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 梦以及梦的工作,是分析心理学当中的核心方法之一。在本专题中,我们将用上中下三篇,逐步告诉大家,作为一个分析心理学取向的心理治疗师,为什么会重视梦,会如何对梦进行工作,并逐渐达成对梦的理解和解释。本文编译自:MaryAnn Matton,Dreams,TheHandbook of Jungian Psychology 太长不看版
https://www./english/picture-archive/ 起 因 为什么 分析心理学 重视梦 梦是通往无意识的康庄大道,而无意识,是比意识广阔许多的心灵疆域。如果我们只关注意识,我们的知识,对自身的了解,就会局限在有限的意识领域,而错失了扩展意识的机会。因此,关注梦,理解梦,有助于我们扩充对自身内在世界的了解,拓展意识的疆域。
梦之所以被忽略,不被重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梦很少被完整地理解。荣格建议我们绕着梦走,反复地从不同视角来看待梦。有时候,当我们把一个梦告诉一个朋友或者治疗师的时候,就会产生某些顿悟,意识到一些事情。有时候,我们会对一个梦困惑很多年却无从下手。
另一个人们忽略梦或回避梦的原因是,人们认为梦会带来不适的感受。有些时候,这个设想是正确的。然而,通常情况下,梦所指出的是我们的优势,以及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非常现实的问题的可能性。
有些时候,梦也有愿望和幻想的含义,这就是所谓的白日梦。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这里界定清楚,在这篇手册中,我们所使用的梦这个词,所指的是那些发生在睡梦中的意象和内容。 梦 是真实的吗? 历 史 梦的解析绝对不是近现代心理学的产物。 在西方,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时期,当时的人们就认为某些犹太人已经掌握了诠释他们梦的方法和原则。圣经旧约中描述过法老的梦。新约中也有约瑟夫天使入梦的启示。这些内容对于有犹太教和基督教背景的人们都会非常熟悉。在中国,易经当中的“咸”卦的卦象就是一个对于梦的描述。当然,还有侦探社推荐大家绝对不要去看的《周公解梦》。 是否所有的梦都有意义呢?我们很难证明这一点。然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总会记得那么一些梦,似乎从某种程度上证明梦有一定意义。对于心理治疗师和其他梦工作者来说,梦是非常有意义的。没有能够发现梦的意义,并不是梦本身的错误。梦具有意义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来自于科学家和哲学家的梦。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凯库勒是一位化学家是在梦中看到了苯环的结构,并在有机化学上取得了突破性的发现。勒内·笛卡尔曾经做过三个梦,决定了他转向哲学的研究。
荣格在1931年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不仅仅是因为理论取向上的不一致,也是因为两者人格上的冲突。在二者分手之前,荣格曾经接受了弗洛伊德许多建议,其中就包括这一观点:显梦和隐梦,既梦的文本和梦所隐藏的含义是分开。分手之后,荣格更倾向于对梦和其他心理现象形成自己的理解。荣格不再认为,显梦是一种伪装和矫饰,而坚持认为梦所呈现的即是它想要表达的内容 。
另一个主要的冲突在于,荣格不断强调,梦的意象包含着象征,而不是符号。符号是一个一一对应的解释。例如,弗洛伊德可能会认为,梦中出现高耸的教堂代表着阳具。荣格会倾向于认为这一意象所表达的是一种创造性的神奇力量,某种终极的、深刻的宗教性力量。弗洛伊德认为梦仅仅是受压抑的内容,但荣格认为,梦中许多意象,是从未在生活经历中以及意识中出现过的。不曾有记忆,何来压抑,梦有属于自己的语言。
梦的语言,虽然不是由一对一的符号组成的,却也有许多相对固定的母题(motif)。荣格认为,“梦中典型的母题,包括坠落、飞翔、被野兽或者敌人追赶 、在公众场合衣冠不整或衣不蔽体、在人群中迷失方向、持有无用的武器对抗、努力奔跑却走投无路等(Jung 1964)”
自从弗洛伊德1900年出版《梦的解析》以来,许许多多的人就开始了从梦中寻求来自于无意识的信息。正如荣格命名和探索了集体无意识,扩充了弗洛伊德的个人无意识。荣格1912年以来,对梦理论的发展也是对弗洛伊德释梦理论的扩充和发展,丰富了梦的含义。在他们二人基础上,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作为精神分析的三大代表人物之一,对梦的理论贡献甚微。其他深度心理学家,如埃里克·弗洛姆,托马斯·费伦奇等,都共享了弗洛伊德和荣格的概念。
所以,迄今为止,荣格梦理论是最为广博和灵活的,并且包含了几乎所有梦的类型和梦者的类型,其释梦的方法也与其理论相匹配,兼具了广阔性和灵活性。 Sophie Taeuber-Arp, O.T. / Grasse - Linien geometrisch und gewellt, 1940. (Farbstift auf Papier, 26 x 34,4 cm) Vektorzeichnung von Myriam Thyes nach Sophie Taeuber-Arps Werk 孵 梦 如何 进行梦的工作 尽管我们已经深信梦具有意义,但如何发现一个梦的意义呢?是有过程可循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在一个信任的朋友,一个团体,或者一个具有经验的治疗师协助下进行梦的工作。分析心理学梦的工作,可以用四个简单的字来概括:绕着梦走。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开始探索梦的花园吧。 o 第一步:记梦 准备好本子和笔,或者手机,在醒来后立刻把梦尽量完整地记下来。在半梦半醒的时候记下梦是最佳的,那时候梦的氛围仍在,梦的感觉最贴近梦本身。当起床活动之后,意识和语言就会逐渐占据优势,梦中的意象就会逐渐消失。我们试着把梦中的意象视为星光,在太阳还未升起的时候,我们尚可以辨析星光,但是当太阳逐渐升起,星光就会淹没在过强的阳光之中。在记梦的同时,你也可以画下一些简单的形状。因为许多梦都像是一个有着许多场景的故事,画下其中一个场景,有助于使梦的意象更加生动。对梦的绘画并不要求具有绘画功底或绘画训练。 o 第二步:个体扩充 立刻写下对梦的反思,包括出现在脑海中和梦有联系的事实、想法和感受。根据这些想法和感受出现在脑海中的顺序来记录。比如,我们可以用一个两列的本子来记录,其中一列来记录梦,另一列记录下对梦的反思。 例如梦到了父亲和伯父。那么梦中的父亲意象可能会令你想起和他相处的经历:父亲如何对待你,你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你对他有怎样的情绪;他具有怎样的态度,他现在是怎样的状态。对伯父的联想可能会涉及到自己与伯父的关系亲疏,伯父与父亲、与自己有着怎样不同的态度;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你对伯父有怎样的情绪?
对梦中场景的反思和联系也是释梦中一个重要的因素。通常情况下,梦的场景是含糊不清的,但在另一些情况下,梦的基调也会非常清楚。例如,如果梦发生在高中的学校,那么这个场景会让你联想到高中时候的生活、学习、考试,最好的朋友,以及对高中这段经历的感受。
所有这些都被荣格成为“个人联想(personal association)”,或者用一个更为宽泛的术语:“个体扩充(individual amplifications)”。通常情况下,对于成年人来说,这些联想都不难获取。儿童的梦所反映的状况往往和家庭、学校生活有关,所以从父母那里获得相关的联想,有助于对儿童梦的理解。
个体联想并非是弗洛伊德所说的自由联想。自由联想是由一个联想引发另一个联想。这一方法很容易就将思绪带离梦境。荣格认为,自由联想所导向的最终将会是情结,但用其他任何一个刺激,比如词语,作为刺激,都能够导向情结。正如荣格在词语联想测验的研究中所证实的,仅仅是用一系列简单的词,就能够识别情结。用梦去发现情结,会低估梦的价值。 所以,荣格所倡导的联想,围绕着梦来进行,不要远离梦,相当于“绕着梦走(circumambulating)”。
如果是在心理分析的情境中,治疗师并非是尽快说出来梦的含义的那个人。治疗师的角色是帮助来访者,继续扩展和深化个人联系的范围:包括在梦者的生活中,与梦意象有关的事件、梦中的情绪与感受(尤其重要)。例如,一位来访者梦到了自己回到了老家,父亲坐在屋子里,在与他谈论命运和未来。在分析师的鼓励下,梦者说到,在做梦之前的这几天,感觉到情绪非常压抑。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父亲对于他来说,既是一个权威、家长,但也赋予了他许多让他既想验证又想对抗的预言。这些预言从他出生起就存在,他对此感觉非常矛盾。尤其是当他的生活中遇到阻碍的时候,他总是会想起这些预言。这些联想,都是重要的个体扩充,用放大、延伸和丰富的方法来理解梦的含义。 o 第三步:明确意识处境 梦并非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根植于一个整体的背景之中,就是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因此,当我们尽可能收集了个体联想之后,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在梦发生这段时间,外在和内在生活发生了什么。 做梦人需要去回顾自己最近的生活中,有哪些重要的事件发生。也许最近一两天的确发生过一些重要的事件。但也有一些来访者会说,最近没有发生什么特别的事情。那么,就需要去询问,在过去更长的一段生活经历中,一直困扰来访者的事件或问题是什么。同时也要去询问最近和更长一段时间,梦者所体验的心境和情绪如何,是焦虑,抑郁还是其他?所有这些都是要明确“意识处境”如何。
还是回到刚才的那个例子,一位来访者梦到了自己回到了老家,父亲坐在屋子里,在与他谈论命运和未来。在分析师的帮助下,来访者联系了最近的生活。当前的生活中,来访者是一名从事科学研究的工作者,他和他的上司的关系非常紧张。通过将梦的意象和现实生活交织在一起,我们已经能够揭示出几个重要的议题:其一,是来访者内在的父亲情结,及其在当前的生活中产生的影响。其二,是来访者对于父亲去世的哀悼过程,对父亲仍然有许多矛盾的情感尚未化解,既希望在困惑的时候得到父亲的指导,又担心父亲的预言和自己期待的不一样。第三,是来访者人格内在理性与非理性部分的冲突和矛盾,父亲所代表的是传统的、非理性的、直觉的态度,而来访者当前所认同的,则是科学的、理性的态度。这个梦提示了来访者内在对于人格中非理性的部分认识和发展不足。这个梦不仅反应了当前来访者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也提示了将来分析工作的方向和可能性。 o 第四步:寻找原型一致性 有一些梦中的意象,不仅仅与个体联想有关,还可以追溯到人性的普遍领域。例如神话、宗教、文化习俗。荣格经常举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幻想作为例子,并发现它们的梦和幻想与宗教或神话中的内容非常一致,荣格称之为“原型一致性”。根据荣格的观点,有些儿童的梦也具有大量的原型。与原型相一致的梦,被荣格成为“原型梦”。许多经历过原型梦的人,会将这类梦称之为“大梦”,这类梦所传达含义已经超出了个体范围。 我们可以首先在自己的文化中寻找原型,例如当地的神话、通话、传说、故事,个体自身的宗教信仰。然后再进一步从其他文化之中寻找线索。荣格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原型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例如一些生活在东方的、没有基督教信仰的个体,梦中会出现十字架的意象。而生活在西方的个体,会出现东方文化的意象。这也是梦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所谓他山之石,即刚好其他文化的某个意象所代表的态度、含义,能够恰到好处地补偿和平衡意识的态度。
荣格红书中的菲乐蒙意象,宛如一位东方的智慧老人 系列梦 重复梦 总 结 个体联想和原型一致性共同构成了荣格梦工作的扩充技术(Amplification) 。即使是对于包含少量意象的梦,也会产生大量的扩充内容。
在心理治疗当中,梦也会从分析的开一直持续。所以有时候需要将几个梦连续起来去探讨。例如,来访者近几个月的生活处境都较为艰难,这段时间一直都有梦出现,那么将一系列梦联系起来,有助于我们追踪来访者内在的心灵地图和心理发展轨迹。有时候,同一晚上,会出现连续几个梦,但我们倾向于将其视为一个梦去处理。
系列梦有一种非常特别的形式,就是重复梦。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有的梦在几年内一直重复出现,即同样的、类似的梦不断重复。梦的重复往往说明梦非常重要。当梦被正确的解析和理解之后,就不再会重复了。
当我们收集好这些所有的信息,包括个体层面的扩充,原型层面的扩充、意识状态、系列梦之后,我们就能较为全面地收集好一个诠释梦的背景信息了。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需要寻找这些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所有的这些事实会指向一个共同存在的主题,这个主题与一个特定的心理问题、情结或困扰、意识与无意识的态度有关。 从前面的例子中,我们已经大概了解到如何寻找内在联系。接下来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男人的一个梦或者系列梦提到了三个人物:一个年轻的刚结婚的女性,一个正在离婚当中的朋友,以及一个主持婚礼的人。这些梦中的人物都与婚姻有关。所以,这个男人的的议题即是如何处理婚姻中的冲突和矛盾,潜在的情结也许是他对于自己作为丈夫这一角色失败的恐惧。 在中篇和下篇,我们会开始向大家介绍怎么一步步接接近一个梦的解释。 重要的是,需要记住,梦是一种神秘的象征性语言,梦的解析就是一个用我们现有的语言翻译出梦的语言的过程,做到完全精确是很难的,但确可以不断接近梦本身所传达的含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