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探员:Roy 多年前曾有机会落脚深圳打拼,后因事未能成行。而今欣悉前同事回深圳踏上大好前程,诚邀小弟前去共聚,顺道一探当地食店。 深圳到底有没有值得回味的美食?这貌似是一道难题。有人说它没有沉淀和底蕴,连吃喝也缺乏属地个性的标签;亦有人说它开放融合、包罗万有,大都市不乏形形色色的美食汇聚;加之跃出越来越多的美食媒体,千篇一律堆砌营销赞文,浮于表面的食评,更使人对深圳诸多美食难下定论。 出发前做了一点功课,选了一家有名堂的餐厅,名曰“靠得住”,是2000年开业于香港的粥店,后被太兴集团收购为连锁,在广州和深圳各有分店。 资料显示,靠得住赖以成名的是与别处不同的粥底:选取多种鱼类经过4小时熬煮而成。它在香港湾仔的总店自2011年起,更是连续7年被选为米其林推介食肆,受到蔡澜等名人力荐。 不过,米其林称号通常都只是授予一家特定的餐厅,同品牌的其它分店并不意味着一定出类拔萃。进驻深圳万象城的靠得住分店,出品质量能否与香港的米其林店看齐,还待品评。 深圳靠得住有镇店三宝:黄沙猪肝粥、咸肉粽、净云吞,但香港分店的三宝却是黄沙猪肝粥、咸肉粽以及凉拌鲩鱼皮,其中云吞与鱼皮的互换,不知是否根据不同地域的人群口味作出了调整? 本想下单俗称“心肝宝贝”的猪肝 元贝招牌至尊粥,但42元的标价实在有点揦脷(昂贵),于是改为黄沙猪肝粥。 店家以老火鱼汤作粥胆,加入猪肝生滚而成。粥体乍看米花稀散,但一勺入口,马上扭转刚才的误解认知:米粒开花与粥水融合出丝滑胶质感,估计应是调和了两款以上的米种,既保持了细腻柔润,又不过于黏口拖沓。 老火鱼汤粥 生滚食材的神韵在这里得以体现:多种鲜鱼赋予了粥水浓郁鱼香,腥味也已尽去,再有猪肝的甘香叠加,鲜中带甜,味道层次丰富。 碗内猪肝厚薄适中,熟度恰好,但未至爽脆,偶尔还会有一块未去净筋膜。 把咸肉粽作为菜单头牌之一,印象中好像只有靠得住。以糯米和绿豆按三七比例制粽,豆蓉软糯清香,但较易松散,若糯米比例适当增加会更好。 五花腩释出适量猪油的润香,肉质却是偏硬,五香粉味略重。此粽从入口味道、材料搭配来说尚属良好,但被报章标榜为“全港最正的咸肉粽”,则实乃过誉。坊间比它性价比更高的咸肉粽不在少数。 再来港式云吞面。银丝幼面爽滑有韧度,一些食客评论说碱味过重,我则觉得走碱得当。汤头估计有罗汉果的加入,汤味偏甜;不见虾籽,大地鱼味略重,放凉后微腥。云吞内有虾仁及肥瘦猪肉作馅,食感尚好。至于一碗细蓉定价33元,我只能说且吃且珍惜吧。 蚬蚧鲮鱼球鱼味清鲜,肉质弹牙,内有陈皮去腥提味; 韭王鲜虾肠则是纯粹没吃饱而加点,粉皮透薄、虾肉微甜,较为对版。 午时12点半离店,发现门口候餐人龙渐长,白领居多。谈及出品成色,个人认为并无硬伤,大致收货,还算“靠得住”。 一顿粥粉面简餐,155元埋单,对于精打细算的食客而言,略显昂贵,并非“饭堂打卡”首选。 不过,开在深圳最大型的shopping mall内,“既要老婆靓,又想利是平”,商家也会说句“臣妾做不到”啦。 觅食Tips:
|
|
来自: wangly0611 > 《深圳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