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天来了,这个病也跟着来了,5 岁以内宝宝要当心

 渐近故乡时 2018-04-12


王秋华 丁香诊所儿科主诊医生

三甲医院从事儿科诊疗近十年,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擅长小儿生长发育、营养等问题的综合评估与诊治。


近日,杭州市疾控中心公布数据:


今年 3 月,手足口病报告数较 2 月上升 58.33%,但前三个月报告数均低于去年同期;预计 4 月起,发病仍将处于上升趋势。


为了让娃少遭罪,应该如何预防?出现了可疑症状该怎么处理?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手足口病常见的一些问题。



1.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以口腔黏膜疹、手足(也可能在其他部位,比如膝部、臀部)的斑疹、斑丘疹和囊泡状皮疹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多种肠道病毒血清型都可以引起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患儿口腔、口周、手、足和臀部甚至全身都可能有疱疹



2. 手足口病常发生在什么季节?


手足口病可发生于全年,夏季和早秋是高发期。


3. 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通俗地讲,就是生病的人和没有生病但是携带病毒的人都有传染性,尤其是后者,很难被发现。


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说话时空气中细小看不见的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他们的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4. 什么人比较容易患病?


多发生于小于 5~7 岁的儿童,尤其是 3 岁以下的孩子。


当然了,较大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也都是可能会发病的,只是概率很低。


5.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是多久?


多为 2 - 10 天,平均 3 - 5 天。


6. 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目前没有治疗手足口病的特效药,这是一个自限性疾病(意思是自己会好),病程大概 7~10 天左右。


主要处理方式是让孩子舒适、对症处理:


  • 注意休息,这对提高孩子免疫力、恢复体力非常重要


  • 注意监测体温,腋温>38.5℃(或口温、耳温>39℃)时用退热药(儿童比较安全的退烧药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 饮食方面要柔软、清淡、营养;补充足够的水分,凉一些的水比热水对咽喉的刺激更小;如果孩子口腔痛疼拒绝进食,可以试着食用冰棍、冰淇淋,一来有一定止痛作用,二来可以补充一定热量。


  • 如果孩子皮疹瘙痒,可以外涂炉甘石洗剂或局部冷敷以缓解。


  • 如果孩子有频繁咳嗽、腹泻等情况,酌情给予对症处理(即减轻咳嗽的药物,益生菌、口服补液盐等)。



部分家长对自限性疾病的处理方式,经常会有这些疑问:


啥?就开这么点药,你是不是假医生?


酌情退烧(或者口痛严重的孩子酌情使用退烧药缓解疼痛),皮肤不适的孩子缓解瘙痒,频繁咳嗽、腹泻的孩子酌情对症处理。


对于判断没有并发症的手足口病,这些真的就够了。


不用输液吗?什么情况需要输液?


是的,真不用。


除非孩子因为口痛不吃不喝,又在反复发烧,出现脱水症状,才考虑酌情给予输液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还是需要及时就诊:


  • 超过 24 小时持续高热(超过 39℃)不退,即使口服退热药也很难退热;

  • 不吃不喝,或尿量明显减少(≥ 12 小时无尿);

  • 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等;

  • 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四肢冰冷、皮肤出现花斑、大汗淋漓;

  • 频繁呕吐,特别是呈喷射状吐;

  • 头痛难忍;

  • 四肢抖动或惊跳,站立不稳;

  • 频繁咳嗽、气喘、声音嘶哑、呼吸困难;

  • 频繁腹泻。


因此,当出现以上这些情况时,就提示孩子出现严重并发症(严重脱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心肌炎、肺出血、急性喉炎)的可能性较大,应及时就诊,进一步检查、对症治疗。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可以预防这些严重并发症呢?


很遗憾,目前没有什么特效药或治疗可以预防手足口病的孩子发生重症。


比较合适的建议,就是让孩子多安静休息,注意补充液体、补充能量(即不要让孩子饿着、渴着),对症处理,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必要时及时就诊,由医生来进一步判断情况。


WHO(世界卫生组织)手足口病的诊疗策略里也提到,对于手足口病轻症,给予的处理就是解热止痛药+充足的液体摄入,教育家长注意警示体征,接下来的 7 天里每 1~2 天到门诊随诊。


7. 孩子出现疑似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疑似手足口病症状,应当找儿科医生面诊一次,判断是否是手足口病,是否有严重合并症可能。


若判断为轻症的,回家休息、观察;若判断为重症或可疑重症的,予住院观察、对症处理。


8. 孩子得过手足口病之后还会再得病吗?


正如之前所说,它们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加上病毒可能会变异,所以孩子可能会反复患病(道理同「感冒」,得过感冒的人还是会再次感冒)。


9. 居家怎么预防?


关键是注意家庭及个人卫生。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的水洗手(可以参考下图的七步洗手法,把手上皮肤的每个角落洗干净)



2.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每天开窗通风 2~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消毒


4. 要勤晒衣被


5. 疾病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多(尤其小朋友多)、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如果一定要去这些公共场所,那么尽量避免接触公共设施(尤其各种滑滑梯、摇摇车等各种小朋友都玩过的玩具),接触后注意洗手。


6. 还有,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这个也很重要。


7. 疾病流行期可每天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可参考上述图片),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8. 另外,目前已经有针对 EV71 病毒的疫苗,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到有资质接种疫苗的医院或社区接种。


10. 如果家里有孩子感染要特别注意什么?


1. 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


2. 孩子的唾液、鼻涕、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后丢入厕所(尿片要包好然后用塑料袋装好再丢弃);如果孩子用的是便盆,要消毒便盆


3. 接触孩子前、后,给孩子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鼻涕、痰液、口水后都要洗手



4. 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保持卫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


5. 家里要勤开窗通风


6. 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让老师注意观察其他孩子的情况,并注意幼儿园一些物品的消毒


7. 不要着急让孩子返幼儿园或去公共场所,要在全部症状消失 1 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不少于 2 周——病毒从口腔分泌物中排出可长达 2 周,所以即使孩子已经在恢复期,我们也建议隔离至 2 周再考虑接触人群)。


8. 一般症状轻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即可,以减少交叉感染。


11. 家里有手足口病的孩子,日常用品每天该怎么消毒?


1. 患儿的奶瓶、奶嘴应充分清洗并煮沸消毒 20 分钟后使用。食饮具每天煮沸消毒 20 分钟或用二星级消毒碗柜消毒,也可用含有效氯 250 mg/L 的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2. 患儿的衣服、被褥要单独清洗,阳光下暴晒或用 70℃ 以上热水浸泡 30 分钟或用 500 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 30 分钟,患儿所用毛巾、擦手巾、刷牙具等每次清洗后煮沸 5 分钟


3. 污染的玩具、桌椅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 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或擦拭或喷洒消毒,不方便清洗或擦拭的(比如书籍),可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 30 分钟(可购买居家便携式紫外线灯);


4. 对污染地面、墙壁用含有效氯(溴)1000 mg/L 消毒剂溶液喷洒消毒,作用 15 分钟。对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桌椅台面、水龙头等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溴)500 mg/L 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作用 15 分钟,必要时用清水擦拭干净以免腐蚀损坏。


5. 孩子的鼻涕、痰、唾液和粪便、擦拭用纸等都最好倒入适量消毒剂,搅拌消毒后再丢入厕所。


6. 盛放排泻物的容器:用 500 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 120 分钟。


7. 患儿使用后的便盆、便池、坐便器先投入 50 g 漂白粉,作用 1 小时后再冲水。坐便器表面用含有效氯 500 mg/L 的消毒液喷雾、擦拭消毒,作用 15 分钟。厕所、卫生间使用的拖把采用 1000 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 15 分钟后再用清水清洗,厕所、卫生间的拖把应专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