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眼桥 守望是她一生的意义

 听涛馆0730 2018-04-14

     作为岳阳城区现存唯一的古桥,三眼桥不仅是岳阳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更是这座城市的守望者,它像一条彩虹一样,静静地卧伏在南湖之上,见证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而三眼桥对于岳阳人的精神意义,也早已超出了它的实用价值。

自古以来,水与桥相伴相依,难以分离。桥也因此成了一座城市最特别的记忆。地处洞庭湖畔的岳阳市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古建筑甚多,横跨在南湖650米长的紫荆堤中的一段便是岳阳千年古桥三眼桥。古代,它是居住在湖两岸居民互通货物的必经之路;今天,它和身旁的南湖大桥一起,承担着沟通岳阳南郊与城区的重任。2006年5月,三眼桥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湖(旧称遭湖)水深莫测,港湾众多。百姓渡水进城常遭翻船灭顶之灾。于是时任岳州知州的滕子京下令筑白荆堤(今紫荆堤)、修通和桥(今三眼桥),这也是三眼桥在历史上的第一次亮相。据记载,三眼桥由北宋庆历年间岳州知州滕子京创建。明朝期间大桥被洪水冲毁,退休回乡的尚书方钝大力资助,将其重建。清代又有多次修葺,石桥保存基本完整。该桥建造工艺与赵州桥有所相似,其人文内涵与岳阳楼比肩,关于它的传说也是丰富多样。

岳阳楼区文物管理所所长龙秀告诉记者,在历代修三眼桥的过程

中,最富传说、流传最广的便是明嘉靖年间方尚书苦修桥的美谈。方尚书真名方钝,是嘉靖年间的户部尚书。修三眼桥时他已退休,费用大部分只能从乡中募捐而来。民工吃稀饭小菜,食不饱肚,工程进展一度受阻。后皇帝知晓方钝的良苦用心后,特拨一笔纹银犒劳方钝修桥之功。方钝立即把这笔钱补做修桥专用,民工伙食大为改善,工程进展明显加快,不久三眼桥胜利竣工。

“近几年,三眼桥最大一次修缮是在2016年。”龙秀说,古代的三眼桥是居住在湖两岸居民互通货物的必经之路,虽经历几次重修,但仍在数百年的风雨中巍然屹立。后来由于车流大,桥面窄,在东侧新修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公路桥即现在的南湖大桥。“如今,两座桥仅隔数米,并肩而立,一旧一新,仿佛向人们倾诉说着岳阳的发展历程。”

现在,我们看到的三眼桥已经是修缮以后的桥了。它位于岳阳市南湖大桥西侧,今南湖紫荆堤中段。该桥初名通和桥、又名堤头渡桥、万年桥、万由桥,因桥为三拱联缀砌筑,故俗称三眼桥。全桥基本呈南北走向,由花岗石砌筑,长56米,宽8.84米,通高15米。桥面用麻石板铺垫,两边护以80厘米的石栏。桥面仅有微小坡度,便利车马通行,桥墩和桥身撞券石处,有多个浮雕蜈蚣图象。桥两头各有石狮一对,栩栩如生。

“现在三眼桥上面的车流量也越来越少了,而南湖大桥上却是川流不息。”市民夏娭毑发出感慨,三眼桥历经狂风巨浪、山洪湖潮的冲击,却仍旧完好如初,如今更新换代,也是该好好“歇息”了。

□文/图 本报记者 颜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