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7、古国六安汉王(刘庆)墓发掘散记(取材编辑)

 苏家埠大淠塘会馆 2018-04-14

因修合(肥)武(汉)高速铁路,安徽省六安市三十铺镇双墩村最近发现“六安王刘庆”墓室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家文物局、省市政府领导,北京大学学者教授,各有关方面专家,文物、考古工作者等云集皖西六安市。

一、最新发现:木制车马人俑

 

37、古国六安汉王(刘庆)墓发掘散记(取材编辑)

昨日上午9时20分,双墩汉墓外藏室准时开启。上午11时左右,外藏室被完全打开。外藏室约有130余根横木盖顶。随着盖顶方木被一根根吊起,几件高约40厘米的铜壶首先展现在人们眼前。而十多件木俑的出现则让考古人员惊喜万分。这些木俑约30多厘米高,有立有坐。

考古人员告诉记者,商周时代流行用人殉葬,到了汉代使用活人殉葬是违法行为,于是用木俑做替身。木俑一般为武士、乐人、侍者等身份低下的人物,木俑的种类和数量是墓主人生前地位的写照。根据木俑的服饰、发型,可以推断出当时人们的穿着、礼仪等。

在这些木俑里面不仅有人俑,还有身首组装的马俑。因为年代久远,一些马俑已经腐烂,身首异处。在外藏室的西南角,一个四脚朝天的木马保存得特别完好。在这个保存完好的马俑旁边,还有一个线条优美,似梳着高高发髻的女俑。在木俑的旁边,还出现多个随葬陶器。

二、陪葬车马印证墓主尊贵身份

37、古国六安汉王(刘庆)墓发掘散记(取材编辑)

在外藏室的北面,考古人员还发现一个直径有60多厘米的木车轮。考古人员介绍:该处出现的木制车马,属于陪葬的冥器。汉代的车称之为“遥车”,是敞篷的,人可以站在上面遥望四周,有身份的人才可乘架四匹马的车,天子出门一般不配同样颜色的马匹,将相出门只能乘坐牛车。另外,车以一马、两马、四马拉一车由低到高分为不同的级别。以往的发掘中,有车马陪葬坑的都是诸侯王等级以上的人物,六安双墩王陵出土的为两马拉一车,这也为墓主的尊贵身份提供了又一力证。

三、六安王刘庆何许人也

37、古国六安汉王(刘庆)墓发掘散记(取材编辑)   此次发现的六安双墩墓主人已经确定为第一代“六安王”刘庆。刘庆究竟何许人也?

据了解,早在楚汉相争时,楚王项羽封六安人英布为九江王,其王府设在六安;后英布叛楚归汉,汉王刘邦封其为淮南王,王府仍设在六安;后来,英布反叛被杀,刘邦封自己的小儿子刘长为淮南王。刘长在六安呆的时间很短,便把王府迁到了寿春(今寿县);刘长谋反出事后,刘邦封其儿子刘安为淮南王(都寿春),另一个儿子刘赐被封为衡山王(当时六安很多地方属衡山国地域),淮南王刘安谋反获罪,汉武帝封刘庆为六安王。为表忠心,公元前121年,刘庆向武帝上书保证:“六地平安,永不反叛”,“六安”之名也由此始。六安王自刘庆始传了五代。

刘庆死后为何会葬在此地?采访中,有人推测:一、此地属市郊,离六安城区不远。二、此地正处江淮分水岭,地势较高,符合古时的风水之说。

四、墓葬反映汉代“黄肠题凑”制

37、古国六安汉王(刘庆)墓发掘散记(取材编辑)

从昨日到今日上午,记者在刘庆墓的发掘现场都发现该墓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即整个墓室没用一块砖石,全部用长约1米,宽约20厘米的方木砌成。于是向现场的考古专家请教,原来这种类型的墓葬名曰“黄肠题凑”,在我省还是首次发现。

据介绍,“黄肠题凑”是西汉王陵特有的葬制。它是以木枋层层排列所构成的木构墓室。由于其木材用的是木材中心呈黄色的部分,所以称之为“黄肠”,建造所用木材全部指向墓室中心,称为“题凑”。双墩发现的墓葬不仅是我省首次发现的“黄肠题凑”墓,而且“黄肠题凑”的出现,也为墓主人的尊贵身份提供了依据。

五、铁路能否为刘庆墓让路?

 

37、古国六安汉王(刘庆)墓发掘散记(取材编辑)

 

因为修铁路挖地基,刘庆墓的发现可以说是一个偶然。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就在刘庆墓的旁边不到百米,还有一个大土堆。当地人告诉记者,双墩这个地名的由来,就是因为刘庆墓和旁边的这个大土堆。

“只知道叫双墩,也不知道这下面有这样一个大墓。现在被挖出来说高兴吧又有点遗憾。”一位负责文物保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文物发掘的过程中,文物的保护比发掘更为重要,由于经历了2000多年的时间,这个墓葬里的木质结构已经产生一定的变化,木头的外部十分干燥而内部十分潮湿,颜色也已经变成了炭黑色,在移动时,必须选取很好的存放位置,并且加大木头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在移动铜器、漆器以及木器等时则要求对其上面的图案、纹饰进行保护,采取先局部加固,再截取包装的方式,力争做到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文物。

采访中,几乎所有的当地人都持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情绪,“铁路要能稍微转个弯就好了,这个墓真被挖完了,埋到铁路下也就什么都没有了。”至于这一珍贵墓葬是原址保护还是搬迁保护,还没有最终定论。

据了解,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和铁道部进行磋商。有关专家介绍,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只有原址保护能够最大程度保持这座古墓原始风貌,如果真的需要搬迁保护的话,在温度、湿度、地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想百分之百地保护它几乎不可能。

六、学者、专家、群众惊叹不已

37、古国六安汉王(刘庆)墓发掘散记(取材编辑)

安徽六安双墩一号汉墓正式开始发掘。此次,考古人员不光首次向社会公布了9个多月以来古墓发掘的成果,而且有关专家已经确定墓主人就是第一代六安王刘庆。

7日,考古人员开启了保存完好的外藏室。当天9时许,记者看到,发掘现场戒备森严,警察手持微型冲锋枪守护。一条自东向西的墓道直通气势宏伟的主墓室,主墓室上面的三层盖板已经揭去,从上方看去,巨大的棺椁雄踞中央,考古人员正在主墓外藏室小心地清理文物,一些大型青铜壶和车马器有序地摆列在外藏室的各个功能区,学者、专家、工作人员都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不时发出惊叹声。8日,发掘工作继续进行。上午11时,外藏室被完全打开。考古人员又发现了多个造型精美的青铜壶、十多件木俑,以及木制车马冥器。据了解,如果天公作美,四五日后便可开启主棺。

七、墓葬附近有多个陪葬墓

 

37、古国六安汉王(刘庆)墓发掘散记(取材编辑)

双墩汉墓位于六安市三十铺镇双墩村境内,为并列两座大墓,其中一号墓位于正在修建的合武铁路的路基上。发掘工作从去年3月开始。考古人员首先对墓葬及周围进行了考古钻探,在墓葬封土西侧发现了三座并列的小型西汉墓(为陪葬墓),在西南面发现一车马坑(为陪葬墓),在东北面发现一残坑。考古人员对三座陪葬墓和车马坑进行了发掘。小型汉墓均为凸字形斜坡墓道的土坑竖穴墓,墓道朝东,棺椁已腐朽;车马坑长28米,南北向,由斜坡道和车马坑组成,考古人员在里面发现了8匹马的遗骸和4辆车的残迹,另外发现了100多个铜车马饰件和车的残片等。

八、“黄肠题凑”保存最完整

37、古国六安汉王(刘庆)墓发掘散记(取材编辑)

从去年4月开始,考古人员对一号墓葬封土进行发掘。10月,封土发掘结束,露出墓口。10月中旬发现木椁墓室和外藏室。墓室为“黄肠题凑”木结构,南西北三面为“题凑”,东面为门,正对墓道。“题凑”内有木椁、石椁各一个,石椁内有双层木套棺。“题凑”外有一周外藏室,方木结构。外藏室由木桩构建而成,用穿榫和木桩隔成区间,每个区间器物都和墓主人生前生活状况相对应,充分反映了汉代“视死如生”的丧葬习俗。现场考古人员告诉记者,根据史料记载,“黄肠题凑”结构属于西汉诸侯王陵特有的葬制。目前这类墓葬仅在北京、石家庄、西安、扬州、长沙等地有发现,均为诸侯王或王后的陵墓,这说明墓主的等级很高,属于当时诸侯王一级的人物,而安徽目前发现的古墓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一个。

九、墓室在唐代就遭盗掘

7日,考古人员告诉记者,双墩汉墓曾被盗掘,考古人员根据现场遗留的器物和盗掘工具,确定其早在唐代就遭到盗掘。盗墓者已进入主室棺椁内,木椁、石椁均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棺室内的随葬品已遭受盗掘和损坏(漆木器)。从盗洞及椁室内清理出大量遗物,有漆木器残片、铠甲片、五铢钱、玉器、金箔、银箔等。

十、为古六安国找到源头

在出土的一些铜器上,有“共府”字样的铭文,与史书上记载的六安国第一代六安王刘庆对应。这些文物精美华丽,属于奢华物品,非常人所使用。考古人员又根据墓内出土的五铢钱等随葬物推断,墓葬时代当在汉武帝封六安国之后。7日,负责该墓葬发掘的安徽省考古所的汪景辉研究员告诉记者:“目前我们根据出土文物等资料,已经确定墓主人就是第一代六安王刘庆。”六安文物局胡局长也证实了这一点。汉武帝年间,江淮之间西部称六地,诸侯长期纷争,最终武帝封儿子刘庆在此为王,刘庆为表忠心,上书称“六地平安,永不反叛”,六安之名由此而来。但六安国是什么样子,王陵在何处,一直是千古之谜。该墓则为古六安国从实物和历史上找到了源头。

由此可见,六安原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城市,皋陶文化和古汉王陵墓文化将进一步印证了远古六安的文化渊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