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洪秀全离开广西后,冯云山在深山靠拾粪为生,将拜上帝教发展壮大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18-04-16

关于洪秀全和冯云山来到广西吸收了一百多个信徒后,为何又决定回去,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为了让拜上帝教迅速壮大,洪秀全和冯云山两人商量,洪秀全回去撰写教义,冯云山则留下继续传教。第二种说法是,在广西做了三个多月的宣传活动,洪秀全见表兄家穷,难以久住下去,决定回广东,他让冯云山先回。

洪秀全离开广西后,冯云山在深山靠拾粪为生,将拜上帝教发展壮大

总之,结果是1844年11月,洪秀全离开了广西,回到了广东花县,取得了村人的谅解,借担任塾师之名,他从事革命理论的创制。回去的两年时间里,他先后写了文章、 诗歌等 50多篇。其中能集中体现洪秀全革命思想的有长歌《原道救世歌》、 论文《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1847年初,洪秀全在广州的一所基督教堂学习了几个月,曾要求受洗,但教士认为,洪秀全对教义的认识不足够而拒绝了。

而冯云山在赐谷村与洪秀全分手后东行,本来也要回去的,不料途中巧遇平素所熟识的几名工人,于是他边走边向他们讲道,众人信服。后来,冯云山听从了工人们的劝告来到了桂平县新墟寻找进行革命活动的机会。

洪秀全离开广西后,冯云山在深山靠拾粪为生,将拜上帝教发展壮大

他在那里遇到一个朋友叫做张永绣的,同住一个多月,听说桂平县北有一座紫荆山,是一个山深地僻,山区形势险要。西端的双髻山万峰入云,层峦叠嶂;南面的风门坳,峡谷长达十里,是进出的门户。这里聚居着汉、壮、瑶、苗各族种山、烧炭的贫苦农民。

他们除了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剥削外,还深受封建统治者的种族压迫,这里的贫苦农民具有长期进行反抗斗争的传统。明朝晚期,在这里曾经爆发侯大苟领导的著名农民起义。鸦片战争后人民的反抗斗争日益高涨。因此冯云山听了,认为那里正是他秘密活动的好地方,决定前去。

洪秀全离开广西后,冯云山在深山靠拾粪为生,将拜上帝教发展壮大

到了古林社后,冯云山脱去长袍、马褂,进入到广大烧炭的贫苦农民中,在这里靠打短工、拾粪、教书为生,并借机大力宣传洪秀全“奉天诛妖”的伟大使命,把自己打扮成“被洪秀全派到紫金山的干部”,树立起洪秀全“救世主”的形象。

冯云山把根本没在身边的洪秀全树为“一把手”,自己甘当“二把手”,也是煞费苦心的。树一个远在天边的偶像,让人产生“冯云山这么厉害还得服洪先生,那洪先生自然更厉害”的心理,就更容易聚集人马,也容易形成神话。

尽管刚开始时它仅得教徒数十人,但是冯云山丝毫没有灰心,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和细致的工作,到了1847 年8 月,拜上帝教徒猛增到二三千人,其中涌现了卢六、曾亚顺、杨秀清、萧朝贵等为核心的骨干力量。

洪秀全离开广西后,冯云山在深山靠拾粪为生,将拜上帝教发展壮大

拜上帝教的势力,也扩大到明州、桂平、郁州、平南、武宣、博白等县。这就为以后的武装起义,做好了组织上的准备。洪秀全离开广西几年后,冯云山将拜上帝教的力量发展的日益壮大起来,紫荆山区的所有信徒们都在等待他们的领袖的到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