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末最能打的两员虎将:一个死于乌合的部众,一个死于刻薄的皇帝

 思明居士 2018-04-15

明末最能打的两员虎将:一个死于乌合的部众,一个死于刻薄的皇帝

地处亚洲腹地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黄沙弥天,生存条件极其恶劣,其中陕北一带尤其艰难。不仅那里的地表给人一种干旱与饥渴之感,就连生活在那里的人,他们的表情,往往也能叫人从他们水土流失严重的脸上,读出一份饥渴。

在这种荒凉贫瘠的地方,要想活下去,命要硬,性子也要硬。所以多年以来,陕北出了不少敢作敢为的猛人。诸如搅得天下大乱的李自成和张献忠这对农民起义的双子星座,他们就是从陕北的黄土沟里走出来的。

与此相仿,有另一对双子星座——和李自成、张献忠致力于与朝廷作对不同,这对双子星座为大明江山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在那个人命如草官命亦如草的衰世,他们以悲剧性的终结得到了不是善终的善终。

此二人,就是猛如虎和虎大威。像他们的名字一样,这的确是两只生机勃勃的虎,《明史》称“(猛)如虎骁勇善战,与虎大威齐名。”他们南征北伐,百折不挠,企图像辛稼轩说的那样,“马作的卢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然而,他们却又是两只落入了陷阱的虎,空有啸傲山林的志向与勇气,却不可能真正具备那样的时运。

明朝和宋朝相仿的一点是同样的重文轻武。按照明朝惯例,需要具体带兵的是总兵之类的军人,但朝廷常常会委派一个高级文官作为一支或几支军队的统帅,称为督师或总统。并且,在以科举出身为正途的社会风气之下,行伍出身的军官,即使是升迁到了总兵这样的高级职位,往往也得不到应有的尊敬和认可。

明末最能打的两员虎将:一个死于乌合的部众,一个死于刻薄的皇帝

更要命的是,虽然朱元璋曾多次告诫他的后人,不准太监干预政事尤其是军事,但到了晚明,特别是崇祯朝,当崇祯觉得普天下的公务员都出于卑劣的人格在欺瞒他时,他以为惟一信得过的就是他的身边人――太监。

于是,一个负责指挥军队的高级将领,往往要听任一个说话阴阳怪气的叫作监军的太监的喝斥乃至羞辱。这,就是猛如虎和虎大威两位晚明将领的仕途生态环境。

在晚明,军官的出身大抵有三种,其一是应武举中式,其二是士卒一步步升迁,其三是降人。降人既有农民军将领,也有海盗首领,还有少数民族武装头目。很明显,三种出身中,最为低贱或者最带有原罪性质的就是第三种:降人。

非常不幸的是,猛如虎和虎大威二者均是降人。两只虎从投诚的士兵,一直做到了战区司令一级的总兵,这说明两个情况,其一,两只虎的确有脱颖而出的真本事;其二,晚明虽然腐败不堪,但有才华的人基本还有上升的机会和空间,说明那个社会还没有完全让人绝望。

猛如虎最显赫的政绩是作为主力部队,基本平息了山西境内的农民军,后来又调往河南,驻防于黄河,“劳绩甚著”。崇祯十一年,清军入关,猛如虎作出了一个忠直之臣应有的反应:火速率兵勤王。

和乡党猛如虎一样,虎大威早年也在山西境内与农民军作战,因作战勇敢,他的领导认为他是众多将领中,和猛如虎一样不多的几个可以完成军事任务的将领。在与高加计的农民军作战时,高加计凶悍异常,舞动一条长梃突阵而来,虎大威操弓搭箭,一箭射死高加计,并率部斩杀其众五百余人。

按道理,像这样两只作战勇猛,忠君爱国的虎将,他们理应有一个光明通透的远大前程。但是,衰世的吊诡就在于,许多事情不能以承平时代的常理去臆度。最终,两只虎都在他们风头正劲,年华最富的壮年走上了人生的绝路,啸傲山林终究归于画饼。

明末最能打的两员虎将:一个死于乌合的部众,一个死于刻薄的皇帝

在经过几次大的战事之后,上级调配给猛如虎指挥的部队,只有六百余人是跟随他多年的老部下,更多的部下则是临时从左良玉部抽调而来的。晚明政府军中,左良玉部的军纪最为败坏,作战能力也最差。

猛如虎想打造的是一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且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子弟兵,而原属左良玉的大多数部众,却把当兵看作是当差吃粮,其中不乏在冲州撞府中大发横财的兵痞。当猛如虎带着这支临时拼凑的军队在风雪交加的山谷中行军时,左良玉部“咸怨望”——都在背后发牢骚说怪话。

那时候没有政治委员,也没有宣传队和文工团,没法统一思想,猛如虎对这些怨望,哪怕听到了也只得假装没听见。他不敢犯了众怒,否则,军队哗变了可不是耍处。

多日的急行军后,猛如虎终于追上了张献忠,在一场没有后援的孤军深入式的激战中,原本属于左良玉部的军队一触即溃,如前所述,猛如虎的嫡系部队只有六百人,虽然他的儿子当场战死,猛如虎本人率亲兵力战,但仍然不能挽回失利的败局。

此后,猛如虎收拾残部,守卫南阳。李自成在击败傅宗龙之后,乘势包围南阳,猛如虎只得与同事刘光祚凭城固守,“用计杀贼精卒数千。”但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孤城,终究还是陷落了。

城破之日,猛如虎率众巷战,“血盈袍袖”,在自知突围无望的情况下,他北向叩头,以示不忘君恩,尔后被蜂涌而至的农民军杀死。

虎大威比猛如虎早两年成为总兵,在崇祯十一年的全国军官大考核中,他被评为称职,并受到朝廷奖励。但就在这一年,清军入关,虎大威随同总督卢象升在巨鹿与清军主力决战。是役,明军被清军包了饺子,作为主帅的卢象升竟然阵亡,虎大威等人突围而出。

明末最能打的两员虎将:一个死于乌合的部众,一个死于刻薄的皇帝

事后,虽然孙传庭等人均出面向崇祯打报告,认为虎大威等人“身入重围,视他将异”,因此可以减轻对他的处分,虎大威本人也向崇祯写检查,但崇祯仍然将其解除职务,暂时留在军中效力,所谓戴罪立功。

《明史》认为,虎大威作偏将时,名声最大,等到他成为方面大员,正逢农民军势力最强之际,而他所部和猛如虎差不多,也只有千把人,尽管他本人作战勇敢,但区区千把人马,面对动辄几万上十万的农民军,实在不过杯水车薪。所以,“不能大有所挫。”

其实,虎大威不仅因所部兵少而不能大有作为,甚至直到他战死,还一直背着朝廷的处分。在河南,虎大威同其它几支政府军与李自成交战,并取得了俘斩数千的战绩。然而,当李自成围困开封时,几支政府军却踌躇不前。

最要命的是,左良玉竟率部先行从战场上撤退,虎大威等人兵力远不如左良玉,也只得跟着撤退。擅自从战场上撤退,显然犯下了弥天大罪。除了率先撤退的左良玉外,其它几支撤退军队的主将都受到了极为严厉的处分,有的被撤职,有的被判处死刑。

虎大威之所以没有受到处分,乃是因为在处分下达之前,他在进攻农民军的另一次战斗中,被炮弹击中,当场死亡,“乃免其罪。”

表面看,两只虎的遭遇似乎只是偶然的个案,其实,个案中却有着极为深刻的内在因素,从而决定了它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可以说,猛如虎之死,死于他那不称职的部下。

在晚明,朝政日非,人心思乱,当兵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诚如是,则一支没有理想指引的军队,他们哪里会真正地为虚无缥缈的国家或君主去拼命呢?猛如虎的悲剧在于,他本人忠君爱国,但他无法强求部下也像他那样忠君爱国。

明末最能打的两员虎将:一个死于乌合的部众,一个死于刻薄的皇帝

虎大威之死,则死于他那不称职的上司,亦即崇祯。崇祯尽管知道虎大威英勇善战,却因他本人的出身,而不愿把更多的军队交给他指挥。同时,当虎大威犯下并不算严重的错误时,崇祯就给予他明显过于严厉的处分。

这个薄情寡恩的君主,他的最大爱好就是计较臣下的小过失,以为这样就能够显示他的精明与威严。殊不知,这种做法却助长了臣下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得过且过之风。因为不管曾立下多么伟大的功劳,一旦犯了小错,也不能将功抵过,而是要遭到最为严厉的处分,那还不如什么也不干,以免犯错误。

总而言之,两只虎的悲剧命运,预示了大明的天下必将易手;生灵涂炭、君王横死的潘多拉之盒已然打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