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粿——春天和家的味道

 田园牧韵 2018-04-11



清 明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转眼间,清明又至,在乐平乡间,除了到处可见结伴扫墓踏青的人群,还可吃到各种色泽鲜亮的清明粿,这种美食让人缅怀先人的同时,也寄托了一种挥之不去的乡愁。


▲ 模具制作的清明粿


这味小吃,各地叫法不同,有的叫青团,有的叫清明粿。在清明节的前一、二天,人们用磨好的糯米粉、晚米粉搭配拌匀,和成粉团,用馅料包成圆状粿仂,制作方法与包年果仂差不多。不同的是,清明粿和粉用野外采来的水菊花或地菜煮烂,取其液汁和粉。咸味馅料有用小竹笋或香椿加少许切碎的熏腊肉,蒸熟后的粿仂外表呈翠绿色,散发浓郁的野菜清芳味,令人食欲倍增。清明粿家家都包,塔前与双田交界的几个村庄特别重视清明,清明粿包得多,而且还请亲朋好友来家过清明。


清明粿最初的功能是用作祭祀。“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这首诗说的就是人们在清明节吃冷食青团,并用红藕、青团祭祀祖先。流传千百年,虽然其制作方法仍未变,但是现在人们更多的是时令尝新,寄托思念。小编外出求学时,我家老太太总会在清明之际为我邮寄一份家的味道-清明粿。每每尝到青青绿绿的清明粿,心底里便会涌起淡淡的乡愁,想起小时候的回忆。



这周四就到了清明节。

说起清明,第一反应是放假吧,

而小编第一个想到的,是又可以吃清明粿啦!

说起清明粿,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垂涎欲滴了呢!

今天就在小编的外婆指引下

一起来了解一下清明粿的制作过程吧 ~


清明粿制作三要素



青汁

重要食材:艾青,是外婆和她的小姐妹去野外摘来的。艾青比较难找,每次去,得寻觅老半天。外婆说,“新鲜艾青做出来的粿,鲜嫩香甜,还能消食。”艾草烫熟,沥水,捣成汁。

糕团

做面皮的粉,也不是单一的糯米粉,而是混杂着粳米粉,一来粿的样子好看,不容易散架;二来,如果纯用糯米粉,要难消化一些。米在浸泡充分后用石磨推,让晶莹的大米融成乳白色的粘浆,接着加入青汁。讲究的话,入锅需煮、搅、熬、翻,每道工序都不得马虎。熬成干糊后,移至干净的木盘内揉团,待绵软即成。


▲ 沥成汁,揉成团


馅料

清明粿有甜有咸,像小编家的咸粿,馅料用的是猪肉、毛笋、再拌上葱花,分辣和不辣两种;甜粿则是芝麻糖,香甜里带着艾青的特有芬芳。


▲ 猪肉春笋馅


对了,做甜粿还有专门的模具,做好的青团子往磨具里一压,面皮上有了花纹,好吃又好看。


▲清明粿模具


小编曾无数次看过外婆做清明粿的场景,一遍遍惊叹老祖宗传下来的好手艺:剁碎的艾青放到粉里,一点一点揉成团,擀成半厘米厚、直径10厘米的圆形面皮;接着是重头戏,只见外婆左手托着面皮,放上馅料,接着右手中指食指并用,把皮捏成8到12个对称的褶子,最后捏个如意钩。这造型,着实有趣:远远望去,像是一个超大版饺子,凑近一瞧,竖放时像凤尾,平放时又成了半圆,如果是两个拼在一起,正好变成一轮圆月。


▲ 半月形状的清明粿


▲ 韭菜豆干馅


小时候一家人围在桌边,当妈妈掀开蒸着清明粿的锅盖,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小心地嘘开水汽,清明粿一个个齐整整的,围成一圈圈,圆乎乎,水水润润,白的如玉,青的滴翠。我们冷不丁从妈妈的胳肢窝下,偷偷地伸手去锅里,却被妈妈果断地拨开。妈妈手指轻轻地按按,挑出一个,哈着,待它已经温温的,递给我们。狠狠地一口,便留下大大的一个豁嘴,顿时笋香味儿夹着葱香与辣椒味儿一股脑儿被吞进肚中,那真真是人间美味……


这时的外婆总是会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我们,现在我明白了,那个表情是幸福的含义。



▲韭菜豆干馅


▲猪肉春笋馅


“捣青草为汁、和粉做粉团、色如碧玉”,在清代美食家袁枚笔下,青绿的清明粿更像是春天里的一幅画,带着浓浓的春天气息。要我说,两个热气腾腾的清明粿,一碗杂粮粥,这才是春天的正确打开方式。不说咯,小编要赶紧去吃清明粿咯~





作者:汪嘉琪 文/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