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包裹小宝宝正确方法,如何包裹小宝宝

 行在今天 梦在明天 2018-04-13

  小宝宝出生之后,我们一般会将新生儿包裹起来,小宝宝们非常的喜欢这种被包裹的方式,小宝宝们会感到非常的安全。那么我们该如何包裹小宝宝呢?包裹小宝宝的时候要注意哪些误区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包裹的相关知识。

包裹小宝宝正确方法,如何包裹小宝宝     三联

三联育儿知识配图

  1、包裹妙用

  孩子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特别是神经髓鞘尚未形成,外面有声音、摇动的话就有很大的几率发生全身反应,就像受到“晾吓”,然后就会睡不好。包裹孩子的话,能够减少他由于刺激带来的反应。孩子一个人睡觉,有时候裹着也会感觉冷,将孩子包裹起来,能够让在一个暖和的感受中睡着。新生孩子身体柔软,不能抬头,抱的话要小心翼翼额,尤其是喂奶的时候,特别不方便,把孩子包起来可以一下子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可以看出,给孩子“打包”世多么有必要。并且如何包裹孩子也有很大学问,包裹得好,孩子长得好,可是万一包裹得不科学,孩子受罪不说,健康也会有影响。

  2、包裹误区

  专家这样说:传统的“蜡烛包”的包法对新生孩子其实是不好的。

  民间有一种沿用很久的包裹方法,就是强制性地把孩子的双臂、双腿顺直,接着完全把孩子裹起来,接着把孩子捆成形如蜡烛的小包,我们可以叫他“蜡烛包”。“蜡烛包”虽然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可是除了保暖还有很多状况,大家要照顾到孩子的自然体位,让孩子可以正常活动和发育。

  “蜡烛包”对新生孩子其实是不利的,让孩子的胸口动不了了,终究会影响肺和膈的活动和功能,肺不好的话,孩子的呼吸也会不好,使肺部抵抗力降低,也许就是造成肺部感染,并且也会压迫腹部,对于消化功能就会造成影响,使新生孩子老是会不想喝奶。

  四肢活动受限,对于四肢骨骼、肌肉的发育很不好,孩子行动会不好。特别是有些老人习惯用一床小的棉垫子,将孩子伸直的两下肢包起来,然后去带子扎着,觉得这样子孩子就不会有“罗圈腿”。但是,如此一来会造成新生孩子髋关节脱位,时间一长还会影响髋臼的发育。并且,包裹太紧,容易出汗,刺激皮肤,使汗腺口堵塞,发红,皮肤会红肿。初生孩子他自己会有想要的姿势,手成“W”状,腿成“M”状,而“罗圈腿”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D和钙造成骨骼病变,和外部是没有关系的。

  3、正确包裹法

  包裹孩子是比较麻烦的,特别是新生孩子,新生孩子身体非常柔嫩,小脖子也是软软的,四肢又呈强硬的屈曲状,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所以,作为新爸爸,最好如何行动呢?大致方法如下:将柔软、通气性强的四方形薄棉被或布单平铺在床上,将孩子的身体顺着被包的对角线放置,两个腿成人心自行,可以是髋外展外旋的自然姿势,如此一来股骨头正就在髋臼的中心,髋臼和股骨头的骨骼都能够发育好,把尿布放在孩子的臀下,再将身体一侧的被角折过来盖住孩子的肚子,两边都往中间折,在背后汇总,裹紧是可以的,但是千万不要用带子捆绑。

  4、注意事项

  包裹时不要强制改变孩子的自然体位,这样子孩子会动不了。在包裹外面捆绳时,不要太紧,最好包裹不被孩子蹬脱就行。捆绳处不要在孩子手臂周围,不要影响孩子自由伸展弯曲,让孩子触觉发育正常。

  小宝宝们喜欢被包裹着,包裹得好,孩子长得好,但是如果方法不当则会威胁到宝宝的健康,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