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民当皇帝有多难?历史上只有这两人做到了!

 我的春天来啦呀 2018-04-11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数不胜数,每朝每代都有在苛政下不得不铤而走险的农民。从秦朝的陈胜吴广起义,汉朝的绿林军、赤眉军、黄巾军起义,唐宋时的黄巢起义、宋江起义,再到近代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起义,一时间或席卷天下,最终无不折戟沉沙。那么,历史上有哪些人起义成功,并逆袭当皇帝了呢。

秦末时期,秦朝没有及时调整国家政策,没有与民生息,反而课以重税,大兴土木,穷兵黩武,修长城,修驰道,修阿房宫,南征百越。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虽最终失败,但是沉重打击了秦朝统治。此后,出身平民的刘邦因戍卒逃亡,斩白蛇起义,项羽率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自此,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公元前206年,刘邦帅军攻陷咸阳,随后刘邦以关中为战略基地,平定六国贵族之乱,击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史称西汉。

第二位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元朝统治下,横征暴敛,水利失修,汉人处于社会最底层,百姓民不聊生。安徽农民朱元璋走投无路,参加了红巾军郭子兴部。郭子兴死后,自成一军,攻下集庆路,改为应天府。期间采纳李善长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消灭以张士诚、陈友谅、方国珍为首的农民起义军。1367年以徐达、常遇春为帅,克河南、山东、陕西等地,长驱直入,同年攻克元大都,元顺帝出逃。次年,在应天称帝,定国号为明。

数遍二十四史,仅有此二位逆袭成功,再无成例。然而作为农民起义军首领,有同样的毛病,就是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因其出身平民,先天不足,起事前本身无根基,只能靠拉拢同阶级为羽翼。而开国将领大多出身农民,缺少君臣尊卑观念,难免恃功慢上,久而久之,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为子孙后代计,农民皇帝不得不痛下杀手,上演“狡兔死、走狗烹”一幕。

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大杀异姓王,韩信、彭越、英布等一大批立下赫赫战功的功臣被杀,仅留下实力最弱的长沙王吴芮。而后杀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朱元璋称帝后,以蓝玉案、胡惟庸案大杀功臣,前后延续十年之久,株连五万余人,几乎将开国将领一网打尽,包括功臣之首徐达、李善长、刘伯温等人。只有长兴候耿炳文、武定侯郭英因其善守著称,军事才能平庸,得以幸免。常言道打天下容易守江山难,而农民当皇帝更是难上加难,以统一天下的功绩为世人称道,也因杀功臣为世人所诟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