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六章六经病

 雪斌158 2018-04-10


◎太阳

◎阳明

1.阳明篇:谵语,便秘→大承气汤。无便秘→白虎汤,白虎加参汤。

脑膜炎→白虎汤,白虎加参汤。

阳明痉病→大承气汤→泻热。

痉病→栝蒌桂枝汤,桂枝葛根汤。

白虎汤,竹叶石膏汤:治阳明病。

葛根汤+大黄:治便秘。

小青龙汤:治便秘。

痛加大黄,百试百验。

2.「蓄血」证,可见以下症状:

其人如狂,发狂。

其人喜忘(善忘)。

少腹拘急,当硬满痛。少腹有压硬痛。(重压脐下,腹直肌会反弹,抗手)。

=>桃核承气汤,桂枝茯苓丸。

大便色黑,胶粘反易出。与吃猪血(褐色)之便要分别。

小便自利。

-若小便不利→蓄水证→五苓汤,猪苓汤。

-虚劳亦会小便不利,少腹拘急,腰痛,腹胀→肾气丸。

-若发黄、便秘、小便不利→湿热→茵陈蒿汤。

-脸色黄→栀子柏皮汤。

消谷善饥(如:胃出血,内出血)。

脉沉结(即牢脉):沉而极有力。

面色黧黑(青黄色):如尿毒症。头椎下陷。脊椎僵硬。

3.M.C.来发脾气→小柴胡汤,逍遥散,加味逍遥散。若M.C.爱来不来→活血化瘀。

热入血室与MC有关,MC一来情绪不稳:小柴胡汤,加味逍遥散。

MC爱来不来:桂枝茯苓丸,抵挡汤下瘀血。

◎少阳

1.高烧不退,往来寒热,下肢水肿,结膜炎,淋巴结肿大,可以少阳病治疗。

治法:活血化瘀,散结,软坚,溃坚。

方药:小柴胡汤+远志+连翘+天花粉+浙贝。

散结:用瓜篓仁,青皮,枳实枳壳,夏枯草(甲状腺肿),何首乌,元参。

软坚:牡蛎(牡蛎泽泻汤),海藻,昆布,鳖甲。

溃坚:穿山甲,地龙(窜性)。

2.两侧颈部,腋窝,鼠膝部之淋巴结肿:少阳经部位。

处方:小柴胡汤去大枣加牡蛎,花粉,夏枯草,青皮,贝母。

加穿山甲(溃坚,亦治白血病)。

加海藻,昆布,海带(软坚)。

◎太阴

1.太阴病,腹痛,桂枝加芍药汤。

大实痛,桂枝加芍药大黄汤。

大黄、芍药可致泻,乃因可使肠蠕动增加而致泻。

而附子汤、真武汤中使用芍药,因附子大热,可为止痛剂。

芍药酸寒,可为肌肉松弛剂。

茯苓渗湿。

白术利湿。

◎少阴

1.少阴咽喉疼痛→桔梗汤,甘草汤,猪肤汤。

◎厥阴

△营卫气血病:

1.气分病:竹叶石膏汤,竹叶玉女煎,柴胡亦入气分。

(口渴):气分病→口渴→白虎汤,白虎加参汤,竹叶石膏汤。

血分病→不口渴→清营汤。

2.热入血分,鼻衄→犀角地黄汤+白茅根+元参+仙鹤草,或喝莲藕汁。

血分病(斑疹):用麻杏甘石汤,白虎汤,玉女煎,消风散加丹参,牡丹皮,

(不渴)荆芥,紫草,连翘。

3.清营汤,安宫牛黄汤亦可

斑:块状。疹:点状。

热伤血络,吐血:三黄泻心汤,柏叶汤。

热伤阴络,便血。

■第十七章病例

1.游姓患者,十几年前开刀后,一直腹胀水肿,脚肿。

处方:香砂六君子汤+胃苓汤+七味白术散。

水肿→仲景所言之水气病→枳术丸→气分肿。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气分肿。

2.咳嗽→脾,肺,胃有关。

燥咳→润肺→贝母,沙参。

3.降逆→旋覆代赭石汤,半夏,陈皮,杏仁。

噫气,嗳气,哕:旋覆代赭石汤治噫气不除,亦可治呃逆,可降逆,镇逆。

小女孩,出生八个月,每天喷射式呕吐一直到十八个月,西医诊断贲门狭窄,要开刀。

处方:旋覆代赭石汤+芍药甘草汤。

4.尿道狭窄非B.P.H.,+车前子,牛膝,木香,乌药,冬葵子+五苓散+济生肾气+猪苓汤。

5.九十几岁老先生,头发乌黑,看起来很年轻,养生之道→每天吃猪皮(含胶质)。

骨质疏松症→可常吃猪皮有修补作用。注:可能与阿胶同功用。

6.晚上睡不着→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百合。

7.老先生,小女孩嘴角歪→小柴胡汤。

8.M.C.来,胁胀→小柴胡汤,逍遥散。

9.SLE,高烧至39℃,22岁女性,一直在吃STEROID,吃了十几年→用玉女煎+仙鹤草+连翘(抗VIRUS),内服以当归四逆汤来处理,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