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犹太人在上海的故事/西行文化

 RK588 2018-04-13


70多年前,纳粹疯狂迫害、屠杀犹太人,世界上很多地方都对犹太难民关上了大门。大批从纳粹屠刀下逃生的欧洲犹太人远涉重洋来到上海。上海成了犹太难民的“诺亚方舟”,其接受的难民超过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新西兰五国所接纳犹太难民的总和。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时至今日,还有许多犹太难民及其后代来到上海,探寻这块曾收留过他们父辈的土地。(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1937-1941年,大批从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逃出的犹太难民从西伯利亚辗转逃到日本神户。因日本政府拒绝,想去美国、加拿大的犹太难民先后来到了上海。

 

上海是二战中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不用签证或任何官方文件就能入境的地方。2万多名犹太难民在大屠杀期间逃到上海,上海人民把自家大门连同自己的心扉向这些难民打开。这里是安全的避风港,他们其中一些人在战争结束后还逗留了许多年。'

 


舟山路是当年犹太难民隔离区最繁华的街道,至今还保留着许多犹太风格的建筑。住在那里的几位老人,都对那段犹太人住在这里的历史耳熟能详,还表示很喜欢这些老房子。据这些老人回忆,当时与隔离区犹太人杂居的上海民众友好而善良,他们让出房间安置犹太难民居住,帮助他们寻找临时工作,借给他们一些生活用具,霍山路小学接收犹太难民儿童进校读书等。

 

上海的犹太社团是远东地区最大的犹太社团,他们设立了自己的办事处,修建了犹太会堂、学校、医院,成立了各种俱乐部和商会,并创办刊物,成立政治团体,甚至还拥有自己的一支部队。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曾经邀请犹太人在中国江苏省的苏锡常地区建立犹太国,终于没有实现。试想一下,在这个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建立一个强硬的犹太人国中国,是什么情形?

 


与有强烈排犹、反犹传统的欧洲相比,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对异族历来以和为贵,中华民族宽容、礼让的传统美德,使来到上海的犹太难民得以远离敌视与迫害,在宽松的环境中生活。

 

二战期间在上海生活了10年的俄罗斯裔犹太老人萨拉,对中国人的宽容与善良由衷地赞叹。萨拉说,“从中国人那里,我们学到了很多优良的品质。中国人谦虚礼让,尊老爱幼,不管有没有受过教育,他们都那么彬彬有礼。中国人对人一视同仁,我想象不出犹太人还能在别的地方像在中国一样生活得自由自在。”

 

怀着对中国美好的感情,一些避难上海的犹太人参加了中国抗日战争,并与中国人民结下深深的战斗友谊。奥地利医生雅各布·罗生特1939年逃难到上海,两年后化装成一个德国传教士,来到中国山东抗日根据地,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被中国人尊称为“奥地利的白求恩”。

 

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日本当局将沪上的英美人士视为'敌国侨民',并将他们关押在上海郊区的集中营内。纳粹盖世太保驻日本首席代表梅辛格来到上海,向日本当局提出屠杀犹太人的'上海最后解决'方案。该方案因德日之间的分歧未能实施。

 


1945年8月,日本投降,9月3日,虹口犹太人隔离区正式撤消。对于上海犹太难民而言,战争终于结束了。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犹太难民想要进入欧美国家还是非常困难的,到1946年只有少数人能够离开上海。直到1947年欧洲的大门才为犹太难民敞开,于是有不少人就回到欧洲去了,到了1948年美国允许全世界的犹太人可以进入美国,许多犹太人就开始离开上海到美国去了。

 


二战中有600万犹太人在欧洲惨遭杀害,而迁移和逃亡来到上海的2.5万犹太人,除了病老死亡外,其余的都奇迹般地生存下来了,而且还出生了408人。他们被称为'上海牌'犹太人。其实,那些战争结束后离开上海返回家园的犹太人,那些因为上海而延续的犹太人的血脉,一直将上海当作自己的家,把自己当做'上海牌'犹太人。

 

犹太商人哈同

哈同(Silas Aaron Hardoon,1851年-1931年6月19日)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上海的一位犹太裔房地产大亨。他曾建造哈同花园。

 

苦难的少年

1851年,哈同出生于巴格达。他幼年生活很苦,靠拾破烂、拣煤块为生。

1872年,哈同只身从印度东来香港,其过程非常艰难并经历了生死考验,第二年转到上海,在沙逊洋行供职。到上海的时候,哈同不满24岁,怀揣着6块银元,但这个年轻的犹太人天生具有好奇、冒险和奋斗精神。他在沙逊洋行的第一份工作是门卫兼清洁工。此时,哈同以同样是犹太人的老板沙逊为自己的人生榜样,并立志自己的人生目标是超过沙逊。

 

传奇的姻缘

哈同夫人名俪蕤(Liza),号迦陵。罗迦陵自称是中法混血。父亲是法国侨民路易·罗诗。母亲沈氏,原籍福州闽县。1864年罗迦陵出生在上海县城内九亩地。不久父亲回法国,六七岁时母亲也去世,由他人抚养。虽然识字不多,但聪明伶俐,机智多谋。为生活所迫,曾经做过外侨女佣,卖花女,阅历也很丰富,在逆境中自强不息,学会说英语和法语。

 

在哈同未发迹时,见到了罗迦陵,认定这个小姑娘有助男运,哈同对同乡说:此生立志要娶这个中国姑娘,并因此赚钱动力剧增。在哈同获得第一桶金的第一时刻,果然实现了自己的誓言,在烟花巷中找到罗迦陵,娶其为妻。

 

风险投资

真正给哈同的事业带来巨大转机的是中法战争。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在老将冯子材的率领下,接连挫败法国侵略军的攻势。这些胜利让中国人民欢欣鼓舞,上海的洋人却坐不住了,他们认为,中国打败法国后自然就会清理他们,于是纷纷逃离上海,上海的房价因此暴跌。哈同也想去香港躲避一下,而他的新婚妻子罗迦陵却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并把自己的首饰卖掉,劝说丈夫倾其所有用于购买房屋土地。



这是一场可能倾家荡产的赌博,但是哈同赌赢了。清政府在军事上节节胜利的情况下“不败而败”,“洋大人”们又纷纷回到上海,“十里洋行”恢复了繁荣。哈同则名利双收,他购买的房产,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东路一带,后来逐渐发展为上海的商业金融中心,在数年间地价上涨千倍以上。哈同从此成为犹太“炒房团”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并被人称为“远东首富”,声望果然超过了老东家沙逊。

 

爱俪园

1901年,罗迦陵聘请金山寺“乌目山僧”黄宗仰,策划兴建私家园林。于是,在一片近乎废墟的土地上,平坟地、掘湖池、堆假山、修桥铺路、营造房屋,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一座中西结合的“海上大观园”拔地而起。

 


1909年,爱俪园花园扩建,由最初占地50余亩扩至300亩(20万平方米),主要分为“大好河山”、“渭川百亩”、“水心草庐”三大景区,辟有“冬桂轩”、“挹翠亭”等83景。爱俪园的园名起因是由哈同夫妇名中各取一字组成(哈同名欧司.爱,她的中国妻子罗迦陵,字俪蕤),不过老百姓却习惯称之为哈同花园。

 


爱俪园是哈同夫妇长期居住的地方,也是当时上海社会名流和政界要人经常聚会的地方。近代的历史名人孙中山、蔡元培等人都曾来过园中,辛亥革命后中山先生从海外返国曾在爱俪园小住,之后到南京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章太炎与汤国黎女士的婚礼,也就在园中著名的天演界举行;而护国运动的功臣蔡锷将军,在东渡日本就医之前曾在园中养病。抗日名将何应钦,以及后来不少青年才俊、名媛淑女也受过园内资助。

 

仓圣明智大学

哈同夫妇热衷于中国古典文化,还在园内开办了仓圣明智大学,这是一所从小学到大学的全日制学校,学生的膳食、住宿和学杂费全部由园内提供。课程则侧重于中国古代文字、古董和典章制度,聘请的学者包括王国维、章一山、费恕皆、邹景叔等。他们还曾出巨资收集河南安阳出土的大批甲骨,并请著名学者罗振玉等在爱俪园进行整理,所以中国的不少甲骨文专家是从这里走出去的。国画大师徐悲鸿也是其学生。

 


哈同夫妇没有亲生子女,由哈同领养了11名外国孤儿为养子女。罗迦陵领养了9名中国孤儿为子女。中国儿女一律姓罗,外国儿女统姓哈同。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期,有一个全国举国皆知的世界乒乓球冠军庄则栋,其父娶的第一任太太就是罗迦陵的养女。罗迦陵嫁女的重要理由是认定庄父这个当时还是乡巴佬的男人是一个有福之人,其子将有状元命。果不其然,庄则栋在乱世中多次获得世界冠军。

 

1931年6月19日,哈同在爱俪园病故,享年80岁。可谓前20年苦难,再20年奋斗,又20年享受,后20年慈善。

 

1949年,乔治逃往香港。新中国成立后爱俪园收归国有,在原址上建造中苏友好大厦(即今上海展览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