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幽山扇话 金笺

 liangdatushu 2018-06-14

 

幽山扇话(四) <wbr> <wbr>金笺
清  黄山寿、林红玉  泥金笺

 

日前,博友苹果脆脆甜发一扇文,绍介其姑姑所赠的扇面,见之,设色金笺、南田没骨,洵为佳。

翠翠小妹在回复中要求书生评说此扇。恰巧,我喜藏金笺成扇,扇斋搜罗了近三十柄。今有暇,扇话金笺一回,权作答言。

翠翠小妹,书香门第,祖传之扇堪珍。此扇为金笺扇,清代吴门画派传人周陶斋写花卉,画风袭恽南田没骨法,秀韵天成,清雅可人。画于晚清辛卯年,即1891年,距今已百余年。陶斋虽名头不大,但在张鸣珂《寒松阁谈艺琐录》中,对其画有较高的评价,读其扇,感所评不虚。

其实,准确地说,陶斋此扇应为泥金扇。金笺扇含泥金、洒金、填金等。洒金又有片金、雨金、雨夹雪之分。片金又称冷金。雨金别称屑金。

所谓泥金者,指在扇面纸张表面满贴金箔,通体饰金。当然,经十余载藏扇道途,我以为此说法不甚周全。除金箔外,还有一种在扇面纸张上满贴金粉的,也应归泥金类。

相对于泥金而言,洒金者,金箔抛洒在扇面纸上不均匀、不满盈了。凡片状小金箔吹洒在扇面纸上,不整齐,大体均匀者,谓“片金。”凡片状小金箔均匀地喷洒在扇面纸上,状金色小点,即“雨金。”凡片金、雨金在同一张扇面纸上兼有,是“雨夹雪。”

填金,是我国雪景扇面的独创。作雪景,大多以淡墨渲染的留白之法出之,然而,凡以金代淡墨与留白者,当为“填金。”

翠翠小妹的陶斋扇,通体饰金,美仑美奂,应属泥金金笺。昔年,我藏得一柄清代黄山寿、林红玉的坤扇,也是泥金笺且牙骨、青绿,当为绝配。泥金金笺,画大青绿山水,金碧辉煌的效果尤为令人心喜。斋中所藏清咸丰年间毛祥麟《春山渡晓图》成扇,是一柄雨金扇,画于1851年,品相一流,金箔泛红,棕竹金丝,山水细腻,喜煞我辈。民国周錬霞、吴青霞等八大才女扇,属片金、雨金兼之,曰“雨夹雪”类,扇面美若才女,画、书与面、骨契甚,让我心仪。清代费以耕的仕女扇与民国陈小舟的雪景扇,均系填金笺,冰清傲雪,才子佳人,仿佛远离红尘,清纯一生。

我喜爱酒金笺,它富丽雅驯。上等的旧洒金笺,大多是御苑清玩。唐鲁孙先生在《扇话》中也云:“洒金要细密匀称,块金要金滕光莹,不简不繁,这种扇面多半是御苑清玩。”

先生对洒金笺的品鉴,如今已可作为当下藏扇人判定洒金笺优劣的标准之一。

金笺扇面,非俗工能之,无极高的艺术修养而涂之,往往会糟蹋金笺。著名画家胡佩衡先生在《画扇丛谈》一书中言:“金笺扇于粉拭后,再以大绒遍拭之。用笔不可重描,描则金易脱落。故于皴山极感困难。稍不留意,有重复之笔,或皴法太乱,纵为修饰,立即模糊。无论如何补救不能美观矣。渲染笔宜轻速,一次即可,否则模糊之处更甚。金扇墨画及青绿为宜。浅绛之著色反觉暗淡,因汁绿与赭石,与重色相混也。又有一面洒金,一面素纸者。其素纸之性质,与普通素扇原料不同,性质最滑,笔难沉著,不若作画于洒金而为愈。”

佩衡先生一席金笺画论,不仅是书画家书画金笺之圭臬,而且也是藏扇人鉴赏金笺扇真赝、优劣之标准。

正囿于金笺质贵、画难,且俱清雅与富丽为一体,故其价值甚昂,亦不难想象矣。至于年代久远,金箔红润,当可断代,博友自会悟之。

信笔一叙,陋言一地,翠翠小妹谅之!

幽山书生写于甲午初春

 

幽山扇话(四) <wbr> <wbr>金笺

幽山扇话(四) <wbr> <wbr>金笺
苹果脆脆甜家藏  清  陶斋  泥金笺

 

幽山扇话(四) <wbr> <wbr>金笺

幽山扇话(四) <wbr> <wbr>金笺
清  毛祥麟  雨金笺

幽山扇话(四) <wbr> <wbr>金笺


幽山扇话(四) <wbr> <wbr>金笺
民国  周錬霞等  雨夹雪笺(片金、雨金兼之)

 

幽山扇话(四) <wbr> <wbr>金笺

幽山扇话(四) <wbr> <wbr>金笺
民国  陈小舟  填金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