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耳鸣是一种“警报”?哪种耳鸣应重视?

 微笑如酒 2018-04-12


来源:医学之声 作者:方锐华


耳鸣指自觉耳中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



来自朋友的一个小故事,听着她跟我诉说耳鸣这个事:


清楚的记得高中时期,由于学习压力大,面临着每天大量的考试袭击以及父母老师压力的我,为一次重要的竞赛考试,每晚挑灯夜战,可能由于考试的重要性,每晚辗转难眠,终于在考试前夕,突然我的右耳开始有蜜蜂嗡叫声,刚开始的我以为是耳机佩戴时间长引起的,并不在意。在安静的时候,我的右耳嗡嗡声越发清晰,我开始彷徨不安,我不停牵拉耳朵,拍打耳朵,我开始想象是否有虫子跑进去耳朵内,那晚除了耳边的嗡嗡响陪伴着我,还有恐慌,失眠。。。随后我去医院求助医生,我告诉医生我耳朵里面是否有昆虫,医生开了药让我服用一周,并慢慢的跟我讲这个病的来由,我的恐慌也随着而散,耳鸣伴随了我半个多月,让我记忆尤新!


耳鸣指自觉耳中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古印度人认为,耳鸣是因耳内有小动物居住,动物间发生斗殴而致耳鸣,耳鸣患者自觉耳内嗡嗡响或蝉鸣状。耳鸣可发生于年轻人,老年人,小孩;突发性耳聋可有耳鸣;梅尼埃病可有耳鸣;药物中毒可有耳鸣;耳硬化症可有耳鸣;听神经瘤可有耳鸣,精神焦虑失眠可有耳鸣。耳鸣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出现,但耳鸣变幻莫测,它发生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尽相同,它是一个“警报”,或许预示着其他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需警惕!


虽说耳鸣机制尚不明确,可有众多原因引起,无特效药物治疗,是一个世界难题,耳鸣是一个谜,但耳鸣有时是疾病的“警报”,我们可尽早干预。以下耳鸣常先于其他症状前发生,这无疑是一种“警报”。


(1) 单侧耳鸣可能是该侧听神经瘤、桥小脑角肿瘤的先兆症状:


(2) 波动性耳鸣可能提示颈动脉瘤、静脉球体瘤或颅内血管病变。


(3) 先双侧耳鸣,继而听力减退,对某些正在接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能是药物性中毒的危险信号,应立刻停药。


(4) 青年(特别是女性)耳鸣,可以是耳硬化症的最早症状。


(5) 梅尼埃病患者,耳鸣出现或原有的耳鸣出现改变,可能是眩晕发作的先兆;在眩晕发作后有一侧耳聋时,一般同时伴有该侧的耳鸣,这种耳鸣有随着听觉变化而变化、随着眩晕的发作而波动的特征。


(6) 贫血、高血压患者出现耳鸣或耳鸣突然加重时,表明病情恶化,应警惕。


(7) 耳鸣还可以是心脏病发作的前驱症状。  


(8) 有些耳鸣早期明确病因,如耵聍栓塞、分泌性中耳炎等,治疗后耳鸣会随之消失。


因此,日常生活中应重视以下几种耳鸣:一直持续的慢性耳鸣、日益加重的慢性耳鸣、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耳鸣、搏动性耳鸣。


有些耳鸣随着我们环境以及压力改变,我们可自行调整自行治疗。


(1)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里,会产生听力下降、耳鸣,要注意防护,减少噪声源,佩戴防护耳罩、耳塞等。在噪声环境下的高位人群(工作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出现耳鸣,应调换工作环境。非职业人员不要长时间、大声量的在嘈杂环境中戴用MP3耳机。  


(2)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身体疲惫状态时,易出现或加重耳鸣。这时应适当调整工作节奏,放松情绪,转移对耳鸣的注意力。  


(3)有服用氨基糖胺类抗生素等药物(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过程中出现的耳鸣,须立即停药。咖啡因和酒精常可以加重耳鸣。吸烟使血氧下降,而内耳毛细胞又是一种对氧极敏感的细胞,缺氧会对毛细胞造成损害。因此要改变这些不良习惯。


当你出现耳鸣时,日常生活中如何自治呢?对耳鸣的小窍门有哪些?


(1)始终让自己处在有一定背景声的环境,可以打开电视、收音机等。避免待在过于安静的环境。


(2)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转移对耳鸣的注意力。


(3)睡前听瑜伽冥想音乐,既可以减轻耳鸣的感受,又可以提高睡眠的质量。当耳鸣影响你入眠的时候,在你的枕边放一台小收音机或者录音机,听舒缓的音乐、新闻、自然音如源潺潺流水声,会有帮助。


(4)向家人倾诉,寻求理解、支持。避免焦虑,紧张。生活保持愉快心情,少生气。


耳鸣并非耳内有昆虫鸣叫,耳鸣是疾病的警报,耳鸣是你精神压力、失眠的表现,耳鸣使人恐慌,但我们需积极重视,否则耳鸣常与耳聋相伴,可引起听力下降,并长久性耳鸣可能,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