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袋艾灸百科

 艾灸978 2018-04-10
(1)肺热粉刺,胃热粉刺与血热粉刺:三者均属热证,但前二者为气分热,后者为血分热。前二者皮疹表现基本一致。但肺热粉刺以鼻周多见,胃热粉刺以口周多见,另外二者病因病机与兼症亦不同,肺热粉刺多因肺经有热,加之外受风邪,使肺热郁积肌肤不得宣泄而致,故有口鼻干燥,苔薄肿浮等症。而胃热粉刺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使阳明热结,脾胃积热,郁于肌肤所致,常有多食,口臭,恶热,口渴喜冷饮,大便燥结等症状。血热粉刺多因情志内伤,气分郁滞,郁久化热,热伏营血而发。以颜面散在红丘疹,口鼻周围及两眉间多见,面颊常伴有毛细血管扩张,面部潮红为鉴别要点。
(2)毒热粉刺与湿毒血瘀粉刺:二者均与感受邪毒有关,但毒热粉刺以毒热为主,多因肺胃蕴热上蒸,复感外界毒邪,致使毒热互结,蕴于肌肤、腠理之间所致。以面部散在丘疹和小脓疱为主,周围常有红晕,自觉疼痛,严重时可红热肿痛,伴有发热,舌红苔黄燥,脉滑数为鉴别要点。湿毒血瘀粉刺多因素体蕴湿,郁于肌肤,复感外界毒邪,湿毒凝聚,阻滞经络而成,除丘疹,脓疮外,常以结节囊肿为主,皮肤出油较多,治愈后常留有疤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