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是鲁国史书,为什么记载的多数是其他国家的事情?

 思明居士 2018-04-15

我国古代史书有编年体和纪传体两种体例。《春秋》就是孔子删定的鲁国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就是“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

《春秋》记载了上自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下至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包括12 个国君,合计242年的历史。它虽是鲁国史的一部分,但它把鲁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以及当时天下大势的演变情况,也作了广泛的记载。因此,史学家就把200多年的这段历史叫做“春秋”时期。

孔子在编纂《春秋》时已经七十多了,是在周游列国有了大阅历之后对春秋乱世的总结。当时,孔子看到礼崩乐坏,人心不古的社会现实,乃有了“天下观”的责任与担当,才有了按鲁国编年记天下事的《春秋》。

所以,正是由于孔子对周王室的向往,及周游列国的阅历和终生以“克己复礼”为己任,我们才看到了有“天下观”的《春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