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医生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又称Buerger病,主要侵及四肢中小动静脉,尤其是下肢血管,好发于男性青壮年,病人中有大量吸烟史者占80%到95%。发病还与寒冷刺激、雄性激素、血液高凝状态、内皮细胞受损等因素有关。 那么吸烟如何导致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呢?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可以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引起血管内膜的炎症,继发血栓形成。其病理生理基础被认为是激活了自身免疫反应,对烟草内某些成分的变态反应导致小血管炎性、闭塞性变化。 吸烟也可能通过非免疫机制起作用,如收缩血管、激活XI因子和激肤系统等,引起血管痉挛,加快血栓形成。
早期,血管壁全层非化脓性炎症改变,有广泛的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和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内膜增生和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内膜增厚并有血栓形成,导致管腔堵塞。 后期,炎症消退,血栓机化,内有新生的细小血管再生,动脉周围广泛纤维组织形成炎症性粘连,常包埋静脉和神经。血栓闭塞形成的同时,可有侧支循环逐渐建立,但不足以代偿血液供应,随着病变反复及加重,最终肢体远端营养障碍造成坏疽或溃疡。患肢端未出现坏疽前戒烟可使病情好转再吸烟后可再度复发。 本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呈周期性发作,临床分为四期。 ①无症状期 ②局部缺血期:因为动脉痉挛和狭窄导致供血不足,表现为患肢发凉、怕冷、有麻木和针刺等异常感觉,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小腿肌肉抽痛被迫停下,休息后疼痛可缓解,再行走一段距离后又发作,称为间歇性跛行。 ③营养障碍期:动脉完全闭塞,仅靠侧支循环维持肢体的血供。表现为随着间歇性跛行距离的缩短,患肢在静息状态下也有持续的疼痛,夜间尤甚,称为静息痛。并且足背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④组织坏死期:动脉完全闭塞,侧支循环不足以代偿下肢血供,发生干性坏疽。上述症状继续加重,病人静息痛明显,夜不能寐。患肢趾端发黑、干瘪、出现坏疽。坏死组织可自行脱落,残端留下经久不愈的溃疡创面。 ★通过跛行距离和跛行时间的测定,可了解动脉血供情况; ★双侧肢体对应部位皮温测定相差2℃以上,提示皮温降低测动脉血流减少; ★肢体抬高试验:病人患肢抬高45°,持续3分钟,若出现足趾皮肤苍白或蜡黄色,感觉麻木和疼痛者为阳性。 ★让病人坐起,下肢自然下垂于床沿,足部皮肤逐渐出现潮红或发绀者,提示下肢动脉存在供血不足。
一般治疗:病人若能绝对戒烟,绝大多数可避免截肢。在该病中,戒烟是所有治疗的基础。患肢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和外伤,局部不作热疗,病程早期阶段多做Buerger运动锻炼患肢,可促使侧支循环建立,缓解症状而保存肢体。
Buerger运动方法:病人平卧,患肢抬高45°,维持1~2分钟,然后双足下垂于床边4~5分钟,同时双足和足趾向上、下、内、外各个方向运动10次,再将患肢平放休息2分钟,如此反复5次,以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每日进行3-4次。
药物治疗:早期轻症病人,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和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对缓解缺血性疼痛,改善患肢血供有一定效果。
高压氧治疗:可提高血氧含量,促进肢体的血氧弥散,改善组织的缺氧程度。
手术治疗:主要目的是增加肢体血供和重建动脉血流通道,改善缺血引起的不良后果。 ①绝对戒烟:在该病的治疗中,戒烟是所以治疗方法的基础; ②疼痛护理:疼痛是病人较为突出的症状,并积极对症处理。早期病人可给予抗血小板凝集药和血管扩张药,如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我静脉滴注前列地尔等,还可用丹参等中药。疼痛较重者可使用麻醉性镇痛药,但应避免成瘾; ③保护患肢:注意保暖,避免防寒,但不能局部加温,对于发生坏疽的部位,应用70%的乙醇消毒后无菌敷料包扎。感染创面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湿敷; ④功能锻炼:适用于患肢尚未发生溃疡及坏疽的病人指导病人进行Buerger运动,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 ⑤手术前准备:做好手术前常规准备,强调严格认真备皮。 关于手术后的护理: ⑴体位:血管重建手术应平置患肢,静脉血管重建手术后卧床制动1周,动脉血管重建手术后卧床制动2周。
⑵功能锻炼卧床患肢制动的病人,鼓励其在床上作足背伸屈活动,以利小腿深静脉血液回流。
⑶病情观察 ①手术后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及切口渗血等情况; ②定期用测温计测量皮肤温度,两侧对照并记录,以观察疗效; ③血管重建手术后密切观察患肢远端的皮肤温度、色泽、感觉和脉搏强度与判断血管通畅度。若出现肢端疼痛、麻木、苍白、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时,应考虑手术部位可能发生血管痉挛或继发血栓形成及时报告; ④若发现伤口有红、肿等感染现象,应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伴有全身感染中毒表现应及早处理。
血栓性脉管炎能否坚持戒烟,将直接关系到本病的预后。并且,吸烟引起的疾病非常多,危害也非常大,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及早戒烟,爱护身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