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说:寻找最合适的人,寻找有创业心态的人雇每一个人的时候,小米都要精挑细选。 不少今天很成功的企业, 曾经都九死一生。 比如阿里巴巴, 1995年马云带领团队做中国黄页,失败! 1997年马云做网上的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失败! 阿里巴巴今天的商业帝国, 其实最有价值的是背后的团队, 尤其是马云和他的18个联合创始人。 想找的人才要最专业,也要最合适。 最合适,就是指要有创业心态, 有创业心态就会有更高主动性。 小米发OFFER前会给应聘者三个选择条件: 一,可选择和跨国公司一样的薪酬; 二,选择2/3薪酬,拿一部分期权; 三,选择1/3薪酬,拿更多期权。 10%的人选了第一和第三种, 80%的人选了第二种, 他们持有股票, 与公司共同成长,战斗力满满。 “所以我们不需要雇很多人, 我们的哲学是:少就是多, 一个靠谱的工程师顶100个平庸工程师, 最好的人本身有很强的驱动力。” 乔布斯说: “我过去常常认为一位出色的人才能顶两名平庸的员工,现在我认为能顶50名。我大约把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招募人才。” 据说乔布斯一生大约参与过5000多人的招聘, 组建A级团队是乔布斯最核心的工作。 曾经,雷军回应客服部门主管: “做客户服务这件事情,你是专业的,我是业余的。你搞得这么多图表和计划,说实话我看得不大懂。你专业,你自己懂就好了。咱们能不能不要这么多KPI数据?我只给你一个指标:怎么让你的小伙伴发自内心地热爱客户服务这份工作?” 在雷军看来,公司若忽略基本功,基本就万劫不复。 “大家希望用奇招来逆转困境,这是错的。遇到困难一定是某个基本功出了问题,尤其对像小米上千亿营业额、上万名员工规模的企业来说,守正比出奇更重要。” 猎豹移动 CEO 傅盛曾感慨: 打工得有创业的心态,不然浪费的是自己。 正常人之间的智商、情商其实差距并不大, 但是总有一些人可以在职场快速晋升, 获得了大量的财富, 而有些人却数十几年如一日, 一直停步不前。 这两者之间的唯一区别就在于是否有创业心态。 什么是创业心态? 我们来看看一个创业者面临的情况。 缺资金,缺高水平的人才,缺良好的市场环境。 好像没法活了。 能抱怨吗? 你找谁抱怨去,必须想办法解决遇到的一切问题, 因为解决不了,就可能面临关门大吉。 创业者对结果负责, 出了问题第一时间想的是如何解决。 打工者由于是对上级负责, 考虑的我是否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至于结果,如果完不成, 进行分析和汇报就可以的, 这样的心态也就造成了两者之间格局、成长速度、能力不一样。 打工者心态是单纯的贩卖时间, 卖出一点是一点; 自我设限,任务还没开始就先为结果做推脱“人手不够”、“任务重”、“情况复杂”。 时间是自己的, 工作是老板的, 我可不是傻子了。 初到职场上的新人, 可能会遇到一些“老鸟”给你传输这样的经验: “办公室里关系复杂着呢,你可要小心那个谁,跟那个谁谁可一定要搞好关系哟,一个不小心队没站好,就要血霉的呀。” 他们不是傻子, 他们只是一个精明地打工者; 他们赢得了职场上每一次的战斗, 却输掉了人生赛道上的整场竞争。 收费站大姐说: “我已经 36 岁了,什么都学不会”, 华为35岁被裁员工说: “我那么努力,为什么开除我?” 打工心态让你很容易成为温水里的青蛙, 机械的努力, 也只是延缓被淘汰的结局而已。 而另一种人却持有这样的观点: 他们的人生就像一本主线清晰的小说, 不管主人公在做什么, 都是为整个故事的结局做铺垫: 俞军,人称 “百度贴吧之父”。 他曾经的简历是这样的:
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只看重平台是否能帮助自己实现抱负, 以创业者心态打工。 前微软中国公司总裁唐骏回忆:
在这个充满机遇的时代, 其实每个人就是一家无限责任公司,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 你要为自己人生的最终结果负责。 试着从卖时间变为挣能力的心态。 试着从局限眼前变为动态看未来的心态。 试着从不敢担责变为迎难而上的心态。 因为,你就是自己的CEO。 文:余文磊 来源:创业视刊(ID:chuangsi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