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面子”需讲究

 憨痴呆 2018-04-12
 
 

素纸扇面


扇面是清风徐来的主要载体,为了使持扇者在感受到丝丝凉意的同时不失文雅,我国古代制扇师傅们在有限的工作条件下,仅凭手上的感觉以及多年的制扇经验,制作出一幅幅经受住时间检验的上乘扇面。


半圆洒金扇面

 

手工做出一把精品的折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规整,做到了这一点,才能进行后面的步骤,而规整恰恰是最难的。首先是折好后上顶为标准方形,端端正正,沿边和每一折棱边都要整齐划一,档孔居中或统一偏侧;其次是开合自然,硬度、厚度、切度、光洁度等平和适中, 符合人意;再次是胶矾石蜡等工艺处理,不偏不倚,不滑不滞,恰处最佳书画状态。

 

真丝鱼子金扇面


就材质讲,纸扇面占有折扇扇面的绝大部分,其中包括宣纸、牛皮纸、 漆纸等一般材质, 也有以高纯度桑蚕丝缎面合成的纸张等特殊材质。除此之外,也有绢、丝绸、棉布等其他材质; 更有少数直接以扇骨制材料如象牙、牛角、紫檀、楠木等珍贵材料制作的,往往这些珍贵材质的扇面也是收藏家的至爱。


真丝雨夹雪金扇面


工艺上来说,纸扇面主要为素面。素面的种类繁多,像是金面、瓷青、珊瑚、格景等等,为的就是给后来者以选择和加工的空间。明代重金面、轻矾面,传世明人书画扇面,金面占绝大多数;清代金面、矾面均等,且逐渐矾面多于金面,金面亦以冷金为主,即今常见的洒金、雨夹雪扇面,偶见重金者,乃藏家特定所制。


泥金瓷青纸扇面


清末民初,出现了金、矾“格景”扇面。(即一面之中,由金面与矾面相隔分成三格、四格,可由几个书画家同扇染翰,各占一格。一扇在手,各家齐备。)其实苏州折扇大多数都是素面,体现出一种清雅静谧的风格。


金、矾景扇面

 

就金扇面而言,就有泥金、屑金、洒金、冷金等不同的制作技术,当中的制作手法也各不相同。其中,泥金在唐代开元、天宝时期就已被使用。泥金的制作工艺是从金箔开始的,首先要把黄金打成金箔,金箔要薄要烂, 这样制作出的泥金才够细腻。


单面佛赤泥金


如《吴县志》中记载,苏州金宿制作,又俗称 红飞金。每张三寸三分见方,每两黄金能制 2319张,并有大赤佛赤  田赤 三种深淡各异的色彩。又根据《芥子园画传》的记述,泥金制法,是以手指蘸胶将金箔粘入碟内,用第二指团团磨拓而成。总之,泥金是将金箔或金粉和胶成泥状,故名 泥金。用它涂饰在白扇面上,便制作成了泥金扇面。


雨金扇面


而屑金、洒金、冷金等,和泥金的区别仅是工艺上的不同。例如,先在扇面上施胶, 然后将金箔以小片密集状洒在扇面上,成雨夹雪洒金面,称为  “屑金”  “  雨金;将大片分布在扇面上如雪片者,称为片金 洒金;全部布满金者,称为冷金; 一面是冷金,一面是白面的,则称之为半金”……


泥金扇面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