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相和》教学难点突破设计

 GXF360 2018-04-10

《将相和》以廉颇蔺相如矛盾为背景,教学难点是弄清故事之间的联系,找出故事的前因后果。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难点突破时,先给学生展示故事背景信息,让学生建立难点突破认知基础;然后对三个故事的内质联系进行因果分析,展开难点突破推演;最后是针对性赏析,促使学生形成难点突破认知。

一、背景展示法,建立难点突破基础

《将相和》由三个故事组成,“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学生对几个故事的历史背景缺少基本了解。教师不妨利用多媒体对相关信息展开集中展示,或者发动学生利用手中教辅材料,查阅相关信息,以建立学习相关故事的基础认知,也为难点突破创造条件。

“完璧归赵”讲述的是蔺相如智斗秦始皇的故事,利用其智慧不仅让“和氏璧”安全回归,还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影视片段,引导学生观看,给学生带来更多直观感知机会。“渑池之会”讲述的是赵王和秦王在渑池见面的故事,又是蔺相如以命相拼,逼迫秦王妥协。教师展示相关动画视频,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负荆请罪”是蔺相如和廉颇的矛盾集中爆发,蔺相如的宽宏大度感动了廉颇,最后才有廉颇的负荆请罪。学生对相关故事情节有了一定了解,教师让学生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示出来。

几个故事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学生需要先掌握每一个故事情节,这样才能为后面的思维操作创造条件。小学生思维比较单纯,对故事情节有特殊兴趣,教师从故事情节讲述入手,让学生讲述故事,这个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结构梳理法,实施难点突破推演

文本共讲述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这是教师需要给学生交代清楚的。前面两个故事展示的是蔺相如的智勇表现,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功劳是非常突出的,自然受到了赵王的厚待,坐上了上卿的官职,职位高过了廉颇。这样才引起了廉颇的不满。故事因果关系弄清之后,也给学生学习带来清晰认知。

学生经过梳理文本结构,顺利理清了几个制约关系。第一个,“完璧归赵”是“渑池之会”的原因,“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结果;“渑池之会”是“负荆请罪”的原因,“负荆请罪”是“渑池之会”的结果。第二个,蔺相如在第一个故事表现了超人的智慧,在第二个故事中表现了过人的胆识,所以才有第三个故事中的宽宏大量,这也是一个因果关系。学生对整个结构进行了梳理,找出了内在的联系,也逐步实现了难点的突破。

教师帮助学生理清了文本内质联系,找到了前因也明确了后果,帮助学生逐渐掌握人物性格特征,也为文本学习难点突破规划了清晰路线。教师能够与学生一起展开情节梳理,学生学习思维才能得到有效激发,完成难点突破才成为可能。

三、语言赏析法,形成难点突破认知

语言赏析是语文教学重点内容,在难点突破教学中,语言赏析可以给出更多助力支持。教师通过对经典片段展开欣赏感知,学生会深度体会文本内涵,对文本人物也有更深刻的认知。语言赏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到文本核心,还可以促使学生良好语用意识的形成。

教师让学生找出经典的描写片段,并展开赏析活动,给出引导和要求:课文中有不少人物描写非常经典,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找出一处来进行赏析,体会这些描写对人物的刻画作用。有学生找到这样一句:“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蔺相如用一个小借口,将“和氏璧”拿到手中,充分展现了蔺相如的超群智慧。也有学生这样赏析:“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这段描写属于行动描写,也属于细节描写。表现了蔺相如的心机缜密和过人勇气,敢于在强大的秦王面前耍花招。还有学生找到这一句:“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这句话是说给廉颇听的,表现了蔺相如的顾大局、识大体的高贵品质,也是引发廉颇负荆请罪的直接原因。教师对学生个性表现给出积极评价,促使学生对人物理解认知更深刻。

语言赏析不需要有太专业的知识,教师给出基本的赏析思路,学生便可以理顺赏析内容。先找出赏析语段,然后说说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方法,达到什么样的表达目的,这样便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赏析操作。

教学难点突破有不同渠道和方式,教师利用多种信息整合文本内容,让学生对故事内质联系有清晰把握,并通过因果关系的推演梳理,帮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内容核心,真正实现难点的突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