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票背飞了,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轻信对方(李江峰)背书3500万,被骗走2500万,追回1000万,望各位票友留意此人。 对于电子汇票,无论是银行电子汇票,还是商业电子汇票,在贴现或者融资的过程中,是先打款后背书,还是先背书后打款这个话题在票据圈里屡见不鲜,并且随着国家对于票据市场的控制,有着不断演化的趋势.无论是电子商业承兑汇票还是电子银行承兑汇票都有着同样积极的意义.因此在操作此类汇票业务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做才能规避风险,我们从以下发生纠纷以及诈骗的案例作一个借鉴吧!! 案例一:交票代办的风险 案例二:先背书后不打款,收到背书后公司失联,人去楼空 2014年11月14日,上海恒顶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恒顶)与成都公司的5000万以及陕西公司的3000万,合计8000万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委托其公司代理票据贴现;上海恒顶在收到电子承兑汇票之后,选择了苏州恒锦公司(以下简称:苏州恒锦)进行票据贴现。 上海恒顶与苏州恒锦协商,上海恒顶将8000万票据背书给苏州恒锦,但在约定时间,苏州恒锦没有将约定的贴现金额转账到指定账户,且苏州恒锦电话不通,公司人去楼空。在14日16时,即大额支付系统关闭时,上海恒顶向上海市虹口分局报案。 案例三:先背书未能打款 2016年11月17日上午,上海某实业公司与泰州某贸易公司协商,泰州某贸易公司经过亮资购买上海某实业公司单张一千万合计四千万的电子银行承兑汇票。上海公司将电票背书给泰州公司,背书后泰州公司迟迟未将款项打给上海公司,上海公司在当天下午三点半左右报案。
案例分析 票据中介市场是开展票据业务市场,业务量庞大,同时也是票据风险多发地带,诈骗和纠纷频出,以上案例中持票人对于持票企业几乎没有进行调查,持票企业对于持票人的了解也是不很全面。票据业务贴现时一定要做好以下几点: 1、 对于贴票企业的了解:最后一手背书企业提供四证三章(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法人身份证,公章、财务章、法人章)、贸易合同、发票,这一点就银票500万以上大额票据非常重要,同时对于商票也一样适合,同时对于前一手企业是直接购买票据的企业,前一手企业要提供背书打款的付款凭证; 2、 贴现企业对于贴现资金也要有一定的了解,一般当面操作,背书之前先查验资金账户资金余额。如果双方比较熟悉或者比较信任,可以不当面操作; 3、 对于前期没有合作过的业务,最好双方见面当场操作,这样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当面解决,同时也可以避免出现背书后款不到或者款先到不能够背书的情况。票据无论是电子银行承兑汇票还是电子商业承兑汇票,近些年越来越多的成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种支付手段,这其中的风险也伴随而生,并且风险有进一步演化的趋势,希望大家在转让背书的时候谨慎为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