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外感说中医的快速入门(第6课)

 jiezhukuaile 2018-04-12




《第32期》


凤翅堂中医师承讲稿《外感篇》(第6课)


为什么说代大青龙汤,效力可比大青龙,而又有无误用大青龙之弊端。这个,会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慢慢会理解。


代大青龙汤



以荆芥、薄荷发表为君臣,连翘、石膏清热为佐,甘草调和诸药,生姜宣散助发表之功,大枣滋养津液为使,君臣佐使,是中医配方的基本法则。


看患者身体的强弱和表里之热多少而变化药量,所以,用药剂量就有了个多少的区间。(这个还要熟知药性,请同学们课后温习本草,看看这几味药性与功用。)


就是说,组方药量的大小,药味的轻重,要与病合才可以,这就是所谓的“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服之当取微汗,汗不出温覆之,随汗出多少决定下一次服药量与间隔的时间,当以汗出绵绵为度,这就是标准。不是数据,是患者与医者的感知来作为标准,就是以人为本。


那么,这个方子是如何来的,有什么理论依据,实践会不会百发百中?


这个说起来话就长了,得我们用很长时间去刨根问底,本方是受清代医家吴鞠通银翘散,张锡纯先生清解、凉解、寒解三方启发而制,实践十数年,疗效非凡,可以说超过了吴鞠通的银翘散、张锡纯先生清解、凉解、寒解三方。


因为此方之制,是在经方大青龙汤基础上的发明。


下面,我们先看看吴鞠通在《温病条辨》里边的表述:


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辛凉平剂银翘散方:


连翘(一两)银花(一两)

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

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

(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


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


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浓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