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邵子心学管窥 《易》顺性命循自然

 王断天崖路 2018-04-12

邵子心学管窥 《易》顺性命循自然

【纲】

《易》之为书,将以顺性命之理者循自然也。孔子绝四从心,一以贯之,至命者也。颜子心齐屡空,好学者也。子贡积多以为学,亿度以求道,不能刳心灭见,委身於理,不受命者也。《春秋》循自然之理而不立私意,故为尽性之书也。

【目】

《易》顺性命之理,循乎自然。孔则至命,故无意必固我,从心顺矩而贯於一。一即太极大原,命所由立处也。颜子则好学,故心不违仁,屡空安命,无间於道,盖学圣而几矣。子贡独不受命,未能望颜,学务多积,道以亿中,犹任知数,故不能刳灭私见,委身任性命之理也,殊违自然。孔子作《春秋》循理不立私意,纯任自然,故《春秋》谓性命之书,与《易》同旨。

【管窥】

邵康节认为,《周易》这部著作,阐述的是顺应性命之理遵循自然的道理。孔子绝四(无意勿必)从心(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一以贯之(吾道一以贯之),这是知天命的人。颜回心斋(见《庄子·人间世》)、搞投资总是失败(回也其庶乎,屡空),这是好学的人。子贡认为学习就是积累更多的知识,每次投资都发财(赐不受命,而货殖焉,臆则屡中),但他求道时不能放下执见,不能把身心交给性命之理,所以是不受命的人。《春秋》遵循的是自然之理,不建立私意,所以是尽性的著作。

邵子后学补充说,孔子一以贯之,这个一就是太极、大原,是性命建立的地方。颜回好学,心不违背仁,投资失败还能安于命运,已经无限接近于道了。子贡太会赚钱,不敢把身心交给道,比起颜回来就差远了。孔子在编辑《春秋》时,遵循自然之理,不建立私意,所以《春秋》和《周易》一样,都是谈性命的书。

邵康节毕竟是理学家,虽然这是《心学》里的一篇,但还是要谈理,并且一下子谈了两种理:性命之理、自然之理。此外,邵康节对比孔子、颜回、子贡这段话,多多少少和孔子师徒厄于陈蔡时颜回安慰孔子的那些话有些类似。哈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