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玄府理论及临床运用

 AB向往神鹰 2018-04-12


玄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玄府即指汗孔。广义玄府形态微小,无处不在,可以开阖,是气道出的场所,气液流通的通道,神机运转的门户。什么是肾玄府呢?


肾玄府的现代认识



现代医学认为,肾脏的代谢产物通过肾小球滤过屏障完成。肾小球滤过屏障遍布每个肾小球中的毛细血管袢,如同气血津液流通的门户,有开有阖,开阖有度,当体内津血流通经过肾小球滤过屏障时,可起到固摄肾精、排泄糟粕的作用。因此,可以将肾小球滤过屏障类比肾玄府,两者从结构到功能均有相似相通之处。


肾玄府病变的表现

01

玄府郁闭

风夹热/毒/湿邪侵袭人体,肺失宣降,上焦闭,下焦胀,水道不利,风水相搏。疾病初起,肾气尚实,邪正相交,肾之玄府郁闭,水液不能布散,则水湿泛滥,小便不利;热犯下焦,则致尿血。


急性肾炎综合征包括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等,从微观而言,肾病理表现为弥漫性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伴细胞浸润、免疫复合物沉积,毛细血管袢肥大充满肾小囊,毛细血管腔阻塞; 或肾小囊内新月体形成,压迫肾小球;或毛细血管袢纤维素样坏死等。


这些均可用肾之玄府郁闭,气液失宣,水湿停聚,邪迫肾络,血液妄行,血不行经解释。

02

玄府开泄过度

肾风病机具有 “开泄、善行、数变”和 “凝滞、缠绵、难愈”的特性,风湿之邪相合内扰于肾,肾失封藏,肾玄府精关不固,血中精微下泄,精血化水而水肿,风入少阴则尿血。


肾风患者不一定都可观察到有明显水肿和肉眼血尿,一些患者仅表现为尿中泡沫增多。这些丢失的精微物质即尿蛋白和/或尿红细胞排出增多,而肾固有细胞增殖,炎细胞浸润,免疫复合物形成,新月体形成,是风湿内扰的微观病理表现。


肾小球滤过膜机械及电荷屏障被破坏,足突消失,足细胞脱落凋亡,基底膜裸露,从而产生大量蛋白尿,均可理解为风湿内扰,肾失封藏,肾玄府开泄过度,下元不固,精微下泄所致。

03

玄府萎闭

肾病后期,肾气阴 (血) 亏虚,痰瘀互结,肾络瘀闭,癥积形成,败坏形体,玄府损伤,水不涵木,肝风内动,玄府衰竭萎闭,阴损及阳,气机逆乱,浊毒内留,少尿无尿而成关格,变证蜂起,累及他脏。


玄府萎闭,从西医角度看,即是肾脏萎缩,肾小球结构破坏,呈球性硬化,相应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肾动脉硬化管腔狭窄,最终因尿毒症导致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需要通过透析或肾移植完成肾脏替代治疗以延续生命。


辛味风药治疗肾玄府病变


针对肾脏玄府病机特点,总的治疗原则是恢复肾玄府正常的开阖功能。刘完素提出辛通玄府,注重辛味药的运用。


辛味药物繁多复杂,在临床治疗肾玄府疾患中,能够起到提要钩玄的当属辛味中的 “风药”。治疗肾病时配伍辛味风药有6个方面功效。

01


解表祛邪,开发郁结

治疗因外邪导致肾玄府暂时郁闭,表现为肾炎性水肿的患者时,因其水的病位在“肺”不在“肾”,肺失宣降,而水道受阻,应“开鬼门”,治宜解表通玄,佐以利水消肿。临床常用张仲景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防己黄芪汤、越婢汤、越婢加术汤等治疗。


这些组方都用了辛味风药以解表祛风,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等,或根据辨证用牛蒡子、薄荷、柴胡等寒药疏风,同时配合淡利之品,使汗气得发,玄府宣通,则提壶揭盖,水道通调,水肿自消。

02

祛风胜湿,以通为补

风湿是慢性肾脏病病情波动、迁延难愈、加快进展的重要因素。风湿二邪合而扰肾,玄府受损,开泄过度,肾失封藏,导致蛋白质、红细胞等精微物质从尿中外泄,肾失主水的功能,出现水肿少尿。


因玄府受损,精微外泄,必然存在虚证,但临床观察到,24h蛋白尿定量大于1g的患者单纯运用补虚治疗往往效果欠佳,这是因为病情活动时,往往存在风湿之邪,表现为虚实夹杂,故需采用风药祛除邪实,以助玄府功能恢复,达到阴平阳秘状态。


此外,见湿不能只知祛湿,因为风湿之邪相合为恶,自然也需加用风药祛风胜湿。治疗水肿,加用祛风胜湿的风药比单纯运用治湿药物更为有效。


临床常用祛风湿药物有雷公藤、昆明山海棠、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火把花根、汉防己、穿山龙、徐长卿、豨莶草、鬼箭羽等。

03

清轻升阳,增效补益

风药对补益类药物有增效作用。一些祛风湿药本身就带有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的作用,如桑寄生、狗脊、淫羊藿、雪莲花等。


而另一些风药虽本身无补益作用,但通过风药宣散走窜的特性,配伍补益药物,可以起到开发玄府、增强补益的效果。


单用纯补益药物,不加流动之品,难免有呆补壅滞之弊端。若加用防风、桂枝、柴胡、升麻、羌活、生姜等味薄风药,可起到引经报使之效,则玄府得以开发,气血得以调和,阳气得以生发。

04

辛以通玄,辛能润燥

辛味风药药性多燥,一般不用于真阴亏虚所致燥证,但对于肾脏气化失司、水液代谢异常、津液输布障碍而不能有效滋润脏腑的燥证,如水肿所致大便秘结、口渴、小便不利等,则可在辨证基础上加用辛味风药。


通过辛味风药发散气机,宣通玄府,输布津液,从而间接发挥滋润作用,如苓桂术甘汤、防己黄芪汤、五苓散等方剂中均配伍辛味风药。

05

搜风通络,通利血脉

久病入络,久病必瘀。肾脏血管丰富,肾络即指肾脏的微小血管,肾小球毛细血管狭窄/扩张,毛细血管袢皱缩、坍塌、断裂等,可视为脉络不和。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闭塞等,可看作死血凝着。病情后期球囊粘连、纤维性新月体、疤痕形成、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等,则肾内微癥积形成。


若肾络瘀痹,则与肾络终端相连接的肾玄府无以进行津液气血交换,最终导致肾玄府衰竭萎缩闭塞。辛味风药升散行窜,走而不守,从而发挥活血通络、逐瘀消癥作用。

06

平肝潜阳,镇肝熄风

肾病日久,肾气阴亏虚,肾水不能涵养肝木,肝失所养,则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临床表现为头晕头胀头痛,视物模糊,脉弦,甚至抽搐,尿中泡沫增多,脉弦。


出现尿检异常,血压偏高,肾病理表现为肾动脉硬化、玻璃样变、管腔内洋葱皮样增生、管腔狭窄闭塞等,此为肾性高血压病,治疗宜平肝潜阳、镇肝熄风。平肝熄风药中一些药物味亦属辛,如刺蒺藜、全蝎、蜈蚣、僵蚕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