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宋词:《卜算子》

 仁英书屋 2018-04-15


经典宋词:《卜算子》 来自温暖读书会 11:13


今天我们分享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首,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大家,但他却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弄潮儿。


元丰二年,因为调任湖州知州,苏轼对皇帝上表谢恩的某些话,被人抓住,说是对皇帝不敬。


本来苏轼在以前为地方官时,看到了王安石新法执行过程中的一些弊端,写到了自己的诗里,于是有人把这些诗句撮合在一起,状告苏轼。


结果苏轼被押往京城御史台,又称为乌台,差一点儿酿成杀头之祸。


最终苏轼被贬往黄州,就是今天湖北的黄冈,任团练副使,团练副使就相当是一个民兵的副队长吧,这就是影响苏轼一生的乌台诗案。


苏轼是在元丰三年,刚刚到达黄州,然后暂时住在定慧院,这首词就写出了他刚到黄州定慧院的心情。



我们先看上片的前两句: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缺月,就是残月,农历月末的月亮;


漏,是漏壶的简称,一种铜制的有孔的容器,可以滴水或者滴沙,以刻度来标记计时,漏断是指漏壶里面的水快要滴完了,这是一个漏尽更深的深夜;


梧桐,在古代诗词中间是常常用来表达深秋时节孤寂凄凉心情的一种意象。


明白了这几个词儿,我们就可以理解开篇的这两句了,这两句说什么呢?


这两句说残月斜挂在稀疏的桐树梢上,漏壶的水将要滴尽,夜深了,周围特别安静,这很显然是写环境的。


上片的后两句: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幽人是幽居之人,这里指作者自己,苏轼初到黄州的时候,因为刚刚经历过乌台诗案,深居简出。


所以在这首词中他自称幽人。缥缈就是隐隐约约,这两句说,谁能够看见幽居之人独往独来呢?只有隐隐约约的孤魂。


上片这四句描绘了一幅幽深寂静的环境,残月,疏桐,漏断,幽人,孤魂,这一组意象,透出了一派清冷孤寂的感情。


下片的四句:惊起却回首,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四句一气呵成,专写孤魂。


这个隐隐约约出现的孤魂,刚刚落下就惊恐的飞起,频频回首,却无人可以理解她的孤苦。


在深秋的寒枝上飞来飞去,始终找不到可以栖身的地方,最终还是忍受着寂寞和寒冷在沙洲上栖居下来。


这首词字面的意思,似乎并不难理解,是写苏轼在乌台诗案以后,刚刚到达黄州时的心境,所以对这首诗的解读离不开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差一点要了苏轼的命。当时两种意见在左右着这场审判。一是所谓的新党,就是王安石变法的这一派,他们想借此案,杀一儆百。


一是所谓的旧党也就是司马光这一派。司马光这一派是奔走呼号要解救苏轼。


所以乌台诗案不是苏轼一个人的问题,是新旧两党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但幸好是新党的关键人物,当时已经罢相的王安石反对以此严惩苏轼。


王安石虽然已经下野了,但是他的意见仍然非常重要,宋神宗最终是采纳了王安石的意见。


当然这和宋太祖建国初不杀士人的国策也有重大的关联。这种人生的重大事件对诗人当然会有重大影响。


你不可能想象这么一场重大事件,竟然没有触动诗人的灵魂,那是不可想象的。所以,这首词中的幽人和孤魂其实都是诗人的自指。


上片重在写幽人,下片重在写孤魂,看起来上下两片不大一致,其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上片写夜深人静时的诗人,在院中孤独地走来走去,只有空中隐约可见的孤魂,看到了他的踽踽独行。


下片专写孤魂,这个孤魂惊恐地四下张望,虽然有满腹的怨恨,但是无人可以理解,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依然不愿意随波逐流、飞来飞去。


不想随便的栖息,宁可在寂寞寒冷的沙洲上,度过漫漫的长夜。


诗人内心的忐忑不安,严峻的政治环境下,依然想保持高洁的人格而不愿意随人俯仰的心态,都借这个孤魂的形象,含而不露的透出来了。


所以这首词就是这样表达了乌台诗案之后苏轼的心境。


本来这个诗意这样理解就可以了,但是在宋代关于这首词的写作曾经有过一个流传很广而美丽凄凉的故事。


宋人有一部笔记,叫《野客丛书》记载,说惠州温都监有一个十六岁的女儿,很有颜值,但是不肯嫁人。


后来听说苏轼来了,她特别高兴,说这就是我的夫君哪!每夜听到苏轼吟诗她总是在窗外徘徊,苏轼发觉了以后推窗去寻找,她翻墙而去。


苏轼打听这件事,温都监就告诉了苏轼,苏轼一听说那我应该去找王郎啊,和这个女子结亲,但是不久苏轼因为有事过海了,所以这件事就搁下来了。


这个女子不知道苏轼为什么走了,结果就死了,安葬在沙滩边上,等到苏轼再回到惠州,这个女子已死,苏轼听说以后心里很不安,于是就写了这首词。


这个故事靠谱吗?我认为不靠谱。


起码这首诗作于黄州,而被这个故事写成惠州,这就不对路,但是,这个故事并不是仅仅这一处记载,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也记载了这个事儿。


而且做了评价,还补充了一个宋代文人采访这件事的故事,可见,宋代记述这件事的笔记有好几种。


我们今天讲解这首词,可以把这个故事介绍给大家,但是我们解读这首词,不能采纳宋人的这种解读。


下面呢我们在重温一下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首,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