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水大观——胡铁铮山水画大展”即将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cmj909 2018-04-15

“山水大观——胡铁铮山水画大展”即将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山水大观——胡铁铮山水画作品展


主办单位: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

协办单位:浙江省政协诗书画之友社

时间:2018 年 4 月 18 日至 5 月 2 日

开幕时间:2018 年 4 月 18 日 上午 10:00

展厅:8、9 号厅



“山水大观——胡铁铮山水画大展”将于2018年4月18日在浙江美术馆开幕,由贾又福山水画工作室主办。展出了胡铁铮近十余年来的研究创作的近80件作品,较为完整地呈现作者的艺术历程及探索所得。

 

展览名为“山水大观”,是胡铁铮的老师贾又福教授所题,可见贾老师是对胡铁铮山水画的赏识。从“大观”二字的背后,我们也体会到老师对学生的期许。因为,“观”既有景观之意,也作谛视之解,老师在此提出的是如何进入山水内核的法门,是观照自然,与自然相融合的门径。在佛教中“观”是培育智慧的修行方法,从“观山水”到“山水观”,何尝不是智慧之道。

 

胡铁铮的画体现了他心灵的探求轨迹,画迹自然也就是心迹。他在画作中进行富有哲思的探求,努力赋予山水以心灵的力量,画面雄浑坦荡、深邃而具内涵,更是有一种纳天地于胸怀的气概。画面中的团块结构,直承五代、北宋的山水大家。在他的作品中,山石不再是依附于纸张的平面形状,而是充满张力的生命体,巨大的体量无不彰显着骇人的力量,摄人心魄。团块结构所呈现出雄浑的气势、体量感的震撼和勃发的生命力构筑成胡铁铮对山水艺术独特的美学追求。在他的画作中一改传统中国山水画讲求“可游”“可居”的图式效果,以全景式、鸟瞰式的图像极大丰富了山水画的构图样式。

 

笔墨是传统中国绘画的核心问题之一,胡铁铮对于笔墨的认识着重体现在笔墨的个性差异的发挥上,他认为对传统笔墨的共性追求会影响画家个人面目和风格的形成,笔墨必须为画家独立的艺术语言服务,画家是笔墨的主人而非笔墨的奴隶,一个有成就的画家必然注重发挥笔墨的独立风格。严格地说,他的笔墨不仅是正宗的,而且具有自我的特色。



胡铁铮艺术风格的形成是与多种因素有关:


一是家乡雁宕山水的滋养;


二为转益多师,不为一家所囿,择师的过程也是其艺术观发生变化、酝酿新的艺术风格的历程。他初师温州名家戴学正,接受最为传统的课徒训练。又从师林曦明,学习怎样在雄健用笔的基础上糅进淋漓的大泼墨技法,并在林先生的影响下在画面中追求现代气息、民族精神。2003年,正式随贾老师学画,不仅加深了对传统的理解,同时也开启了他对崇高与壮美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带有哲思的恢宏。


三是好读书、重修养,诗文与书画并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使情调、意境、理法三者相融合。



画展所记录的不仅是画迹,透过画迹我们可以窥见一个身影,一个守着一颗平常心,不患得不患失,不为时风所动,不为名利所惑,高风亮节的胡铁铮。他每天做着同样的功课,面对晨曦、守着青灯读书作画,日日笔耕不辍,只求在画作中表达一种哲理的精神、民族的气魄。


部分展出作品欣赏

大岳无言122cm×244cm2012年

砥柱180cm×190cm2004年

脊梁180cm×190cm2004年

灵峰178cm×96cm2009年

毛主席诗意180cm×97cm2015年

鸣弦180cm×97cm2015年

山之骨123cm×335cm2006年

天之花180cm×280cm2004年

晚霞180cm×96cm2011年




浙江美术馆

杭州市南山路138号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9:00-17:00

周一休馆  节假日正常开放

门票:免费




供稿:赵辉 黄松清 

责编:展览部

微小编:狄子涵


加入

浙江美术馆之友

免费注册成为浙江美术馆之友
享受更多会员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