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即我们所称的下尿路感染,可分为急性膀胱炎和频发性膀胱炎两种,肾孟肾炎时常合并膀胱炎。主要表现为小便次数特别多,尿急、难以控制,尿痛以及下腹部不适,一般无明显寒颤、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约30%的病人有肉眼血尿,查尿常规可有白细胞、脓尿和(或)血尿。应注意,即使尿无白细胞,但有症状者尿细茵培养时尿含茵量≥105/毫升应诊断为尿路感染。部分膀胱炎患者尿中的细菌未经治疗而自动消失,在7~10天内不治自愈。 药物治疗: 1.磺胺甲基异恶唑+甲氧苄氨嘧啶+小苏打片: 因膀胱炎致病菌多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即大肠杆菌感染,磺胺类抗菌药磺胺甲基异恶唑主要针对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甲氧苄氨嘧啶又是磺胺增效剂,两者联合可大大增强抗菌疗效,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小苏打片即碳酸氢钠能够碱化尿液,减轻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同时可预防因应用磺胺药物而引起的尿路结晶。因此,上述药物联合适用于首次发生的下尿路感染,应用3天,治疗效果理想,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医疗费用较低。但必须于停药后6周内复查尿菌落数,以防复发。 2.阿米卡星+头孢曲松钠: 阿米卡星即丁胺卡那霉素,属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肠杆菌科和葡萄球菌属都有良好的抗菌作用,但应注意其对耳、肾的毒性和神经肌肉的阻滞作用。头孢曲松钠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和阳性细菌、特别是对肠杆菌属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且基本无肾脏毒性,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有交叉过敏现象,必要时需皮试。上述两种药物联合以不同的方式杀灭细菌,增强抗菌活性,有相加作用,是良好的搭配,适用于较严重的下尿路感染。 3.妥布霉素+哌拉西林: 妥布霉素为另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肠杆菌科和葡萄球菌属都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耳毒性较其他同类抗菌素稍低,但仍有肾毒性和引起神经肌肉麻木的作用,一旦出现立即停药。哌拉西林为半合成广谱青霉素,对革兰氏阴性菌有较强的作用,与妥布霉素合用有协同抗菌作用,应用较广泛。上述药物适用于较严重的下尿路感染,仍要采用3天疗法,后复查,以免复发。 健康处方: 1.多饮水,保持2~3小时一次排尿,因为排尿本身可冲刷尿路,不利于细菌繁殖。 2.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保持会阴及肛周清洁。 3.尽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及行膀胱冲洗。 4.适当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受凉,预防感冒。 5.膀胱输尿管反流病人,应每一次排尿后数分钟再重复排尿一次,即养成“二次排尿习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