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信阳法院曝光几十名失信人,有百万“负翁”、千万“负翁”

 灵石水华 2018-04-11

4月

10日

如果您认识他们,

快劝他们还钱,如有财产线索,

请及时拨打举报电话!

您的一次转发,

有可能增加申请执行人拿回钱的机会!

您的一次转发,

将推动社会诚信进步!

请理性看待“执行不能”

被执行人柳某年近七旬,将申请执行人汪某撞成重度残疾,法院以犯交通肇事罪判决柳某有期徒刑一年,附带民事赔偿40余万。柳某刑期届满后,因拒不申报财产,被拘留十五日,此时距柳某年满70周岁只差一个月,在柳某年满70周岁后,司法拘留措施对其不可采用。期间,商城法院执行三庭干警多次前往柳某家中督促其履行义务,柳某因年老体弱,收入微薄,亦无能为力。尽管国家每年都有司法救助专项拨款,然而汪某案标的过大,等待被司法救助的人过多,亦难解汪某的“燃眉之急”。案件陷入执行僵局,法院执行员倍感有心无力。

有少数当事人疑问,不是说“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吗,为什么我们的案件仍然没能执行完毕?

据了解,“执行不能”案件的数量在全部执行案件中占有一定比例,对于为数不少的这类案件,少量一部分可以终结执行,绝大部分“执行不能”案件法院将采取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办法处理。

以本案为例,本就清贫的司机因失误或大意导致交通事故发生,面临巨额的赔偿,而受害者承受了身体与经济上的双重损害,执行人员在穷尽执行手段后仍不能执行完毕,只能对该案采取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进行处理。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就是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人民法院穷尽了应有的执行措施和执行方法,仍然无法使案件得以执结,在确定被执行人确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暂时无履行能力的情况下,由法院裁定本案执行程序阶段性终结。

当然,“执行不能”案件的债权人如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随时可以再次申请执行,并且不受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限制。执行人员也将在立即恢复执行举措,确保有执行可能的案件得以落实。(商城法院 陈洋 许璟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