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断案故事:御史蒋常设诱饵引蛇出洞,智破奸夫借刀杀人案

 思明居士 2018-04-14

唐朝贞观年间,卫州版桥客店老板张逖的妻子回娘家探亲。

有魏州三卫(禁卫军士兵)杨正等三人到客店投宿,次日天未破晓就起身上路了。就在这天夜里,有人用杨正等人的腰刀杀死了张逖,而后又把腰刀插进了刀鞘中,杨正等人未发觉。

天亮以后,客店的伙计发现老板被杀,立即追赶上杨正等三人,看到他们腰刀上沾满血迹,马上把他们扭送到官府。

杨正等被关进监牢,受到严刑拷打,被迫承认了杀人的罪行。

古人断案故事:御史蒋常设诱饵引蛇出洞,智破奸夫借刀杀人案

案件转到唐太宗哪里,唐太宗对这起案件感到怀疑,派遣御史蒋常进行复审。

蒋常到达了卫州,就把客店里年龄在十五岁以上的人都集在一起,进行审讯。因为人没有到齐,于是又把众人放回,唯独留下一个老太婆,已八十多岁了,直到傍晚才放她出去,同时派狱典在暗中对她加以监视。

蒋常对狱吏说:“如果有人和她说话,就把他的名字记下来。”果然有一个人,他问老太婆御史是如何审问的。一连数天,都是这个人向老太婆探听消息。蒋常把这个人抓了起来进行审问,此人招认了与张逖妻子通奸,杀死了张逖,调查结果,罪证确凿,杨王等三人于是被释放。

古人断案故事:御史蒋常设诱饵引蛇出洞,智破奸夫借刀杀人案

这是件发生在贞观年间典型的借刀杀人案。

罪犯杀版桥店主张逖,一方面选择了个其妻回娘家的时机,可以趁张逖独宿下手;另一方面,又利用了杨正等三人带刀的条件,可以偷刀行凶而不露破绽、转移视线。

既已“借”三卫之刀杀店主,又将“借”官府之刀杀三卫,自己却巧妙脱身,达到与逖妻长久通奸目的。该罪犯可谓用心良苦,狡猾异常。而卫州地方官又不辨真伪,单纯凭恃有凶器把杨正等定为凶手,逼使他们屈打成招,险些作了替死鬼,可见其多么残酷、昏庸。

古人断案故事:御史蒋常设诱饵引蛇出洞,智破奸夫借刀杀人案

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对此案发生怀疑,没有准奏处决杨正等禁卫军士,很可能是找不出他们要杀人的主观要件,即行为的动机与目的。既无仇怨,更非抢劫,无故行凶岂不成了无法理解的事?

御史蒋常受太宗之命至当地复核案情,遇到的最棘手问题,一是无实证可查,二是无关系人可寻,即很难找到线索和打开缺口。

显然通奸事十分隐蔽,没有被周围察觉,加上时间已久,现场破坏,当时粗糙的侦察手段更无能为力。尽管如此,他还是迅速地抓住了真犯,获悉了真相。

这主要是利用了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同时深入调查,重视取证。常言道“做贼心虚”,该奸夫虽曾设计借刀杀人,想侥幸藏匿,但毕竟怀着鬼胎,随时担忧形迹有所暴露。于是只急于向老妪探听虚实,未料却被“诱饵”诱上了钩。蒋常选中八十余岁的老妇人“晚乃令出”,并独留独出“前后三日”,也是为投合罪犯认为老者可欺、晚间便于询问的投机心理,为了反复观察以排除无罪者好奇的偶然性。

由此可知,蒋御史是个善诱敌捕敌的高明猎手,确实有破案的经验、智谋与策略,能巧妙釆用引蛇出洞的方法。尤其可贵的是,他没有停留在一般的侦察和审讯上,最后定罪完全依靠确凿的证据,作风谨严而扎实,甚堪赞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