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之口渴

 刘昌卫健康之源 2018-04-14
​1 太阳病篇之口渴
太阳主表,外邪入侵,多从表入,故太阳病多为表证。然而在太阳病引起的口渴中,亦涉及太阳温病的口渴、太阳腑证的口渴,表证经发汗后津伤所致口渴。因此,审证的要点在于首先辨识寒热;其次外感过程中需注意疾病是否已有入里的趋势,体内是否有水饮的聚集,如有水饮聚集,水饮所停在何部位;再次以汗法治疗外感时须注意: 不可汗不得法,过汗伤津,否则患者自身病未除而正气已伤。本篇将从太阳病的这三大证候来探析口渴。
1.1 温病伤津 《伤寒论》第6条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在这里,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伤寒论》第2条、第3条、第4条、第5条所提及的内容中,无论是中风还是伤寒,这些太阳病的表证均不引起口渴,所以如果疾病发展到了口渴的程度,一定是传到阳明或是少阳,邪气入里而化热,煎灼津液。
温邪虽起于表,但其热变最为快速,与风寒之邪的性质截然不同。温邪之恶寒的时间短暂,程度轻微,很快便会消失,又因温邪易煎灼津液,所以起初就会有口渴。故临床对温病伤津之类症状诊治时应与风寒之邪的治疗加以区分,首推辛凉解表之方,配以益阴生津之品,如银翘散。忌用艾灸、瓦熨之类的火疗法发汗,避免火上加火,热甚伤津,耽误治疗。此类口渴在后世温病学家的医著中得到了补充和发展。
医案选录:“某二十,脉数暮热,头痛腰疼,口燥,此属温邪。连翘、淡豆豉、淡黄芩、黑山栀、杏仁、桔梗”。
温邪伤阴,体内热盛,津液亏损,故而脉数口燥,用辛凉轻剂缓解,方用银翘散加减。
1.2 肺失宣降 《伤寒论》第115条曰:“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由此条“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可以看出此时邪伤皮毛,体表有邪。肺为娇脏,外合皮毛,体表之邪易伤及于肺,且肺主治节,朝百脉,脏腑之华盖,有通调水道以利三焦之功。肺失宣降,则水道通调必受影响,津液易于凝聚,难以运化输布,导致外有啬啬恶寒,内有大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医案选录:“谢积劳伤阳,卫疏,温邪上受,内入乎肺。肺主周身之气,气窒不化,外寒似战栗,其温邪内郁,必从化热。今气短胸满,病邪在上,大便泻出稀水,肺与大肠表里相应,亦由热迫下泄耳。用辛凉轻剂为稳。杏仁、桔梗、香豉、橘红、枳壳、薄荷、连翘、茯苓”。
本案从内容看对口渴的辨证施治有几点值得学习:①辨病证,外寒似战栗,其温邪内郁。此乃真热假寒证;②辨病位,温邪入里而化热,无论是伤及胃阴还是肺气等,皆可能引起口渴,因此辨证重点要把握病人气窒不化,气短胸满,用药以治肺为要;③看整体,大便虽泻出稀水,然而并非脾虚寒湿,而因肺热迫下所致,如此方能从根本上治疗病者。

1.3 汗出津伤 《伤寒论》第71条曰:“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愈。”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胃又被称为水谷之海,对全身的津液输布调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太阳病用汗法,发汗太过,汗出而体液少,则会导致“胃中干”,进而出现口渴。对于此类病症的治疗,伤寒论原文示:“少少与饮之”,喝一些水来缓解胃燥,调和胃气。但若胃燥严重,喝水无法缓解,则当益阴生津,以白虎加人参汤,玉女煎,或用人参乌梅汤酸甘化阴,佐以黄芪、甘草、山药等益气固护胃阴。
医案选录:一男子溃而烦渴不安,以圣愈汤二剂而宁,以人参、黄芪、当归、地黄四剂渴止,以八珍汤二十剂而愈。
大抵溃后有此证,属气血不足,须用参、芪补气,当归、地黄以养血。若用苦寒之剂,必致有误。
本病患者疮疡出血而渴,身体正气已虚,阴分被伤,虽有烦渴不安,但不可误用寒凉之品。治当益气生津,以人参、黄芪诸药补气,胃阴和则津自生,口渴自愈。
1.4 太阳蓄水 《伤寒论》第71条曰:“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第72条曰:“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71条之“消渴”是形容口渴较甚,饮不解渴,这是症状,与后世消渴病症不同。《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蓄水,导致小便不利,津液不行,引发口渴,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从根本上论治:本病脉浮微热,提示外有太阳经证,而内兼有膀胱气化不利,治当发汗而利小便,方用五苓散等缓解。
医案选录:王洪图治青年男性“无排尿感案”。患者无排尿感3a。因游泳后出现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继之腰胀痛而无尿排出,经查为双侧输尿管不通,确诊为肾盂积水,行手术治疗,术后3a始终无排尿感,每隔2h以手按压小腹被动排尿。刻下患者腹满不知小便,口渴,脉略浮,四季均无汗出,皮肤干涩,尿如米泔,显微镜下可见脓球满视野。辨为“膀胱蓄水”证,用五苓散加麻黄。处方: 茯苓10g,猪苓10g,白术10g,泽泻10g,桂枝8g,麻黄粉(冲服)1g。4剂后口渴去,微汗出。10剂后,即能正常排尿,尿色已清,镜检有白细胞5-10个。原方倍量为散剂调理,3个月后康复如初。
作者按:患者多年无排尿感,腹满不知小便,因其膀胱气机不畅导致水液停留腹中,下焦蓄水,无法排泄,小便不利。下焦停水无法上承输布全身,故而皮肤干涩,口渴。故治当化气利水,以五苓散疏通膀胱气机,则小便自通,全身津液得以输布。
1.5 外寒里饮 《伤寒论》第40条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而发热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风寒束表,水饮内停,水停则气不化,气不化则津不升,津不升则口渴。
医案选录:顾某,女,56岁,工人。肺气肿多年,天寒辄发,近来胸闷气短,发热恶寒,体温:38.0 ℃,咳嗽有黏痰,烦扰羞明,口干思饮不多,脉浮弦略带滑,舌苔薄白。脉证结合,与《金匮要略》肺胀近似,以小青龙加石膏汤法: 蜜炙麻黄3g,川桂枝5g,炒白芍9g,鲜生姜3片,肥大枣12g,炙甘草4g,光杏仁9g,五味子4g,捣干姜2g,北细辛3g,法半夏9g,通草4g,生石膏30g,服5剂,得微汗,热胸板,呕痰气短均较好,口干思饮次数亦见减少,体温37.4 ℃,肺之郁热宿饮,已有宣化之机,效不更方,原方再进5剂而愈。
患者原有肺气肿,感受风寒后,极易导致风寒发热,体内肺气肿多年,风寒入体,寒凝气滞,则痰饮易聚集胸口,津液不布,所以气短口渴。原方小青龙汤本有温肺化饮之功,方中加入石膏,配伍麻黄以开泄肺郁,除烦止渴,故而药到病除。

2 阳明病篇之口渴
阳明经属肠胃,胃为水谷之海,故阳明经多气多血;肠胃属里,故阳明病多为里证。导致阳明病的成因一般分两种:一、阳明经自身的邪气传入脏腑以致水谷不化而聚集;二、外邪在太阳经未解而入里传入阳明,伤及至肠胃。《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云:“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实”即邪盛之意。而口渴在阳明经的辨证论治中是一重要的证候,因外邪入里而化热,里热炽盛,煎灼胃中津液,故阳明病常常伴有口渴。因此了解阳明口渴在临床上对治疗大有裨益。
2.1 脏腑热盛 《伤寒论》第222条曰:“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条承接221条,此时热邪已从上焦传入中焦,热盛而伤胃阴,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胃阴受损,气血生化受损,津液不布,则口中必然生渴。辨证分析此为脏腑热盛,大渴,大热,当属白虎加人参汤证。
医案选录:江应宿治岳母年60余,六月中旬,劳倦中暑,身热如火,口渴饮冷,头痛如破,脉虚豁,二三至一止,投人参白虎汤,日进三服,渴止热退。头痛用白萝卜汁吹入鼻中,良愈。
六月中暑,暑必伤气,气分热盛,易伤胃阴,所以身热如火,口渴饮冷,辨证为阳明气分热盛,投方白虎人参汤益气生津,效果显著。
2.2 经中热盛 《伤寒论》第202条曰:“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此必衄。”这条一样是描述阳明热盛,但却要与脏腑之热加以区别,此条的辨证要点在于“但欲漱水不欲咽者”,阳明脏腑热常伴有大汗,大热,大渴,饮不解渴。这里却说口干舌燥,但欲饮水,却不下咽。成无己曾解释:“阳明之脉起于鼻,络于口,阳明里热则渴欲饮水,此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是热在经而里无热也。”阳明经脉多气多血,经中热盛,迫血妄行,而“阳明之脉起于鼻,络于口”,血从鼻出,称为衄。因此临床上这类病症的辨证施治当疏解清热,切记不可同脏腑之热一概而论,猛下寒凉之品。
医案选录:乾隆年五月初五日,刘沧州传旨:上颚微觉干些,应用何药,钦此。臣陈止敬,臣刘裕铎议用孩儿茶一味,研磨,擦上、或噙化亦可。按孩儿茶,功效能上清口中浮热。
乾隆皇帝,上颚微干而无他证,乃是浮热在口,未及入里,治当仅需清解口中之热,不必过用寒凉生津之药。
2.3 湿热内蕴 《伤寒论》第236条曰:“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越热,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渴引水浆者,此为於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第260条曰:“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阳明病热常常热盛伤津,使得胃中枯燥,浑身发热汗出,大烦,大渴,热而外越,称为燥热证,治法如前文所讲当益阴生津。但本条论述的口渴的病因病机却与燥热所致的口渴截然不同。体内湿气常常随汗液,小便排出体外,而伤寒七八日不解,病邪入里已深,出现小便不利,则必然导致湿邪滞留体内,则湿热结合,湿邪郁遏,热无法外越;湿热内蕴而熏蒸于上,所以但头汗而身无汗。湿热在内聚集,故而渴欲引浆,立法:清热利湿。小便利则湿邪自出,热能外越。
医案选录:“陈某,男,18岁,住人民街。1965年夏患恶寒发热汗出,汗出热解,继而复热,日三五发,头重身痛,肢倦,微咳,口渴不多饮,胸闷脘痞纳差,尿黄赤,便溏,脉缓,舌质红,苔润滑。以脉缓身痛汗出似桂枝证,然脉不浮,舌滑口渴则非桂枝证也,日三五发,又似桂枝二麻黄一汤证,而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无汗出,脉微缓,无胸满,此见头重胸闷肢倦,是湿邪无疑。《黄帝内经》有云‘因于湿,首如裹’之说,口渴舌红,为有热可知,湿热交蒸,故汗出。拟清热化湿法。以茯苓、化湿、苓皮清热利湿,蔻仁、腹皮理气化湿,猪苓、通草渗湿,共奏清热化湿之效,进一剂,寒热定。原方加减,诸证渐清”。
刘天鉴老中医乃湖南省著名中医师,临床70余载,悬壶人间,本证患者所得为湿热阳黄,具体分析治疗,刘天鉴前辈已给出详细解析,作者不再多加赘述。
2.4 水热互结 《伤寒论》原文第223条曰:“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这条要与前文第222条(“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和后文第 224 条(“阳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 联系分析。通过脉象和汗出辨证可知此为阴虚发热,不同于阳明腑实证。同时,小便不利则下焦当有水液停留。辨证分析即可得知此为阴虚发热,与水互结于下,津液难以上承于口,故而口渴,所以治发当以清热利水滋阴,拟方猪苓汤。
医案选录:“魏脉数垂,淋浊愈后再发,肛胀便不爽,余滴更盛。萆薢、猪苓、泽泻、白通草、海金沙、晚蚕砂,丹皮、黄柏。又滞浊下行痛缓,议养阴通腑。阿胶、生地、猪苓、泽泻、山栀、丹皮”。
猪苓散能广泛运用于阴虚热盛并与体内水饮互结之证。在本案的治疗中,患者主证为“肛胀便不爽,余滴更盛”,故当先利小便,方用猪苓散加减,加入萆薢、海金沙、丹皮等,可能是因为患者患有砂石淋。又因“下行痛缓”,当责脏腑之阴受损,故而加入阿胶,生地等滋阴,故能药到病除。

3 少阳病篇之口渴
少阳经循行于身体侧面,太阳,内接阳明,在三阳经中居半表半里,故而少阳病属半表半里证。口渴这一重要的自觉症状在少阳病的辨证中有非同一般的辨证意义,少阳病篇提纲证即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3.1 胆气不利 《伤寒论》第263条曰:“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可体现少阳为病的表现很多,书中前文有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等。但张仲景仅以此三症作为少阳病的提纲证,逐一分析即可发现: 这三条症状都与胆气不利有关。胆为少阳之腑,少阳犯病,则必伤胆气,胆气不利,气机郁而化热,上熏于口则口苦咽干;胆于肝互为表里,胆气不利则必然影响到肝,肝经上系至目,则导致目眩。所以我们要注重肝胆辨证在少阳病中的重要地位,少阳病犯,当首责肝胆。治法常用疏肝利胆,和解少阳,倘若口渴难忍,则可加一些清热益气生津之品。
医案选录:胃脘胀痛。患者,女,30岁。初诊:1981年5月29日。肝胃失和,口苦目眩,胸胁满闷,脘腹时作胀痛,常有便泄,纳谷不振,寐中梦扰,舌边红,苔根腻,脉弦细。治拟疏调和中:北柴胡10g,炒子芩8g,姜半夏10g,黄连3g,淮小麦30g,炒党参10g,太子参12g,炙甘草4g,红枣5枚,绿萼梅10g,广木香8g,服5剂。
二诊:6月5日。前进柴胡合泻心法,脘腹胀痛已除,大便次减转实,口苦减,胸胁舒,纳食增,舌边淡红,苔根薄腻,脉仍弦细。治宜前法出入:北柴胡10g,淡芩10g,黄连3g,姜半夏10g,炙甘草5g,红枣5枚,炒党参10g,太子参15g,八月扎12g,炒枳壳10g。续服5剂,药后病愈。
小柴胡汤功能解外和里,疏利三焦,调和脾胃,祛邪扶正,为治少阳病之代表方。本病患者“口苦目眩,胸胁满闷,纳谷不振,寐中梦扰,舌边红,脉弦细”,此为典型少阳的少阳胆气不利,郁而化热,治当疏肝利胆,首选小青龙汤,效果显著。
3.2 三焦失职 《伤寒论》第147条曰:“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本条伤寒五六日不解,病邪当有入里的趋势,且“胸胁满微结、口渴、往来寒热”等证候都提示,病邪已入少阳。手少阳经连通三焦,邪入少阳,少阳枢机不利,则三焦失职。三焦有通行元气,运行水液之功,三焦失职,则通行元气功能失常,运行水液动力丧失,肺、脾、肾等脏腑输布调节水液代谢功能就会出现障碍,水液聚集体内,无法输布全身,故而小便不利,口渴,但头汗出。所以治疗本证的关键在于和解少阳,温化水饮,柴胡桂枝干姜汤有和解散结,宣化停饮之功;若三焦虚烦作渴,则当用三黄汤治疗,临床上再结合患者自身体质再做加减,效果显著。
医案选录:月经不调。患者,女,23岁。初诊:1962年1月20日。停经5个多月,多白带,无妊娠征象。近7d来觉口苦,胸胁苦满,不思饮食。前日先感周身骨楚,腰痛,继来月经,色鲜红,气腥,量少。小便不利,便时尿道刺痛,唇干燥,口微渴,喜热饮,心烦,夜间头部汗出,腰酸腹痛,舌淡苔薄,脉弦数。此素体血少,近则少阳受邪,拟柴胡桂枝干姜汤以和解少阳,加四物以养血:北柴胡15g,桂枝10g,干姜 6g,天花粉12g,黄芩10g,炙甘草6g,牡蛎(先煎)12g,干地黄10g,赤芍10g,川芎3g,当归10g。
二诊:1月21日。口苦,腰酸,腹痛大减,白带亦少,胸闷,心烦,口渴等症均除,经仍未净。续服2剂,经净带止而愈。
《十问歌》中有云:“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本证患者为妇女,主述中月经不调,故在临床辨证用药时中宜当注意药方的加减配伍。患者主述中:口微渴,心烦,口苦,胸胁苦满,不思饮食,小便不利,便时尿道刺痛,辨证为典型的少阳枢机不利,三焦失职,故而方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配合四物汤调理经病,效果显著。
4 太阴病篇之口渴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辨证为里实热证;太阴为病,则当受责脾阳虚衰,为里虚寒证。《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开篇:“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中焦虚寒,脾运化失职,所以腹满而吐,食不下。但因其邪从寒湿化,且下焦气化未伤,津液犹能上承,所以太阴病证候中极少出现口渴。《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所有条文中亦未言及口渴,故作者对太阴病引起的口渴不多做讨论。

5 少阴病篇之口渴
仲景在《伤寒论》中论及:“自利不渴者属太阴”,“自利而渴者属少阴”。可见与太阴津液犹能上承相较而言,下焦气化失司所致口渴是少阴病证常见症状。
5.1 真阳不足 《伤寒论》原文 282 条曰:“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属少阴也,虚故饮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此条所示为典型少阴肾阳虚衰所致口渴。
医案选录:王某,男,36 岁。曾因口渴多饮在某医院查空腹血糖10.32 mmol·L-1,尿糖( + + + ) ,诊断为“糖尿病”。口服各种降血糖药,中医治疗,病情时好时坏,1983 年 10 月求治。面色白,精神不振,头晕目眩。口渴欲饮,饮而不解,夜间尤甚,尿频,腰膝冷痛,阳痿,气短懒言,脉沉细无力,舌苔白腻质淡。空腹血糖15.26 mmol·L-1,尿糖( + + + ) 。此属气虚肾亏之证,治宜益气温阳,方用真武汤:附子20g,干姜20g,茯苓50g,白芍50g,白术30g。守方10剂,诸症渐消,空腹血糖4.44 mmol·L-1,尿糖正常,脉沉缓,舌淡苔白。嘱服用金匮肾气丸2个月以巩固疗效。
本证患者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无力运化水液上承,故而口渴多饮,饮而不解。腰膝冷痛,阳痿,气短懒言,脉沉细无力等则是反映肾精亏损的重要临床症状,所以治当温肾壮阳,方用真武汤加减,切记不可看到口渴多饮,饮而不解就妄用寒凉之品,否则效果差之千里。
5.2 阴虚火旺 《伤寒论》第319条曰:“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着,猪苓汤主之。”此与阳明病篇所述水热互结之猪苓汤条文病机一致,不再赘言。
6 厥阴病篇之口渴
厥阴为三阴之末,为阴尽阳生之阶段,“厥”即阴之极也,“两阴交尽,名曰厥阴”,厥阴经病的病情也多趋向于极端。然而厥阴病也时常因阳气的恢复而成寒热错杂证,形成上热下寒或阴阳胜复。而口渴在厥阴病篇的辨证分析也颇为复杂。
6.1 上热下寒 《伤寒论》第326条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此为厥阴病上热下寒之提纲,分析此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文中连用“消渴”“撞”“疼”几字直言肝木火之气上冲之猛烈,又用“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表现下寒之证的恶化。辨证为肝邪乘脾犯胃而致的胃热脾寒证,上热则伤胃津,因而消渴,又因下有寒证,故临床用药之时切忌不可单用苦寒泻下之药,否则脾寒加重,亦不能单用热药,否则消渴更甚。
医案选录:许叔微:治中表病,渴肾饮水不止,胸中热痛,气冲心下,八九日矣。或作中暍,或作贲豚。予诊之曰:证似厥阴,曾吐蚘否? 曰: 昨曾吐蚘。予曰:审如是,厥阴证也。可喜者脉来沉而迟缓耳。仲景云:厥阴为病,消渴,气上撞心,饥不欲食,食则吐蚘。又云: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今病人饮水过多,乃以茯苓甘草白术桂枝汤治之。得止后,投以乌梅丸,数日愈。
此证的辨证论治与原文基本相同,但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许叔微的辨证诊治不先投乌梅丸,而先用茯苓甘草白术桂枝汤,乃是考虑患者体内水饮过多,当先温阳化饮,后投乌梅丸,事半功倍。故临床治疗时我们也当结合病人自身情况,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6.2 阳气来复 与第326条寒热错杂口渴不同,厥阴病还存在另一种口渴,阳复口渴,如《伤寒论》第329条曰:“厥阴病,渴欲饮水者,少少与之愈。”第360条云:“下利有微热口渴,脉弱者,今自愈。”此时则不应投以重药,稍稍喝一点水即可,亦不可多饮,盖因厥阴阳气刚刚复回,暂时无力运化津液上承,此口渴不同于消渴或白虎汤证之口渴,不会渴欲多饮或大烦、大热、大渴,只需少少与之饮,则津液自充,故临床上也应加以区分。
6.3 厥阴热利 《伤寒论》第373条曰:“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此条承接第371条:“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意在表明口渴为厥阴热利的一重要临床辨证信息。热利因其热盛,往往灼伤津液,伤及血分,则里急后重,便下有脓血,口渴欲饮,临床上常常把两者结合分析,有时还因结合小便清长还是黄赤,口渴多饮还是不欲饮等辨证分析。
医案选录:陈氏,温邪经旬不解,发热自利,神识有时不清。此邪伏厥阴,恐致变痉。白头翁、川连、黄芩、北秦皮、黄柏、生白芍。
本病患者温邪长期不解,则当知邪气已循经入里,患者主述发热自利,神识不清,应是邪气已传至厥阴,肝经热盛,循经上炎,以致神识不清;厥阴经热,灼伤津液,伤及血分,则下利赤红,故而当用专治此病的白头翁汤。
7 小结
在疾病的过程中,口渴是一个简单的症候,因而常常被一些医生临床辨证时所忽视。其实,引起口渴的病机错综复杂,特点各异,笔者可以依据口渴及其程度的变化并结合临床,以揭示病因病机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而这正是《伤寒论》中口渴辨治留给后人取之不竭的中华医学宝贵遗产。从上文论述中,可以看到,《伤寒论》对口渴的辨证极为深刻,有一套完整的辨证治疗体系,其内容博大精深,无论是太阳、阳明、亦或少阴、厥阴,它们犯病引起口渴症状,寒热性质,部位深浅,表里虚实等都截然不同,常常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患者病情的变化,这充分说明口渴的辨证对于指导临床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如此,《伤寒论》关于口渴的辨证论治将永远值得后人不断地深入挖掘,发扬光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