二层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达2861平方米。主入口呈古典主义风格,巨大的门厅由两棵科林斯石柱支撑,檐口上方置小山墙。两窗之间设方壁柱,外墙采用灰色麻石贴面。整座建筑虽然不高,但在当时解放北路上却是独树一帜。如今解放北路上鳞次栉比、气势恢宏的银行大楼多兴建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都晚于怡和洋行大楼。当年怡和洋行的进口部、出口部、轮船部、机械部、木材部等管理机构均在楼内办公。大楼竣工后,垂直于维多利亚道紧贴洋行转角处的一条道路被命名为怡和道,路名一直沿用到解放后,如今的名称是大连道。1952年,天津分行关闭。旧址位于今解放北路157号。

除这座办公大楼外,天津分行还在办公楼后面的海河沿岸建设了仓库。以便于怡和洋行的货物运送、储存。这个院落建筑面积约1万平米,呈长方形,周围环绕五座独立的四层楼库,楼与楼之间有楼梯相连接。仓库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设计,十分坚固,经受住了1976年唐山地震的考验。仓库还配备了先进的消防喷淋设备,防备火灾。1949年,华北贸易服务总社接管了仓库,成为天津百货采购供应站的仓库,50年代,又成为天津文化用品采购供应站的仓库。如今怡和仓库已经改造为“6号院”创意产业艺术区(因位于台儿庄路6号,得名),成为天津首家高端文化创意产业园。

探寻中国近代建筑之33——怡和洋行(二)

探寻中国近代建筑之33——怡和洋行(二)

仓库对面的海河堤坝就是当年赫赫有名的怡和码头,它是怡和洋行在天津办公、仓储、运输一条龙服务的重要环节,昔日码头的喧嚣已经不复存在,但坐在海河边的石凳上,注视着河水东流入海,还是让我不禁想起1931年的一个黑夜,爱新觉罗·溥仪在这里登上快船,去东北“执掌”伪满洲国的那一幕。

 

 

 

 

汉口:

 

在宏大、华丽的汉口汇丰银行旧址北侧,矗立着一座并不起眼的二层小楼。小楼是典型的英式风格,四坡屋顶,四面环绕外廊,一层平廊,二层拱廊。它用一双朴素的眼睛眺望着滚滚东逝的长江水。与旁边的汇丰大楼相比,它是那样的平淡甚至很容易让人忽略,但若论在近代中国的影响力它却似毫不亚于隔壁的银行之王——汇丰银行。这里就是怡和洋行汉口分行的旧址。

探寻中国近代建筑之33——怡和洋行(二)

1862年,怡和洋行在汉口设立分行,初期在汉的业务和天津相似,也是航运业。洋行拥有两条趸船,一条名叫“汉口”,一条叫“汉阳”,另外有三艘轮船,分别是源和、昌和、吉和,这些船行驶在汉口——上海,汉口——长沙,汉口——宜昌的航线。到清末民初,除航运业外,汉口分行还涉足保险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公共事业等,洋行内设立进口部和出口部,倾销西方商品,采购当地土特产和矿产原料。

杜百里是怡和汉口分行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位大班。在他的策划下,怡和在汉口的房地产业风起云涌。杜百里最大的梦想就是在汉口英租界外另行建立他的怡和租界。1919年,他在俄租界内购地1000平米,建起了27栋三层高的洋楼,属巴洛克风格。这些楼房位于今黎黄陂路一侧的珞珈碑路上,供当时在汉的各大洋行高级职员携家眷租赁居住,算得上是高档的住宅。此外,杜百里还在胜利街建造了一批住宅。1920年,杜百里在西商跑马场西北方向购地9.9万平米,将这片荒地建设成一片别墅区,并命名为怡和村。内有花园一处和洋楼十多栋,风格各异。这里远离喧闹的市区和潮湿的江边,非常适合居住。居住在这里的人大多是洋行的头面人物和领事官员和,为方便这些人的出入,怡和洋行还专门修建了一条马路,取名渣甸路,从怡和村直接通往租界区。如今渣甸路已经更名为解放公园路,原来的别墅现在也成为了机关宿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