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西长子南沟金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Michael430 2018-04-16

长子南沟金代壁画墓(编号M1)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碾张乡南沟村西南,地处岚水河支流丰河南岸的台地上,东南距长子县城17公里(图一)。2016年4~5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图一墓葬位置示意图


一、墓葬形制


M1为一座仿木结构砖室壁画墓,自南向北依次由墓道、墓门、甬道及前室、后室组成,平面近“中”字形,方向212°(图二)。墓葬斜跨上下两级台地,墓道位于下级台地,墓室从下级台地延伸到上一级台地。墓葬开口于耕扰层下,开口距地表0.4~1米,下部直接打破生土层。墓顶局部遭破坏,底部被盗扰。墓室及甬道一般采用条砖砌筑,砖长32、宽16、厚6厘米;墓底多以方砖铺垫,砖长32、宽31、厚6厘米。


图二墓葬平、剖面图


墓道位于墓室南部偏东,与墓门略有错位,竖井平底,长1.1、宽0.52~0.85、深3.9米。


墓门呈拱形,以条砖封堵,内宽0.7、高1.04米。


甬道正对墓室,券顶,条砖顺置铺地,内长0.63、宽0.7、高1.04米。


前室土圹平面近方形,东西长2.77、南北宽2.7、残深3.9~5.3米。前室平面呈方形,内边长2.45米,条砖砌壁。墓底东、西、北部以条砖砌筑“凹”字形棺床,棺床高约0.36米,上铺方砖。四壁约自1.15米处起券,棺床至墓顶高3.12米。墓室四隅砌筑仿木立柱4根,上下等粗,柱高1.02、宽0.1米,柱下有础,宽0.16、高0.06米。


立柱间有阑额相连,上承普拍枋,枋上承转角铺作、补间铺作各一朵,均为单抄单昂重拱五铺作。栌斗沿出跳方向出华拱,上承散斗、昂、耍头。栌斗两侧沿壁面方向出泥道拱,上置散斗,散斗上托柱头枋,枋上复置散斗,以承第二层柱头枋。第二层柱头枋雕作连隐慢拱,上置散斗,以承橑檐枋。橑檐枋上置砖雕椽头,再铺盖瓦垄,攒尖收顶,最后以片石封盖。


后室为砖砌洞室,平面呈长方形,内长0.91、宽0.58、前高0.75、后高0.63米,券顶,条砖铺地,地面与棺床平齐。


墓底被盗扰,未见任何随葬器物,仅发现零星扰乱的人骨。


二、壁画装饰


壁画仅见于前室,分为墓壁主题壁画、建筑彩绘和墓顶祥瑞星象图三部分(图三),多以白色打底,用红、黄、橙、黑、灰及白彩绘制内容。


图三墓葬前室四壁展开图


(一)墓壁主题壁画


位于地面到阑额之间,分为上、下两层。中间以红底白彩的忍冬纹作为界隔。


1.下层


南、北壁分别为蓄养、出行图,东、西壁为劳作图及格扇窗、假门。


南壁甬道口外绘一周黑底白彩缠枝牡丹纹,两侧为蓄养图,上方为祥瑞图(图四)。甬道口西侧中心两人面向东,头戴朝天幞头,身着圆领袍服,腰间束带,前人牵鞍马,后人执长鞭。前部为三只细犬,一只卧于左下角围栏旁,另两只站立(图五)。甬道口东侧为黄牛四头、马一匹,面向西,簇拥前行(图六)。墓门之上为凤凰衔绣球(图七)


图四 前室南壁


图五前室南壁局部


图六前室南壁局部


图七前室南壁局部


西壁


主要为门窗及家庭生活类壁画(图八)。壁面中央为一假门,宽0.5、高0.55米,黄彩上额、立柱,内饰红彩门额、立颊。门额上置四枚方形门簪,饰白彩四半方胜。门额、立颊内砌两扇版门,版门上各置四枚黑彩门钉。假门两侧为长方形红边格扇窗,宽0.6、高0.38米,格眼为斜球菱花纹。假门与格扇窗之间填绘红底黄彩白边忍冬纹。格扇窗南侧为女子推磨图,磨下渗出黄浆(图九);北侧为猫口衔雀图(图一〇)


图八前室西壁


图九前室西壁局部


图一〇前室西壁局部


北壁


后室口外绘一周黑底白彩缠枝牡丹纹,其外以黑缘绘出门额、立颊,门额内填红底白彩忍冬纹,两侧绘红色幕帘,立颊内填云气纹,立颊两侧为出行图(图一一)。后室口西侧七人,分两组。第一组三人,前立一男性长者,疑为墓主,头戴浅灰色幞头,身着圆领袍服,方脸,一撇山羊须。其后为一男性青年,圆脸,浓眉,阔耳,身着圆领袍服,腰束窄带,手捧温碗。侍从紧随其后,头戴黑巾,身着红色圆领袍服。第二组位于第一组之后,以两位妇人为中心,似为墓主夫人,头梳高髻,身着黄色红边、黑色红边开襟衫,内着黄色长襦,双手拢于袖内。两位妇人身后是一位着黑边红衫的年轻女子和一位头梳双髻的少年(图一二)。后室口东侧为两男一女,迎向西侧墓主。男性着圆领袍服,戴头巾,前者手执唾盂,后者手握轴画。其后紧跟一女性,身穿黑边红袍,手捧经卷(图一三)


图一一前室北壁


图一二前室北壁局部


图一三前室北壁局部


东壁


主要为门窗及劳作图(图一四)。壁面中央为一半掩的假门,宽0.44、高0.47米。假门外砌黄彩上额、立柱,内饰红彩门额、立颊。门额上置四枚方形门簪。门额、立颊内砌版门。假门两侧为长方形红边格扇窗,宽0.5、高0.32米,格眼为斜球菱花纹。南侧格扇窗旁为一水井,其余空白区域补绘红底黄彩白边忍冬纹。


图一四前室东壁


2.上层


主题壁画为孝行图,共24幅。画面均有黑色榜题,一般位于顶部中央,个别位于顶部一侧。


南壁  


4幅。由东向西依次为韩伯俞图、王祥图、赵孝宗图、鲁义姑图。


韩伯俞  图画面左侧一老妪端坐于椅上,右手拄杖,左手指向右侧男子。男子头戴黑色幞头,身着圆领黄袍,腰束黑带,拱手作揖。榜题“韩伯俞”三字(图一五)


图一五韩伯俞图


王祥图  画面正中一男子赤身卧于冰上,冰下有游鱼窜动。榜题“王祥”二字(图一六)


图一六王祥图


赵孝宗图  画面三人。画面右侧为两男子,面向左侧,头戴幞头,分别身着黄色、橙色长袍,拱手行礼。左侧为一老妇,右手拄杖,左手指向两男子。榜题“赵孝宗”三字(图一七)


图一七赵孝宗图


鲁义姑图  画面右侧为一妇人,头梳高髻,身着对襟红衫、白裙,怀抱婴儿,身下另有一孩童抱其左腿。左侧为一男子,头戴红色幞头,身着黄衫,腰间束带。榜题“鲁义姑”三字(图一八)


图一八 鲁义姑图


西壁  


8幅。由南向北依次为刘明达图、杨香图、郯子图、王武子图、曾参图、蔡顺图、舜子图、董永图。


刘明达图  画面左侧为一男子,头戴黑色展脚幞头,身着黑色圆领长袍,双手前伸。右侧男子头戴黑色幞头,身着圆领黄袍,双手端持一幼儿,递向前者。榜题“刘明达”三字(图一九)


图一九刘明达图


杨香图画  面左侧为一男子,头戴黑色头巾,身着袍服,腰间束带,作逃跑状。画面右侧为杨香扼虎。榜题“阳香”二字(图二〇)


图二〇杨香图


郯子图  画面右侧坐一男子,身披鹿皮,其旁置一陶罐。左侧站一男子,手持弓箭,头戴幞头,作上前询问状。榜题“子”二字(图二一)


图二一 郯子图


王武子图  画面左侧为一老妇卧于榻上,其身后为一婢女。榻前为一女子坐于地上,一腿前伸,手持利器。榜题“王武子”三字(图二二)


图二二 王武子图


曾参图画  面左侧为一老,头梳高髻,身着黑边红衫,下着黑裙,右手持长杖,左手指向面前的一位担柴拄杖老翁,作训话状。二人身后有山水、树木。榜题“曾参”二字(图二三)


图二三曾参图


蔡顺图 画面中共有四人。 左侧为三名兵士,前面一人右手持刀,左手指向面前男子,后面两人手握长矛。 右侧为一男子,头戴黑色幞头,身着红衫,作拱手作揖状。 地上放置一竹篮。 榜题“蔡顺”二字(图二四)


图二四 蔡顺图


舜子图 图中一男子立于大山之下,身着圆领短衫,腰束带,左手撸袖持杆,右手扬起,驱赶身前两头野猪,身旁还有一羊。 榜题“舜子”二字(图二五)


图二五  舜子图


董永图 画面中两人相向而立。 左侧男子头戴黑色幞头,身着红色圆领长袍,右手微屈,左手抬于胸前。 右侧一人身着白袍,腰束红带,拱手作揖。 榜题“董永”二字(图二六)


图二六 董永图


北壁

 

5 幅。 由西向东依次为元觉图 、王裒图、刘殷图、老莱子图、鲍山图。


元觉图 画面上部绘一白袍老人蹲坐于山坡上斜视下方。 山下有两人,左侧黄袍中年男子拉一箩筐,回头探望,身旁少年戴黑色头巾,身着圆领长袍,腰束黄带,拱手行礼。 榜题“元觉”二字(图二七)


图二七 元觉图


王裒图 画面中部为一身着交领红衫的老妪正在张盖树下坟丘。 身后为一老者,头戴黑色 幞头,身着黄色薄衫,下肢裸露,飞奔于前。 榜题“王报(裒)”二字(图二八)


图二八 王裒图


刘殷图 画面上方云雾缠绕,下方一男子头戴黑色幞头,身着白色袍服,腰束红带,半跪于树下,仰天拱手行礼。 画面左下为一捆堇菜。榜题“刘殷”二字(图二九)


图二九 刘殷图


老莱子图 图中右下方为一上身赤裸的男子,半跪于前,似作戏耍状。 左侧为一对老年夫妇,并坐于椅上,作观赏状。 老妪头裹白巾,外套黑边红衫,下着黑裙,双手拢于袖内;老翁头戴黑色幞头,身着圆领白袍,腰束黑带,双手拢于胸前。 榜题“老莱子”三字(图三〇)


图三〇 老莱子图


鲍山图 画面中有一男一女。 男子位于下方,头戴黑色幞头,身着袍服,挽于腰间,身负背篓。 背篓内为一头梳高髻、 身着交领红袍的老妇。 二人行于山间。 榜题“鲍山”二字(图三一)


图三一 鲍山图


东壁

 

7 幅。 由北向南依次为姜诗图 、孟宗图、闵子骞图、郭巨图、曹娥图、田真图、丁兰图。


姜诗图 画面中树下端坐一老翁,身着黑边交领红袍,腰束黑带,身前立一孩童。孩童梳双髻,双手持物前伸。 榜题“姜诗”二字(图三二)


图三二 姜诗图


孟宗图 画面中部立一男子,头戴黑色幞头,身着红色袍服,腰束黑带,面向竹子掩面而泣。 榜题“孟宗”二字(图三三)


图三三 孟宗图 


闵子骞图 画面中山前立有三人。 左侧为两男子,中间一人年长,头戴黑色幞头,身着圆领白袍,腰束黄带,双手拢于袖内;其后男子年轻,身着袍服,手前伸。 右侧为一妇人,头梳高髻,身着黑边红衫,下着黑裙,手持杖,上前拱手行礼。 山后有两男子,窥视其状。 榜题“闵子骞”三字(图三四)


图三四 闵子骞图


郭巨图 画面右侧立一男子, 头裹黑巾,身着白衫,手持铁锹,作挖地状。 左侧女子身着红衫及白色长裙,怀抱婴儿,背对男子。 榜题“郭巨”二字(图三五)


图三五 郭巨图


曹娥图 画面右侧为一女子立于坟前,头戴白巾,身着白袍,腰束红带,掩面而泣。 榜题“曹娥”二字(图三六)


图三六 曹娥图


田真图 画面中央绘一树,两侧立有三名头戴黑色幞头的男子。 左侧两人,前者身着红袍,捂鼻,后者穿白袍,掩面而泣;右侧一人,身着黑袍,拱手行礼。 榜题“田真”二字(图三七)


图三七 田真图 


丁兰图 画面绘二人。 上部坐一妇人,前置一桌,后立屏风。 右下方为一男子,头戴黑色幞头,身着圆领白袍,腰束红带,双手捧物。 榜题“丁兰”二字(图三八)


图三八 丁兰图


(二)建筑彩绘


除墓壁主题壁画外,在立柱、阑额、普拍枋、斗拱、柱头枋、橑檐枋、椽头等部位,以及其间的空白处均有形式多样的彩绘, 以花卉题材为主,包括红、白、黄、黑彩等(图三九)


图三九 前室建筑彩绘(西壁)


四角立柱满涂红彩,上绘黑色蕉叶纹。 阑额以白彩为地,其上装饰红色木纹。 普拍枋满绘云气纹。 枋上第一重泥道拱绘红底缠枝牡丹,花叶以黑彩勾边,内填白、黑、红彩;华拱以红彩描边,绘黄底白彩四半方胜;散斗均饰白边红彩;拱眼壁绘缠枝牡丹。 柱头枋满绘缠枝莲纹,枋上散斗间补饰红、黄彩花叶。 第二重泥道拱绘红底白彩忍冬纹或黑彩云气纹,连隐慢拱绘红底白彩忍冬纹。 橑檐枋上填绘一整二破梭身柿蒂,红彩作地,黑彩勾线,内填白、黑、红彩。 椽头饰红底白彩的四瓣纹。


(三)墓顶壁画


墓顶壁画主要为日月星象及升天图,白彩作地,施于顶部四坡之上(图四〇)


墓顶北壁为升天图, 顶部以白色点缀星象,三只红色凤凰腾空而起,侍者于前引导,三位仙官双手拢于袖内,紧随其后。 前二人身着黑边交领白袍,头戴通天冠;后一人身着圆领白袍,头戴朝天幞头(封面)。 东、西两壁分别为日、月,并点缀白彩星辰以及勾勒黑、白彩和红、黄彩大卷云。 南壁绘制一条红彩苍龙,作爬云状,其下为红、黄、黑彩大卷云。


图四〇 前室墓顶


三、 结 语


长子南沟壁画墓的墓葬结构、壁画布局及装饰内容, 均属于晋东南地区比较常见的形式,以往在附近的长子、长治、屯留等地均有同类墓发现,给墓葬断代提供了参考。此墓与长治北郊明昌六年(1195 年)金墓、 屯留宋村天会十三年(1135 年)金墓及长子石哲金墓壁画形式相同, 二十四孝图中的人物故事也基本一致, 仅个别人物有所差别, 故此墓年代应为金代。 值得注意的是,前室两侧的蓄养图在晋东南发现较少,以往仅在屯留宋村一座金墓中发现过同类壁画,亦绘于墓门一侧,为讨论这类图像性质及历史背景提供了可能。 本次发掘的长子南沟金代壁画墓,保存较好,壁画内容丰富,图像清晰,特别是墓顶保存有较完整的升天图,为研究晋东南地区金代丧葬习俗提供了新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