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企业治理机制的健全与完善

 永续智慧馆藏 2018-04-15

亚当·斯密说:“对经营者,作为其他人的资产而不是自己资产的管理者,他们不可能像经营自己的钱那样尽心尽力地经营别人的钱。”这就需要设计安排一种机制,尽可能使经营者能像经营自己的钱那样经营别人的钱。因此,为了保证中小企业发展不同阶段治理结构模式的有效运行,要健全与完善对治理行为具有直接作用的治理机制。

1加强契约治理的委托代理机制

为把企业做大,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光靠企业家一个人是不可能的,企业家需要雇佣一大批的经理、员工来帮助他把企业管理好,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也就是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不断地延伸、不断扩展的过程。契约治理增强了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的规范性,提高了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信任度,有利于扩大企业对外部社会资源的吸纳能力,也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向市场规则主导的现代企业转型的路径。现代企业公司治理是靠以契约为纽带的法律关系来维系的,无论公司与股东、所有者与经营者都处于契约的制约之下,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美国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对于美国中小企业而言,契约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非常明显,即便是一些家族型的中小企业,也倾向于利用市场契约去雇用职业经理人,依赖正式契约去激励和约束“外部人”。

2、优化决策机制

就内部治理机制来说,设计一系列激励与约束机制的目的,就是要使经营者努力经营,科学决策,从而实现委托人预期收益最大化。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决策机制。目前,在中小企业内部治理决策机制中,投资者决策(主要表现为老板一人决策和家族决策)占据了主导地位, 高管层决策有一部分,董事会决策最少,多数中小企业尚未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成长,其在决策机制方面应由家族治理走向董事会治理。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可把中小企业经营决策机制分为两类:初创期的经营决策模式和成长期的经营决策模式。初创期的经营决策模式,是与初创期的经营环境相适应的,它的特征是注重集权的,强调决策效率的,企业主个人决策色彩很浓,更多地采用直觉决策,又称集权下的家长式的经营决策模式。成长期的经营决策模式,是与成长期的经营环境相适应的,它的特征是注重分权,强调决策效果,企业主开始注意引进外脑,将一般决策权下放,重视决策程序,又称分权下的科学民主经营决策模式。

3、完善用人机制

所谓用人机制,就是人员的选拔、任用和留住的机制。中小企业的选人、用人和留人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中小企业的用人机制。其中,选人是前提,留人是手段,用人是目的。如果在用人时能够充分发挥人的特长,把人用到位,就能够有效地留人并吸引更多的人才前来投奔。因此中小企业应该用良好的形象吸引人、用企业文化留住人,用完善的管理和激励机制用好人。创建一个“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机制。

创业期中小企业要打出“为有才之士提供抱负的场所的旗号”;成长期要注重员工的培训,建立广纳贤才,唯才是用的用人机制;规范期要积极提升公司治理文化,积极采用投资型人力资源战略,视员工为最好的投资对象来开发人才、留住人才。可以学习和借鉴德国的工人董事制度,工人通过职代会选举董事,在董事会中发挥作用。也可以推行英美国家普遍实行的员工持股计划,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保障其权益。而蜕变期应该积极吸纳管理和技术创新型人才,鼓励员工大胆突破和创新,同时弘扬团队精神,以人为本,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进入第二个生命周期。

4、合理运用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激励只有形成机制,才能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激励机制对于中小企业的高层、中层、基层都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伴随着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激励机制也随之发生变化。

4.1 创业期。在这个阶段企业很难有较多的现金奖励给激励对象,“股份”自然成为企业家的第一选择。激励对象无偿得到股份,才能一心留在企业,并为增加股份价值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样企业和个人的利益也就被牢牢的捆绑在了一起。通过股权激励,激励对象不仅是被雇用者,更多的情况下成为了企业的合伙人。

4.2 成长期。度过创业的艰辛时期,企业进入了成长期,这一阶段还并不能使企业从利润中提取大量现金用于激励,因而还是以股份为主,但与创业期不同的是,不是以股份分红为主,而是给予激励对象购买本公司股份的权利,即股票期权的形式。应鼓励职业经理人以投入现金的形式认购企业股份,这种实实在在的资金投入更容易使职业经理人受到激励约束,达到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一致的目的。

4.3 规范期。到了规范期,企业规模、人员随之扩大,激励范围也相应扩大,企业家可以选择更多的激励模式,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激励的方式(股票激励还是现金激励),二是激励时间(短期激励还是长期激励)。一般来说,此时企业已经纳入稳定发展的轨道,以采取长期激励机制为宜。如年薪制、股票期权以及其他各种福利制度(培训计划、医疗福利、失业保险等),这些也是留住人才极为重要的手段。

4.4 蜕变期。这个时期要综合运用长期激励制度,必要时还可采用威胁激励。威胁本质上是一种负面激励,但威胁激励注重告知式惩罚,即规则与结果是事先确认的,重在事先的预防,同时威胁激励不仅威胁可获得的利益,也威胁既得利益。

5设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对中小企业而言,激励和约束正如胡萝卜与大棒的关系,是一把双刃剑。二者相辅相成,协同作用,缺一不可。

5.1 内部约束机制。约束机制是根据经营业绩及对约束客体各种行为的监察结果,约束主体——企业所有者或市场对约束客体——企业经营者或内部控制人作出适时、公正的奖惩决定。约束包含对权力的约束、建立较完善的监督机制、对渎职者采取惩罚措施。比如公司章程约束、人力资本和企业合同的约束、偏好约束、机构约束。例如:许继电器有四条企业“死亡线”:一是企业员工年淘汰率低于2%,企业必然死亡;二是科技人员比例低于2%,企业必然死亡;三是员工收入当中“活的”比例低于20%,企业必然死亡;四是企业精英持股比例低于10%,企业必然死亡。经过多年努力,许继年度淘汰比例确定在5%-8%之间;建立了业绩工资制度,员工平均业绩工资已经占总工资的60%以上;建立了人才引进制度,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占总人数的59%。

5.2 外部市场约束机制。外部约束,实际就是社会约束,这种约束大致上包括法律约束、市场约束、道德约束、媒体约束等。在法律约束这一方面,我国做的很不够,《公司法》上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约束,而我们现在还没有职业经理人法。结果导致人力资本可能有时候会损害中小企业的各种利益。市场约束指要通过人力资本市场的准入和流动规则来约束人力资本,道德约束指社会责任、社会诚信与经理人道德约束等,媒体约束指通过媒体的新闻报道,对人力资本进行有效的约束,使企业稳定高效的发展。

综合以上几种治理机制,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契约治理的委托代理机制增强了中小企业内部治理的规范性,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向现代企业转型的路径;决策机制是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关键;用人机制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拥有完善的用人机制能保证经营者素质符合企业的要求;激励机制是企业家创新的原动力,合理运用会给经营者带来工作驱动力,具有高效的企业效率,对中小民营企业尤为重要;约束机制是企业发展的轨道,约束机制不健全会使经营者行为与企业价值发生偏离,使企业难以稳定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