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舞蹈训练中,要培养学生养成“不停纠错”的习惯

 漫林碧透 2018-04-15

学生舞蹈训练的过程,是伴随着不断纠正“毛病”的进程。训练中出现的“毛病”因人而已,各有不同。有的是自身条件的不足形成的,有的是在以往的训练中对动作的技术理解错误造成的。例如:有的动作僵硬脖子前伸;有的肩部前抠,不会展开;有的塌腰凸肚,臀部后撅;有的膝盖弯曲,腰胯松懈等。“毛病”的出现有习惯性的和不定型的等等。不断纠正和准确纠正训练中学生出现的“毛病”,在舞蹈训练中是很重要的内容。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际中,对如何纠正学生在舞蹈训练出现的毛病,有了一些思考。


首先,对毛病的存在,不要看得太重、太害怕。其次,毛病的存在既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要进行具体分析。譬如:在普遍能力没有提高的情况下,毛病是共性的。又由于个人的自身条件不同,毛病又有各自特性的。有了毛病不要惧怕,要树立攻无不克的必胜信念;不要复杂化,要从简入手,各个击破。

舞蹈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归纳为肌肉的技术动作和心理障碍两个方面。作为前者,涉及学生的自身条件和技术能力问题,需要通过科学、规范的训练,使其身体各部位的肌肉能力不断提高、不断协调得以解决。如脖子前伸,可以让学生在动作训练时,头转向侧面;肩部前抠,可以让学生做背部和双肩贴墙的练习;“倒脚”的毛病,可以让学生站成小八字先找到身体的直立重心;腰背松懈,可以让学生做腹背肌肉的辅助训练等。总之,运用各种教学训练手段,不断提高学生身体各部位既独立又协调的能力,这样才能不断纠正原有的技术动作方面的毛病,获得肌肉的技术动作的把握。如果是心理障碍造成的原因,就要鼓励学生克服畏难情绪,不要急噪、不要浮躁,要静下心来,向自己的人性弱点和不安挑战,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优良品质。


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一些电化教学的手段,利用VCD教材辅助课堂教学。因为VCD教材通过直观的形象、生动的画面,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和记忆。它可重复再现的功能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动作模仿和对照练习的有利条件。例如,教师在纠正学生毛病之前,可以先将正确的、规范的VCD教材进行示范教学,规范的动作示范,避免了学生在模仿学习中传染“歪法儿”。教学内容能生动、直观的呈现在学生眼前,声形统一的教学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受到艺术的感染,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过程。然后,再将学生有“毛病”的动作在播放中进行比较,这样通过“快进”、“慢放”、“定格”,将需要了解的某一动作或某一过程,与学生进行反复的推敲与讨论,直至完全弄明白。例如,“平转”动作,可通过动作慢放,将连续动作的过程,分解成若干个部分进行教学,学生一目了然。同时,再经过教师进一步的讲解、纠正,学生了解、掌握了动作的技术要领,便可逐渐改正原有的技术上的“毛病”。

其次,我们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表现、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如汇报表演、艺术交流等舞台实践活动。学生在集体中表演的机会多了,得到的肯定多了,无疑有助于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还易于形成活泼、大方、开朗的性格。


总之,作为教师对学生的舞蹈学习、训练过程,要密切关注、积极鼓励、注意引导,尤其要注意关心帮助能力、心理较弱的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要及时反馈,无论是肌肉的技术动作问题,还是心理障碍问题,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这才是舞蹈训练中,纠错的关键。

2015舞蹈产业互联网创新峰会

详情登录:http://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