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溃疡会癌变吗?如果恶变会有哪些信号?

 博览众长123 2018-04-11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而得名,其约占消化道溃疡的99%。

消化性溃疡为一种常见的良性疾病,呈世界性分布。有资料统计,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青壮年,胃溃疡的发病年龄较晚,平均较十二指肠溃疡晚10 年左右,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约为胃溃疡的3 倍。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尚不完全明了,比较明确的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以及胃酸分泌过多。遗传因素、心理和情绪波动、饮食的无规律性、嗜食零食、吸烟、饮酒、地理环境和气候以及肺气肿和乙肝等慢性疾病也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相关。

一、消化道溃疡大部分可治愈

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大部分可治愈;约10%-15%的人并无症状发作,而多数患者具有典型临床表现,即:慢性、秋冬和冬春之交周期性发病的节律性上腹痛。十二指肠溃疡常表现为节律性空腹痛,而胃溃疡常为餐后痛。部分患者平时缺乏典型临床表现,而以大出血、急性穿孔为其首发症状。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便往往可以确诊,而以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抗生素等联合的内科治疗可使大部分病人获得痊愈。

二、反复发作的胃溃疡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

胃溃疡有一定的癌变率。主要发生在中年以上,男性,反复发生且久治不愈的溃疡,对这种溃疡要高度警惕。其实临床上对于所有的胃溃疡都要进行病理活检,尤其是上述溃疡,一定要排除癌变以后才能进行抗溃疡治疗,以防误诊及延误病情。再者,胃溃疡治疗后还要进行复查,以观查溃疡的愈合情况即变化,调整治疗措施。

十二指肠溃疡几乎不会发生癌变,但反复发作的胃溃疡目前已被许多专家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据我国文献报道,5%左右的胃溃疡可以发生癌变,这个数字目前有增高趋势,有统计最高达29。4% 的胃癌来自胃溃疡。 

研究发现,胃溃疡癌变的患者占胃溃疡发病人数的5%~10%左右。一般来讲,发生胃溃疡癌变的患者多有长期慢性胃溃疡病史,溃疡边缘上皮细胞反复破坏与粘膜修复再生、化生、不典型增生,随着时间的延长,增加了癌变的可能性。

癌变一般发生于溃疡的周围黏膜,这些部位的黏膜在溃疡活动时发生糜烂,经反复破坏和再生的刺激可发生恶变。近年来由于诊断及检查方法的进展,发现局限于黏膜的早期胃癌可以发生糜烂和溃疡,其组织面可以被继发性消化性溃疡所改变,这些癌性溃疡可以像良性溃疡那样修复,而且溃疡和修复可反复出现,病程因此可延长达几个月甚至更长,所以对胃溃疡应高度重视。

三、胃溃疡发生恶变的信号:

1.疼痛性质和规律发生改变:

胃溃疡的疼痛多表现为上腹部隐痛,呈烧灼样或钝痛,且疼痛的发作与进食有关,一般在饭后半小时到1小时内出现,以后逐渐减轻。如果疼痛失去了上述规律性,变为不定时发作,或成为持续性隐痛,或疼痛性质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则应警惕为癌变的先兆。

2.用抗溃疡药物无效:

虽说胃溃疡易反复发作,但平时服用抗溃疡药物后,症状一般能够缓解如果按常规服用抗溃疡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变得不明显,甚至无效,就应该怀疑是癌变的先兆。

3.进行性消瘦病人:

在短期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及进行性的 消瘦,体重减轻,则癌变的可能性极大。

4.出现呕血和黑便:

病人近期内经常发生呕血或出现柏油样大便,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持续呈阳性,并且发生严重贫血,这些现象均表明,胃溃疡可能正在恶变为癌症。

5.腹部出现包块:

胃溃疡患者一般不会形成腹部包块,但是如果发生癌变,溃疡就会变大、变硬,晚期患者可以在左上腹部触摸到包块。包块质地常较硬,呈结节状,不光滑。

6. 年龄45岁以上,既往有溃疡病史,近期症状反复,如打嗝、嗳气、腹痛、且伴有消瘦者。

7. 大便潜血阳性:

反复阳性,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8.其他:

胃手术后5 年以上,有消化不良、消瘦、贫血和胃出血症状,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胀闷、嗳气、不适、乏力、消瘦等。

四、胃溃疡的发病原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 :

Marshall和Warren因1983年成功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并提出其感染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起作用而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大量研究充分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2.药物及饮食因素: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易致此病发生,此外长期吸烟,长期饮酒和饮用浓茶、咖啡似亦有一定关系。

(1)各种阿司匹林制剂: 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引起胃痛及不适,严重者可有呕血、黑便等,胃镜检查可发现胃黏膜炎症、糜烂及溃疡形成。

(2)激素替代药:

消炎痛和保泰松这类药物属激素替代药,对胃黏膜有直接的损害作用,可导致急性胃溃疡。

(3)解热镇痛药:

如A.P.C,扑热息痛,去痛片以及感冒通等感冒药。

3.胃酸和胃蛋白酶:

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胃酸是溃疡发生的决定性因素。

4.应激精神因素:

急性应激可引起应激性溃疡。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的人易患消化性溃疡。

5.遗传因素:

在一些罕见的遗传综合征中,如多发性内分泌腺腺瘤I型、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等,消化性溃疡为其临床表现一部分。

6.胃运动异常:

部分胃溃疡患者存在胃运动障碍,如胃排空延缓所致胃酸分泌增加和十二指肠-胃反流所致胆汁、胰液和溶血卵磷脂对胃黏膜的损伤。

7.其他因素:

如I型单纯疱疹病毒局部感染可能有关。肾移植或免疫缺陷的患者中,巨细胞病毒感染亦可能参与。

三、胃溃疡的治疗和预防

1、药物治疗

包括、根除幽门螺血杆菌、抑酸、中和胃酸、粘膜保护剂、中药治疗。

HP感染在溃疡患者中可达80-90%;无酸无溃疡,所以杀菌和抑酸是治疗的根本措施。

2、饮食是预防和治疗的重要环节

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加强营养。应选用易消化、含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稀饭、细面条、牛奶、软米饭、豆浆、鸡蛋、瘦肉、豆腐和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物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组织和促进溃疡愈合。另外,可适当选择一些有保护胃黏膜作用的保健品,如沙棘果油等。

患者应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纤维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腊肉、鱼干及各种粗粮。这些食物不易消化,会引起胃酸大量分泌,加重胃的负担。

3、三项注意,减少胃溃疡复发

首先,减少诱发因素,包括戒烟、不饮烈性酒,加强自我保健,注意生活饮食规律。同时,尽可能少服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

其次,凡溃疡病复发次数多、溃疡愈合慢、曾出现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溃疡穿孔、幽门梗阻)的病人应坚持维持治疗。

最后,在认真进行维持治疗的同时或停药后不久即出现溃疡病复发者,应及时去医院复诊,了解是否又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或伴有其他疾病,以免耽误诊断和正确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