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文化大家为何“井喷”:偃武修文 社会稳定(2)

 墨香笙樵 2018-04-16

宋太祖、宋太宗的偃武修文措施被后来的继承者奉为不可更改的“祖宗之法”,宋真宗和宋佳宗都是祖宗法度的模范继承者。宋神宗授权王安石实施变法,主要是针对经济和军事领域,对偃武修文国策并没有触及,到北宋晚期,朝廷的文官队伍空前庞大。

在个人文化修养方面,北宋皇帝人人都会舞文弄墨,吟诗作对。宋真宗不懂军事,但在文学艺术方面造诣颇高,其书法成就有人认为比宋徽宗还要高。败国皇帝宋徽宗自幼酷好诗词书画,是一位诗词书画并精,山水、人物、花鸟兼善,在文学艺术领域无所不通的“皇帝艺术家”。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由于皇帝的力体身行,北宋形成了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文化领域全面发展,硕果累累。

取士途径和规模扩大

文化精英脱颖而出

人才是文化繁荣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北宋“修文”大工程主要立足于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始于隋,兴于唐,完善于宋。北宋科举制度在因循唐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取士途径和取士规模,在考试内容和考试制度方面也进行了改革。

唐代科举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每次录取人数只有二三十人,宋初每届录取人数和唐代差不多。宋太宗即位后,为补充朝廷文官队伍,开始大规模增加录取人数。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殿试,共举进士109人,诸科及策者207人。后来,录取人数继续增加,北宋时期每届录取进士人数都在三四百名左右,使北宋文化界出现了人才济济的局面。

由于北宋健全科举管理和考试制度,有效防止了徇私舞弊和权臣把持科场的行为,使寒门子弟也有机会通过公平公正的考试进入仕途,同时也保证了取士的质量,把不学无术之辈拒诸门外,使绝大多数文化精英集中在政府机构。

北宋的考官基本上都是学富五车、文化修养和创作水平极高的官僚学者。如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的考试,担任知贡举的是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欧阳修,担任权同知贡举的王珪、梅挚、朝绛、范镇也是北宋文学名家,而担任点检试卷官的梅尧臣是宋诗的开山祖师。这一届各科共录取899人,其中进士科录取了388人。

苏轼、苏辙兄弟就在这一年考中进士,苏轼考了第二名。据说,本来苏轼应为第一名,因主考官欧阳修在阅卷时判断失误,以为能写出这么漂亮的文章定是自己的弟子,为了避嫌,便把该卷的名次放在第二,结果章衡得了榜首。宋仁宗看了苏轼兄弟的考试文章后,极为欣赏,回到后宫还赞叹不已,对左右说为子孙物色到了两个宰相之才。

与苏轼兄弟同榜中进士的还有曾巩、曾布、曾牟兄弟及从弟曾阜一门四人,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布协助王安石变法,官至宰相。北宋理学家张载、吕大钧、程颢亦于此科及第。

少动干戈重视文教

百年稳定造就发展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北宋的文化繁荣,并非短时期就取得的成果,而是在百余年保持社会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形成的,大量的文化名人、大批的文化成果,都是在北宋中后期出现的。

自宋真宗与辽国于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缔结“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之间百余年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战争,宋与西夏等国发生的战争都在边境局部地区,不足以动摇宋朝的稳定。

从1004年到北宋末的一百多年间,北宋物质文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政府和民间创办的教育机构遍及全国,各种出版物大量发行,文化科技知识从城市传播到乡村每一个角落,朗朗读书声处处可闻,人民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大量文化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北宋中后期,一大批文化名人几乎同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寇准、范仲淹、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晏几道、司马光、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沈括、黄庭坚、蔡襄、米芾、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张择端、李公麟等都是现代人耳熟能详的文化名人,有如群星璀璨,熠熠生辉。他们创造的文化成果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国文化至北宋已趋精深成熟,北宋文化人雅歌投壶,诗酒唱和,可能他们没有想到,他们已处身于宋朝文化的高峰,甚至是中国文化的高峰。

这一时期规模如此巨大的文化名人“井喷”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