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金之诊与千金方

 野杏林 2018-04-12

病人到医院看病,医生提供诊疗服务,病人支付相应的费用,从形式来说与其它买卖活动无异,但与其它交易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医生所面对的对象无法用价格来衡量。《黄帝内经》说天地之间,万物之中,人的性命最宝贵(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药王孙思邈也说“人命至重,贵于千金”,并将所著医书名为《千金方》。所谓千金方,并非医方价值千金,而是救治比千金还贵重的生命的药方。

既然生命无价,拯救生命的医生该如何获得回报,就是一个颇值得思考的问题。现在就医都是明码标价,以某某中医药大学的国医堂为例,国字号的医生挂号费800元,还不包括药物或针灸等费用,可谓一诊值千金。这种价格标签,实质反映的是医生的身价,却忽略了生命本身的价值,也无视许多病人的现实困境。因为有钱的病人毕竟是少数,那些生个孩子就花费几万乃至几十万的更是另类;而多数病人都不富裕,俗话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许多人有病又没钱,是典型的弱势群体。

是否可以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既能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又能满足贫困病人的就医需求呢?张仲景诊金几何,孙思邈看一个病人收多少钱,古书上没有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真正的大师们决不会像今天这样诊金面前人人平等。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中说,如果有患病的人求救,无论是贫贱富贵、年龄长幼、相貌美陋、怨亲善友、内宾外友、聪明愚笨,都要普同一等,如骨肉至亲。要想做到贵贱贫富一视同仁,就不能明码标价,否则如此高昂的费用就会将贫困者拒之门外,普同一等就是一句空话。

古代大医们如何收取诊金?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富贵之人不差钱,可以论功行赏。扁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诊治晋国大夫赵简子的病,得到田地四万亩,以每户耕种40亩计算,也可以算得上千户侯了。他治好虢国太子的尸厥症,就是把一个快被下葬的人给救活了,虢国太子死而复生,还目睹了自己的葬礼,成为当时人人传诵的话题。史书上没有说这次诊疗酬金几何,肯定也是数目不菲。凭着这些奖赏,扁鹊就完全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因此才有可能怀携针具,游走四方,随俗而变,为平民百姓解除疾苦。路过邯郸听说当地尊重妇女,就专治妇科病;路过洛阳,听说当地尊敬老人,就专门治疗耳朵眼睛和关节的毛病;到咸阳城,听说秦国人爱护小孩,就专门治疗儿科病。

千金之诊与千金方

杏林诊病图

穷人出力也有一个很好的例子。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名叫董奉的医生,家住庐山。他常年为人治病,却不接受别人的报酬。得重病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让病人种植五棵杏树;病情不重的人,他给治好了,就让病人种植一棵杏树。这样十几年以后,杏树就有十多万棵了。春天来临,董奉眺望杏林,茂密成荫。他感到十分欣慰,就在林中修了一间草房,居住在此。待到杏子熟了,他对人们说,谁要买杏子,不必告诉我,只要装一盆米倒入我的米仓,便可以装一盆杏子。董奉又把用杏子换来的米,救济贫苦的病人。董奉去世后,“杏林”的故事流传了下来。元代的书画家赵孟頫病危,当时的名医严子成给他治好了,他特意画了一幅《杏林图》送给严子成。后来,杏林春暖、誉满杏林、杏林高手等也就成了人们赞颂医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代名词。

今天,要靠那些把金钱看得比生命还珍贵的富人奖赏无异于与虎谋皮,而在地价比黄金还高昂的年代想拥有一片杏园也只能是痴人说梦。时代不同了,医疗活动的收费也要与时俱进,但有一点决不能改变,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